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的一片闹市中,静静矗立着一座日军侵华时期遗留下来的炮楼。
它曾是日军侵略时期的防御工事,却在漫长的和平岁月中,成为了一户普通人家的居所。
1962年,孙从孝一家因分房搬入炮楼,从最初的无奈到最终的眷恋,他们一家五代人在这里度过了长达58年的岁月。
半个多世纪过去,炮楼早已不再是战争的象征,而成为一家五代人的记忆载体。
那么,一座沉默的建筑,是如何成为五代人记忆载体的?他们在炮楼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炮楼的历史在青岛的一片市区中,有一座特殊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座曾经历经战火的日军炮楼。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日军侵略者在我国的土地上肆虐着,而炮楼则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性建筑。
这座位于山东青岛的炮楼建造之初,便是为了扼守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战略要地。
为了抵挡猛烈攻击,修建者不惜工本,将整座建筑的墙壁设计得异常厚实,最厚处竟接近一米。
建材选用了坚硬的花岗岩,搭配钢筋支撑。
这样的设计不仅保证了炮楼能够承受炮弹的冲击,还让它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摧毁。
后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这些曾经象征侵略与暴力的建筑失去了军事用途。
它们大多数被拆除,但因青岛这座炮楼地处市区,又因坚固的墙体让拆除难度极大,最终得以保留。
随着岁月流转,这座炮楼的命运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成为了“房子”。
一家五代的栖息地1962年,一个秋日的午后,孙从孝的父亲怀揣着新分配到住房的通知,满心欢喜地赶往单位分房处。
他心里盘算着,终于能够带着一家老小告别狭窄的宿舍了。
但当工作人员指向那座炮楼时,孙家人一时语塞。
尽管,它与想象中的温馨新居完全不同,但这已是当时能找到的最宽敞住所了。
于是,孙家一家人还是搬进了这座带着历史伤痕的特殊建筑。
搬入的第一天,所有人便感受到了这座建筑与普通居所的天差地别。
内部没有完整的窗户,仅有几道狭窄的射击孔透入光线;墙壁也厚得隔绝了外界的声音和气味。
白日里,孩子们尚且可以从楼顶的瞭望台远眺青岛的街道,但到了夜晚,整个家庭就只能挤在同一层狭小的空间里,借着手电筒度过漫长黑夜。
日子久了,他们意识到,仅仅“忍受”并不能长久维持生活,因此,一场浩大的改造计划就此展开。
孙从孝的父亲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人,他召集家人,先用沙土填平凹陷的地板,再用砖石砌起简易的灶台,把原本的武器储藏室改成了厨房。
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解决日常用水和卫生问题,由于建筑里没有任何自来水设备,每天取水成了全家人的“头等任务”。
起初,他们将水从附近的水井一点点背回来,日复一日,体力的消耗令人苦不堪言。
于是,孙从孝的父亲灵机一动,试图通过改造墙上的旧弹孔,将水管接入内部。
几经实验,这一想法居然成功了,水流从厚厚的墙体中引进屋内,彻底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便利性。
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孙家人还对二楼和三楼进行了分区。
二楼作为睡眠和休息的主要空间,而三楼则改造成阳光最好的起居室和工作区。
就这样,一点一点,冷冰冰的军事工事,终于有了家庭的温暖气息。
与寒冷抗争尽管经过改造,居住环境大大提高,但冬天仍旧很难熬。
每年初雪飘落,孙家人便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而焦虑。
炮楼的墙体厚重如城墙,仿佛将外界的温度隔绝在外,却也让内部变成了一座冰窖,室内的寒冷,比室外的冷风更加刺骨。
在那些没有暖气的年代,全家人唯一的取暖方式是围着一个简陋的铁炉子。
铁炉放在三楼的瞭望台上,一家人蜷缩在火炉旁,老人用厚重的棉袄裹住身体,孩子们将双脚伸到火堆附近汲取一丝温暖。
尽管如此,寒意仍然无孔不入,霜冻会从瞭望台的边缘蔓延到室内,让地板结一层薄薄的冰,冷得令人无法下脚。
全家人都明白,取暖问题必须解决,但眼前厚重的墙体却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
孙从孝的父亲尝试了各种土办法:将炉子的烟囱改长,增加火力;试图通过开辟额外的通风口增加热流循环;
甚至用被子和棉布在墙上挂出一圈圈“隔热层”,但效果微乎其微。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启动了一项居民供暖工程,给全市老旧房屋装暖气。
这消息让孙家人欢欣鼓舞,他们立刻递交了申请,可工作人员上门勘察时,面对炮楼的特殊结构却接连摇头:墙太厚了,根本钻不开孔,管道装不进去。
技术上的困难使供暖计划一次次搁置,孙家人一次次抱着希望,又一次次失望。
但不甘心的孙从孝没有放弃,他观察到墙体上的旧弹孔或许可以成为突破口。
与家人商量后,他大胆地提出用这些弹孔作为暖气管道的通道。
这个想法最初遭到一些质疑,但最终,工程队决定尝试。
改造过程异常艰难,厚厚的墙体需要用特殊工具一层层打磨,弹孔必须扩宽才能容纳管道,而这一过程耗时良久,前后花了整整二十年。
2012年冬,暖气终于送到了孙家的每个房间,那一天,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温暖的气息。
对孙家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次生活的胜利,一次与艰难环境斗争后的胜利宣言。
从栖息到怀念58年的时光,足以让一座建筑从陌生变得熟悉,从居所变为情感的依托。
而孙从孝一家与这座炮楼的关系,更是早已超越了住与被住的简单维度。
在他们的眼中,炮楼不仅是一栋房子,更是一位无声的亲人,陪伴着他们走过艰难与辉煌的岁月。
2015年,孙从孝和妻子魏爱琴在城市的新区有了新的舒适的房子。
房屋里有宽敞明亮的窗户,有温暖的地暖,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曾经在炮楼里想象过无数次的“理想家”。
可尽管搬了新家,孙从孝夫妻却始终无法彻底离开炮楼,他们将炮楼进行了彻底翻新。
外墙被粉刷成温暖的浅灰色,楼梯加装了防滑的扶手,甚至连瞭望台也被改造成一个小型的休息室,摆上了几张旧木椅和一张茶几。
每逢周末,两人都会回到炮楼,与老邻居们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仿佛这座建筑仍然是他们生活的核心。
对孙从孝而言,炮楼不仅是一段记忆,也是对家庭奋斗史的见证。
从父亲开始动手改造,到他自己逐步完善居住条件,五代人都在这座建筑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每一道墙上的划痕,每一处改造的痕迹,都蕴藏着家族的努力与智慧。
不止他们夫妻二人,孙从孝的儿子和孙子也对炮楼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回到那里看看望。
结语如今,这座炮楼在城市的繁华中显得格外特别。
它既不像普通的居民楼那样平凡,也不像历史遗址那样孤独,它是城市与家庭历史交汇的一个节点,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对孙家人而言,炮楼更不简单,它已经不仅是栖息之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情感纽带。
孙从孝一家已经走出了炮楼,住进了崭新的生活,但他们的心始终牵挂着这座特殊的家园。
这份无法割舍的情感不仅属于孙家,也属于那段曾让人铭心刻骨的历史。
或许,每一次望向这座炮楼的目光,都是对家族奋斗的致敬,也是对和平与幸福的珍视。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座炮楼,依然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静候在那段时光的交汇处,成为历史与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