叶平安真的死了吗?
对于大太监范丞的这个疑问,圣上反问,你认为呢?

的
听到陛下这种口吻,范丞这样的侍君近臣,老油条了,即便满心疑惑,还是立刻警惕起来,回避这个敏感话题,双手递上“掌心使”令牌,完成差事,闭口不言了。

的
伍由敬和伍显儿造反被平叛后,对于叶平安的死活,陛下是心知肚明的。本想着让叶平安继续当她的掌心使,既然叶平安本人不愿意,那陛下也只好将事先就准备好的“掌心使”令牌给收起来,做个顺水人情,不再勉强叶平安了。

的
大事已定之后,叶平安和元少城都是平叛的大功臣,本可以觐见陛下,论功行赏,加官进爵的。但是,叶平安心里清楚,如果自己再回到陛下身边当差,那自己只能还是陛下眼中的一味药材。这种生活,叶平安已经充分体验过了,她不愿重复过往,想开启自由随性的新征程,于是大难不死的叶平安,就对并肩战友元少城嘱托了两件事。

的
其一,让元少城告诉陛下,她已经死了;其二,元少城要上书奏表对于官盐治理的方略,改革弊制,疏通盐路。
元少城殿前面圣时,又加上了跟他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条,那就是希望陛下取消邙沟人的贱籍。
对于元少卿这个提议,范丞有意掣肘,龙颜大悦的陛下则只是笑着说元少卿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提出这样的要求?然后直接大手一挥,让范丞传旨,元少卿这些要求,都应允了,赶快落实下去吧。

的
陛下还有意试探,说依照元少卿的功劳,加上不俗才干,可以官拜右相。
经历了这么多,又是九死一生,一路血淋淋趟过来的,此时的元少城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急功近利,或者野心勃勃只想出人头地了,他亲眼目睹了皇家的内讧和朝堂各方势力的波诡云谲,深知其中凶险,就收敛锋芒,向陛下举荐一人,说户部尚书季大人,可堪大任,有右相之才。
听到元少城这番自谦和举荐,陛下挺满意的,直接就下旨了,任命原户部尚书季公担任右相,元少城升职为户部尚书。
至此,元少城心满意足,算是得偿所愿了。
叶平安既然假死,那她隐姓埋名要么开医馆,要么离开圣都去浪迹天涯。
霓裳回了扬州,姑母和鬼叔隐居山林。

的
比元少城老谋深算的,是梅伯温。
当初陛下征求梅伯温的意见,当面说朕在犹豫,是将大位传给太子,还是传给朕的侄子,这些年来跟朕最亲近的两个侄子是伍由敬和伍佑思,哪个更好一点?
听到这么敏感的话题,梅伯温直接三缄其口,不敢发表意见,觉得这弄不好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作为臣子,他不敢探讨这个话题。

的
陛下继续言语紧逼,梅伯温在猜测这究竟是不是陛下对他的一种试探,看他究竟站哪边,有没有不臣之心?他就硬着头皮向陛下表白忠心,说从古至今,只听说君王传位给子嗣后,祖庙可以有后辈祭拜,基业以至无穷;而传位给侄子亲属的,原来君王这一脉血统,其庙号就鲜少有人了,还难免出现祸乱。
听到梅伯温这言论,陛下是满意的,一方面这说明梅伯温没有被她的两个侄子拉拢,另一方面这言论客观属实,这就使得陛下打消了废除太子而另立侄子的想法。
伍由敬得知这情况,就坐不住了,再说了,刚刚陛下还借伍显儿之口,已经言语敲打他了一下,还指出他在官盐上手脚不干净,劝他好自为之。

的
陛下之所以让伍显儿传话,是想在敲打伍由敬的同时,也警醒一下伍显儿,让她不要再有非分之想。
伍由敬感觉大事不妙,如果陛下不废除太子,那他就当不上太子了,等到太子继承皇位,这江山就是礼家的,他们伍家将会被新君主秋后算账。

的
正在伍由敬愁眉不展之时,伍显儿故意试探,问可敢造反?
一语惊醒梦中人,伍由敬认为只有拼死一搏了,自古成王败寇,就回答有何不敢?正有此意。
于是,两人密谋造反之事。给出分工,伍显儿去千秋阁,在群臣那边,伺机弑君,然后嫁祸给皇家礼氏;

的

的
伍由敬节制左羽林军,等待儿子伍安康带兵回朝助阵。这样一来,里应外合,拿下陛下,黄袍加身。

的
左羽林军首领羡广平,已经投靠伍家,他带领属下,唯伍显儿马首是瞻。
此时的伍安康,由于北境大捷,立下赫赫战功,被奉为忠勇侯,他在营帐内接到了父亲发来的一封家书,打开一看,被吓了一跳,才晓得父亲要造反,让他带兵助攻。
看到这些,伍安康心如刀绞,恨不得自己战死沙场算了,否则将落下不忠不孝的骂名。
伍安康心中清楚,当今圣上乃是明君,他不能乱来。

