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国美通讯退市!黄光裕的资本王国开始溃败

开开案例 2025-02-14 04:47:39

2月10日,ST美讯(国美通讯)正式被上交所摘牌,成为2025年A股首家因市值退市的企业。

国美通讯,是黄光裕实控的5大上市公司之一,另外四家分别为国美零售、中关村科技、通通AI社交、拉近网娱。这五家公司共同组成了黄光裕如今的资本版图。

国美通讯股价自2024年6月跌破1元后一路下探,最终因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5亿元触发退市红线。

这家曾承载黄光裕“智能终端”野心的公司,最后以资不抵债、连续6年亏损的惨淡结局收场,波及1万余名股东。

这一事件不仅意味着黄光裕资本版图的重大缺口,更折射出其资本王国的系统性溃败。

首富入狱

黄光裕的故事曾是中国商业史上最励志的篇章之一:18岁创办国美,35岁问鼎首富,以价格战横扫家电零售业,成就“中国最大家电王国”。

彼时,马云、刘强东尚在摸索电商的雏形,而黄光裕已站在线下零售的巅峰。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入狱,国美就此错失电商黄金十年。

2020年出狱后,他高喊“18个月恢复市场地位”,却未料这竟成为国美加速崩塌的起点。

复出三年半,国美零售累计亏损388亿元,门店数量缩水85%,资产负债率高达148%。

国美通讯的退市,彻底撕开了黄光裕资本王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通讯之败

2008年,三联集团旗下彩石山庄地产项目烂尾,资金链断裂,其持有的三联商社2700万股股权被申请拍卖。2月14日,国美电器借山东龙脊岛建设有限公司的名义,竞拍到三联商社2700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10.69%。

竞拍成功后,国美集团通过山东龙脊岛实现了对三联商社的控制,黄光裕成为三联商社的实际控制人。但没想到当年11月,黄光裕突然被警方拘查,随后锒铛入狱。

狱中的黄光裕对三联商社依旧保持着远程操控。2017年6月,“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为 “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更名为 “国美通讯”,主营业务变更为智能移动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黄光裕通过山东龙脊岛对公司的控制关系未变。

国美通讯的败局从2016年的战略失误就已经注定,当年黄光裕斥资8亿收购德景电子进军手机领域,但未能突破华为、小米的壁垒,反而因竞争激烈和研发投入不足陷入泥潭,最终不得不剥离自有品牌业务。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消费者需求更多地转向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国美通讯主营OEM/ODM代工的摄像头、智能电表等硬件,缺乏核心技术,最终导致面临的市场空间变小,工厂订单严重不足,营业收入难以维持。

自2018年起,国美通讯连续六年亏损,2024年前三季度净资产为-1.14亿元,营收不足千万元。黄光裕曾试图以“产业联盟”战略为其续命,但增持仅200万-400万元的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市场信心早已崩塌。

国美溃败

国美通讯的退市,仅是黄光裕资本王国崩塌的冰山一角。其掌控的其它四大上市平台也均已深陷困境:

国美零售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388亿元,门店从4000家锐减至565家,资产负债率高达148%;拉近网娱市值仅2亿元,通通AI社交营收不足1亿,资产质量堪忧;中关村科技是当下唯一盈利平台,但黄光裕仅持股25%,难以支撑全局。

黄光裕的复出曾被寄予厚望,但随后其系列操作却被质疑为“病急乱投医”。

直播电商、元宇宙、家装、汽车零售……黄光裕似“无头苍蝇”频繁地跨界尝试,但这些探索大多沦为“口号创新”。

重磅推出的“真快乐App”、“折上折App”被指缺乏创新,沦为营销噱头。

2024年底高调进军汽车领域,计划打造“国美车市”,但行业竞争已白热化,传统4S店和新能源直营模式挤压生存空间,国美车市能否复制30年前家电渠道的整合神话?行业普遍持怀疑态度。

更讽刺的是,黄光裕的“清仓式减持”加速了国美零售的崩塌。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黄光裕通过减持国美零售股票累计套现近20亿港元,被外界质疑“掏空公司自保”。

出狱后的黄光裕,不仅没有带领国美王者归来,反而一系列操作后债务缠身。

截至2025年初,国美电器关联被执行金额超35亿元,供应商欠款、员工欠薪等问题频发,信用体系几近崩溃。

黄光裕的失败,表面看是战略失误,深层则是“时代性淘汰”。尽管他曾是中国首富,但毕竟时过境迁,在雷军、董明珠等企业家以“网感”重塑品牌时,黄光裕仍活在过去的光环中,与时代严重脱节。

输给时代?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尽管四面楚歌,黄光裕仍握有翻盘的三大筹码。

第一个筹码是地产资源,其控制的国美地产拥有鹏润大厦、国美商都等核心资产,若能盘活,或可成为东山再起的资本。

第二个筹码是资本运作能力,2024年黄光裕将“国美金融科技”更名为“通通AI社交”后,市值一度从4亿港元飙升至15亿,显示其仍有操盘潜力。虽然国美通讯已经退市,可黄光裕依然手握四家上市公司,一旦运作得当,或许依旧有丑小鸭变天鹅的可能性。

第三个筹码便是黄光裕的个人IP。作为中国昔日首富,黄光裕的传奇经历仍具话题性,如果善用IP能量,可以成为巨大的流量加持。

不过,这些筹码在零售主业崩塌的背景下,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黄光裕若想真正王者归来,必须解决两大核心问题:重建供应链信任与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黄光裕的沉浮,是中国零售业变迁的缩影。从90年代靠价格战颠覆外资家电品牌,到如今被电商与新零售淘汰,他的故事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适者生存。

黄光裕的传奇尚未终结,但时代已不再等待。当褪去首富光环的他再次站上赌桌时,筹码已所剩无几。

或许正如网友评论:“黄光裕输给了时代,但他至少敢赌。”

然而,当“赌性”大于“韧性”,当“情怀”掩盖“逻辑”,这位昔日的商业枭雄,还能等到翻盘的那一天吗?

0 阅读:0

开开案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