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教程|春日里的小小美食家:探索清明节的青团

乐绘课程 2024-04-05 03:23:41

古人寒食,采桐杨叶

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

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

——《七修类稿》/明代郎瑛

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会想念我们的祖先,并且到户外去享受春天的美景。这个节日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很重要的四个传统节日之一哦。在中国,每个节日都有一些特别的食物,比如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那清明节呢?清明节的特别食物是青团!青团是一种非常软糯、味道清新的小吃,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呢,尤其是在南方,很多人都喜欢吃。制作青团的时候,人们会用到春天里刚刚长出来的艾草,把艾草的汁液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里面还会包上豆沙、莲蓉或芝麻作为馅料,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的,很好吃哦。

很久以前,人们做青团主要是为了拿来祭祀用的,但是现在,青团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美味的小零食来享用了。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尝过青团呢?在我们今天的美术课上,我们将要用青团作为我们的灵感来源,用画画、捏塑、剪纸等多种有趣的方法来创作,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清明节的美食文化吧!快来跟着教程一起动手试试看吧!

传承传统文化

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习俗,通过制作清明节食物带给孩子们对民俗的直观认知,拉近传统文化与他们的距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提高动手能力

利用轻粘土塑形出青团,以运用卡纸剪贴艾草的技巧,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细节的观察力,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创意艺术表达

引导学生学会将青团、艾草和瓷盘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展现清明节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组织和构图能力,鼓励他们使用各种材料和技巧来表达对节日的个人见解和情感。

1.了解清明节的历史与习俗,并通过使用轻粘土亲手塑造各式各样的青团,亲身体验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

每个节日都带有自己独特的美食传统,而提到清明节,我们就不得不提那充满春意的特色小吃——青团了!在这节课上,我们会深入探讨清明节背后的故事、丰富的习俗以及青团的制作艺术,旨在唤起小朋友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清明节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了让这次学习之旅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选择了轻粘土作为我们的创作材料。轻粘土不仅易于塑形,还能让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揉捏、塑形,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青团。更有趣的是,青团里面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馅料,如甜美的豆沙、香浓的芝麻和滑软的奶黄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完整的青团或是展示馅料的切面,这不仅能展示青团的多样性,也让孩子们的创作更加丰富多彩。

2.结合青团、艾草和瓷盘等元素,创造出一件完整美观的作品,以此来生动展示清明节的特色节日氛围。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创作的画面显得更加完善和丰富呢?装载青团的容器选择很重要。我们可以构想一个布满传统风韵的青花瓷盘,其上绘制着精美的花纹,这不仅为画面带来了线条之美,还增添了一抹传统的色彩。此外,想象一下,瓷盘下铺着一块图案别致的桌布,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层次感。围绕着摆满青团的瓷盘,我们可以利用绿色卡纸精心剪裁艾草和其他植物形状,用以装饰和点缀,为作品添上生机和活力。

通过巧妙地融合这些元素,我们的作品将变得更加生动和充实,完美地捕捉和表现出清明节独有的节日氛围。这样的创作不仅展示了清明节的传统美食——青团,还通过细节上的用心设计,向观者展示了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准备一张圆形的黑色卡纸

用白色高光笔绘画出一块桌布

在桌布的形状内

绘画出桌布的装饰花纹

白色卡纸剪出椭圆形做盘子

粘贴在桌布上并用水彩笔添加花纹

可以采用马克笔绘画

或者卡纸剪贴的方法表现大小的青团

将大大小小的青团

粘贴固定在画面合适的位置

我们也可用轻粘土制作青团

体现一定的立体感

在深浅不同的绿色卡纸上绘画出叶子

添加叶脉并剪下来

将叶子粘贴固定在画面中

注意粘贴位置的美感

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细节和整体

使画面更加饱满、丰富

在轻粘土制作的青团上

还可以用水粉刷一点颜色及点上高光

最后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细节和整体

使作品更加完整美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