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爷的退休生活过得悠闲自在,他常常四处游历,与老朋友相聚,或者在公园的小径上悠然地散步。
然而,一天晚上,他在一次欢聚之后回家,正准备安睡,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老伴关心的猜测,可能是他的血压又升高了。
第二天,黄大爷前往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他的血压已经飙升至180/100mmhg,而且他还患有慢性肾炎,这样的情况无疑增加了健康风险。
医生建议他必须开始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保护肾脏。黄大爷对医生的建议十分重视,他拿着医生开出的药,回到家中。
开始的三个月,他严格遵守医嘱,每天按时服用一粒降压药,从未有过一次遗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大爷开始产生了疑虑。
虽然吃了几个月的药,他并未出现任何异常,但他还是不禁担心,这些药物会不会带来副作用?
01
高血压患者,长期吃降压药,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医生讲出大实话
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尽管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不容忽视。
以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为例,这类药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长期服用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脚踝部水肿的现象。
这种水肿通常与服药剂量有关,如果水肿持续不减,建议患者及时咨询医生,考虑更换降压药物。此外,与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联合使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肿的症状。
另一类常用的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这类药物适合对普利类降压药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然而,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背痛的问题。
不同的沙坦类降压药引起的背痛等骨骼肌肉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在服用某种沙坦类降压药时出现背痛症状,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调整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也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这类药物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的方式帮助降低血压。
然而,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低钾血症,从而使患者出现恶心、厌食、无精打采、精神错乱和身体虚弱等症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减少钠盐的摄入,这有助于缓解低血钾症。
最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长期服用时约有3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干咳的副作用。
这种干咳尤其在躺下时症状会加重,女性患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所有的普利类降压药都可能导致干咳,因此对于不耐受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将降压药更换为沙坦类降压药。
02
既然降压药有这么多副作用,是不是可以不吃?
降压药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存在确实伴随着一些副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放弃使用降压药。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
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关键。而降压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降压药并非万能药,其副作用也需要我们重视。例如,一些降压药可能导致心跳过缓、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避免使用降压药。相反,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血压水平,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和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减少盐分摄入等都是有效的血压控制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减少药物依赖。
03
如何把降压药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呢?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稳定血压,服药是关键。但如何在服药的同时,降低副作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呢?
首先,要从源头做起——坚持最小剂量原则。降压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这样,既能避免药物过量带来的风险,又能让身体逐渐适应药物的作用。
在服用一段时间后,我们还要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如果血压稳定,那就继续保持;如果降压效果不明显,再考虑适当增加剂量。
其次,联合用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我们可以在保证降压效果的同时,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盲目联合用药,尤其是同类降压药,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不良反应。
最后,我们要明白,高血压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远离高脂肪、高热量、重油、重盐的食物。
此外,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控制住血压,让健康与我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