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子为救女儿负债几十万,捐骨髓治愈女儿后发话:别再联系我

霸苍笙客栈 2024-10-28 01:50:10

2019年的某天,杨阳望着病床上的女儿小菱和手机里的短信面如死灰。

“我已仁至义尽,不要再找我了!”

五分钟前,小菱父亲发来了这条短信后,彻底消失不见了。

决绝的行为无疑让杨阳增加了上百倍的生活压力,更让生病的小菱失去了父亲的陪伴。

因为此时,他们的女儿刚刚完成骨髓移植手术,正面临着艰难的恢复期和高昂的治疗费用。

艰难无助的情况下,冷漠无情的男人却选择了“抛弃妻女”,留下杨阳一人面对生病的女儿和一地鸡毛。

杨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狠心?自己和女儿今后的日子到底该怎么办?

婚姻的裂痕

马来赶到医院时,已经是深夜。

推开病房门的一刻,他几乎认不出病床上那个瘦弱苍白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女儿。

小菱看到许久未见的父亲,虚弱地伸出手,喊了一声"爸爸"。

这一声呼唤,瞬间击溃了马来的心理防线。

他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哽咽着说:"爸爸来晚了,对不起。"

站在病床旁边的杨阳看见这个场面,也是抑制不住激动的情感。

小菱察觉到妈妈的难过,用手擦掉母亲的眼泪:“妈妈别哭了,爸爸已经来了。”

看到女儿这么懂事,杨阳轻轻叹了口气陷入了回忆当中。

她和马来的婚姻,始于一场平淡的相亲。

两人都来自四川农村,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双双来到了北京打拼。在家人的撮合下,他们很快确定了关系,并于2006年领证结婚。

婚后不久,杨阳就怀孕了。2007年,他们的女儿小菱出生,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

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夫妻俩都非常努力工作。

马来在一家建筑公司当技术员,杨阳则在商场做导购。虽然收入不高,但他们依然尽其所能地满足女儿的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马来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杨阳则活泼外向,喜欢社交。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两人也经常发生争执。马来认为应该严格管教,而杨阳则倾向于给予更多自由。

这些矛盾积累到2016年终于爆发。

那年小菱9岁,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年纪。然而家里却充满了争吵声。

杨阳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提出了离婚。

马来虽然不舍得女儿,但也意识到这段婚姻已经难以维系。

经过一番协商,两人同意离婚,小菱由杨阳抚养。

为了女儿的未来,马来一次性支付了18岁之前的抚养费。

父爱的回归

父母离婚对于小菱的打击很大,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开始下滑。

杨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也无能为力。

她只能给予女儿更多关爱,希望时间能够抚平伤痛。

2018年5月的一天,杨阳正在家里做家务,突然听到女儿的痛苦呻吟声。

她赶忙跑去查看,发现小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

杨阳立即带女儿去了附近的医院,医生建议转诊到更大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预感到这个病可能并不简单,杨阳心急如焚,立即请假带着女儿辗转多家医院。

最终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小菱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生告诉杨阳,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七。

"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可能活不过半年。"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杨阳所有的希望。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当场崩溃大哭。

然而医生又给了她一线希望:"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骨髓,孩子还是有很大希望康复的。"

杨阳顿时打起精神,追问道:"那我可以捐献骨髓吗?"

医生解释说需要先做配型检查。

不幸的是,检查结果显示杨阳的骨髓与女儿不匹配。

更糟糕的是,整个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预计需要50万元。

这对于一个单亲妈妈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杨阳陷入了绝望。她四处求助亲朋好友,但筹集到的钱远远不够。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时,她想到了已经两年多没有联系的前夫马来。

尽管内心忐忑,杨阳还是鼓起勇气拨通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号码。

电话那头,马来听到女儿生病的消息,显得十分震惊。

他二话不说,立即订了最近的一班飞机赶往北京。

从那天起,马来便开始了四处奔波筹钱的日子。

他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还抵押了自己的房子。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凑齐了手术所需的50万元。

更让人欣慰的是,马来的骨髓与小菱完全匹配。这无疑给了全家人莫大的希望。

2018年10月,小菱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整个手术持续了9个小时,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

手术很成功,但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恢复期。

小菱需要在无菌舱内度过一个月,以防止感染。在这段时间里,马来寸步不离地守在女儿身边。他细心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给她讲故事,陪她聊天。

杨阳看到这一幕幕,心中五味杂陈。她既感动于前夫的付出,又对过去的种种误会感到愧疚。一家三口重聚在病房里,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温馨美好的日子。

小菱的病情也在慢慢好转。她的面色红润了许多,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爸爸妈妈陪在身边的时候。她会拉着爸爸的手,靠在妈妈的怀里,享受着久违的亲情温暖。

父爱的消逝

这短暂的温馨背后,却隐藏着无法言说的艰难。

马来为了筹集手术费,已经负债累累。他的再婚妻子虽然一开始表示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开始有了怨言。毕竟马来已经离家数月,既不能照顾新组建的家庭,也无法正常工作赚钱。

2019年春节前夕,原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成为了这个家庭噩梦的开始。那天,杨阳像往常一样照顾女儿,突然发现马来不见了。她试图联系前夫,却发现自己的电话和短信都被拉黑了。

正当杨阳不知所措时,她收到了马来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我已经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捐献了骨髓,也承担了手术费用。但我无法继续负担后续的治疗费用。从今以后,请不要再联系我。"

这条冷冰冰的短信,宛如一把利刃,刺穿了杨阳的心。她无法相信,刚刚还在细心照顾女儿的丈夫,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冷漠。更让她担心的是,该如何向女儿解释爸爸的突然离开。

小菱虽然年纪小,但却异常敏感。她很快就察觉到了父亲的离开,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每天,她都会呆呆地望着病房的门,期待着父亲能够推门而入。然而,等待的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杨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努力掩饰自己的悲伤,试图用更多的爱来弥补父爱的缺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了马来的经济支持,杨阳一个人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后续治疗费用。

就在杨阳走投无路之际,她想到了求助媒体。在媒体的报道下,小菱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爱心人士伸出了援手,为小菱捐款捐物。

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小菱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并且一天天好转。

这个故事被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对马来的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部分人强烈谴责马来的行为,认为他作为父亲,怎么能在女儿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逃避。他们认为,父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因为经济压力就放弃自己的孩子。

另一部分人则对马来表示理解。他们认为,马来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他不仅捐献了骨髓,还承担了高额的手术费用。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他已经背负了巨额债务,实在是无力再继续负担后续的治疗费用。

而且,他还有新组建的家庭需要照顾。

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法律专家指出,从法律角度来看,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确实负有抚养义务。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这种义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难题。

结语

生命是脆弱的,但爱却可以是强大的。

小菱好不容易看见了疾病治愈的希望,却又要承受与父亲分离的痛苦,这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父亲的离开是不负责任、是权衡利弊、是迫不得已,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肯定是爱女儿的。

但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为此希望小菱可以把这份爱记在心里,尽快摆脱疾病,健健康康地长大。

信源

新晚报:2019-05-23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拉黑微信断绝关系:我已尽到责任》

39健康网:2022-05-24 《为重症女儿移植骨髓后,父亲不告而别,断绝联系:我已尽到责任》

0 阅读:0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