的
正是由于伍安康的按兵不动,伍由敬这场叛乱被釜底抽薪了,败亡是他的必然结局。
霓裳将拿到手的官盐账册故意丢给了厉俊,想让他去咬住伍由敬。

的
大丰侍御史厉俊一心想抓坏人,只是之前一直被蒙蔽,吃了不少亏,被人视为陛下的鹰犬。

的
拿到账册,证据确凿,厉俊就去仓库抓人,在这里他遭遇了伍由敬。

的
厉俊没想到,他身边的人,竟然是伍由敬的人,

的
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厉俊被一刀刺穿身体,流血重伤了。

的
叶平安等人赶来,将厉俊救下。
为了荣誉,为了抓一次真正的坏人,同时保护叶平安,身受重伤的厉俊不愿苟活,他毅然决然还是持刀杀入重围,在这场厮杀中,厉俊英勇殒命。当时那场面,有些壮烈了。

的
正当伍由敬带着羡广平的麾下准备杀入宫中时,右羽林军头领许昭率众赶来平叛护驾。

的
要知道,羽林军基本都被羡广平给带走了,许昭由于人手不足,这右羽林军是跟元少城之人合计后,临时找人冒充的。

的
两方势力叫板,羡广平要决一死战,来向伍家显示忠心。

的
伍由敬的妻子素玄真人赶来,再一次劝说丈夫收手,指出儿子伍安康不会带兵前来的,他就死了这条心吧。

的
伍由敬不相信儿子会不帮忙,因为这事一旦成了,儿子日后会继承他的皇位,这是多么巨大的吸引力啊?儿子不会不动心。而且他觉得自己要干这事情,弄不好是会掉脑袋的,索性跟妻子撇清干系来保全她,就拿出事先写好的一封休书。

的
在这场变局中,素玄真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回王府时听到元少城那句提醒她的话开始,素玄真人就入局了,这才使得陛下能及时得到消息,给出先手回击。
素玄真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从多年前的御史案开始,她就看透了丈夫的伪善嘴脸,才决定离开王府,去修行来替家人赎罪的。

的
御史案,是海宜平在伍由敬的授意下,栽赃害人搞出来的一桩冤案。
为了鸣冤,叶平安才组织了复仇小团队,这些年来,御史案已经成为叶平安心中的执念。

的
谈及执念,伍显儿的执念则是想当女帝。

的
伍显儿撺掇伍由敬造反,是想从中渔利,等到叛乱成功,一举拿下陛下,她再将伍由敬等人一并收拾了,她自己坐上皇位,发号施令,接受百官跪拜。
不得不说,伍显儿这执念,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她都没认真想想,自古至今,哪有从中书舍人直接跃升为女帝的?

的
伍显儿心想,同为女儿,陛下穿得了龙袍,她为何穿不得?
伍显儿都没想想,她的经历,能跟陛下相提并论吗?即便她在皇宫叛乱取胜了,那外边的诸多势力怎会听她调度?她完全没有那个综合实力啊。
因此,伍显儿的女帝梦,也只能在梦里。

的
这片刻美梦,还是叶平安给她催眠所致。
夜空那场烟花,是陛下让放的,目的是为了麻痹伍显儿的注意力。
伍显儿看到夜空烟花绚烂,以为伍由敬和伍安康已经事成,汇合兵力要直捣皇宫了,这是在庆贺胜利。殊不知,这是陛下故意为之。

的
就在伍显儿看到满天烟花而放松警惕之时,叶平安赶来将她催眠了。
梦碎后,伍显儿引燃雷火,打算同归于尽,幸亏元少城和叶平安及时逃脱,落水得救。
千秋阁被炸毁,一直爱博弈的伍显儿殒命。

的
宫门外的伍由敬,则拔剑自刎。

的
羡广平等人卸甲就擒,这场叛乱,得以平息。
反观这场变局,有观众不解,当元少城被伍由敬抓获后,他为何要出卖叶平安?
之前,已经准备了那么久,本来要行动的,由于北境战乱突发,叶平安出于家国考虑,才直接取消了行动计划,要从长计议,再找时机了。
由于何茂山作为内奸已经被抓,伍由敬怀疑他身后还有人,应该就是元少城了。

的
伍由敬就派人把元少城引入王府,直接抓了,还对元少城动了杀心。
元少城要么被杀,要么赌一把,他才说自己对康平王还有用,他已经知道了叶平安的踪迹。

的
这是元少城的无奈之举,同时也说明他对叶平安充分信任,在自己命悬一线时,只能把球踢给叶平安,毕竟她是他最紧密的战友,而且她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还往往带给他惊喜。
元少城心想,或许这次也一样,叶平安才是破局者。
从叶平安口中,元少城才知道,伍家用焰火传递信号,这是圣上告诉她的。
看来,圣上早就察觉到伍家要造反,才摆下这么大一个局,只是可惜了那诸多冤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