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0多岁老农拿报纸找到萧劲光:他很像我死去的儿子!

高山与森林 2023-05-02 10:49:21

1949年8月5日,在小吴门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之后,湖南宣告和平解放。当时萧劲光带领部队入驻长沙之后,接待了一位本地的老农。

那是一个下雨天,一个满脸沧桑、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农,来到部队门口,手里还攥着一张报纸小心翼翼地藏在胸前,生怕被淋湿了。他在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时不时地往里面张望,像是在找什么人?

门口的警卫员看到老农一直在门口,又是下雨天,便上前询问:“请问您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要找你们领导,这个人像是我死去多年的儿子,他叫许德华。”老农赶紧把怀里的报纸拿给警卫员看。

警卫员一看,这不正是曾经带领过自己的军长许光达吗?这是什么情况?警卫员再三和老农确认过之后,赶紧联系军区司令萧劲光,并汇报了情况。

萧劲光了解之后,丝毫不敢怠慢,马上与上级领导取得联系,经核实,老农所说的确实是事实,原来“许德华”曾是许光达的用名。那么许光达又有什么苦衷在这近20年里没有和家人联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了解一下......

1908年11月,许光达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一个小村庄,因为排行老五,所以家里面称乳名“五伢子”,上学之后改名许德华。

许光达从小家境贫寒,兄弟姐妹又多,平时解决温饱都是问题,更不用说上学读书。

但偏偏许光达又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到了六岁上学那年,因交不起学费,经常偷偷地跑到学校偷听上课。即使是下雨天,他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和好学,让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恩师----邹希鲁。

邹希鲁是个爱才之人,起初看到许光达在窗外偷听,不以为然认为他也就是一时兴起,过几天就不会来了,并没有特别的在意。

但是几个月下来之后,他观察到不管是刮风下雨天,他总能看到窗外的一个瘦小身影,这也让他对许光达有了一个新的看法,他在了解到许光达的一些家庭情况之后,得知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能入学,便破例让他免费进入了学校学习,那个时候许光达还叫“五伢子”,邹希鲁便给他起了新的名字许德华。

许光达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激动地一夜没有睡着,入学第一天,见到邹希鲁恩师,这个对于他来说可谓是人生中第一个贵人,激动地说道:“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邹希鲁也只是微笑着摸摸他的头。

因为知道这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许光达在学习上也比其他同学更加的努力和刻苦,每次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也正如他所说的,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让老师和家人失望过。

13岁那年,他如愿的考入长沙师范学院。由于当时局势的动荡,在这里他在思想上也有了新的认知,这也是他人生一个新的转折点,为他以后要走的路奠定了基础。

当时带他进校的邹希鲁老师同一时期也调到了那所学校,并担任国文教员。这样许光达和恩师之间又多了更多的机会去沟通和探讨,好几次会去恩师家中请教,也结识了邹希鲁的小女儿邹靖华,虽然年龄上相差几岁,但是两人闲谈之时,想法上面也有很多共鸣。

后来恩师家中发生了一些变故,考虑到小女儿还小,邹希鲁想早早的为她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来代替他去照顾,再次见到许光达时,邹希鲁便决定把9岁的小女儿邹靖华许配给他,许光达也接受了恩师的请求。但由于两人年龄尚小,便先定下娃娃亲。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所有事物瞬息万变,帝国欺压国人、政府不作为,这些在当时,引起了大多数在校学生的不满,其中也包括许光达。

但让许光达下定决心投身革命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六一惨案”后。

出于不满,当时许光达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上街抗议,遭到当地政府强烈打压,其中还有三人致死,这也让他彻底对政府失望。至此之后,他便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参与革命斗争的决心,宣誓一定要推翻这个腐败的政府!

1925年,许光达正式秘密加入党组织,开始了革命生涯,同时也进入黄埔军校进行学习。

由于是秘密加入党组织,家人也并不知晓,在几年学习之后,未婚妻邹靖华也已到了婚配的年龄,家里人就一直催促他们赶快完婚。

这个时候许光达遵循家里人的意愿只能先结婚,然而在国和家之间,许光达毫无疑问的还是选择了国,所谓“匹夫兴亡,人人有责”。

结婚当天晚上,许光达不知道该怎样和妻子去说,他问妻子:“共产党你知道吗?”邹靖华只是说:“我父亲说共产党都是好人!”听到妻子这样说,许光达对妻子说道:“我也是好人”。

邹靖华在思想上与许光达是有一定共鸣的,她当然知道丈夫说这句话的含义,然后说道:“放心大胆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家里面的事情交给我就行,我会照顾好公婆”。仅仅几句话,两个人却心照不宣。

两人在完婚后的第十天,许光达就匆匆的离开了家,妻子邹靖华也并没有任何的怨言,一心在家照顾好公婆,等着丈夫的归来。谁承想,他们再见已是十年后。

1927年的许光达奉命参加南昌起义。10月初,在三河坝战斗中不幸被炮弹炸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幸运的是被当地的老农救下,伤势好了之后,虽然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但还是许光达从来没有灰心,哪里有部队他就走到哪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终于,1929年5月,在安徽芜湖又与组织重新获得联系,而后从事军事斗争,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自此改名许光达。

部队成立之后,许光达一心为国,当时带领他的领导贺龙看到如此优秀的他,正值婚配年龄,就主张要给他介绍对象。这个时候许光达才道出自己已有妻子,不联系家人是为了不想给他们带了危险。

然而许光达不知道是,他的真实身份还是被特务发现,而且经常会去家中骚扰,甚至把家人拉出来游街。但是妻子邹靖华和家人从来没有向恶势力低过头!

后来得知家人为自己所承受的一切屈辱之后,再次坚定了他的革命的决心。他忍住对家人的思念,明白更不能和家人联系,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1932年,许光达担任师长,在一次战役中与敌人大战三天三夜,取得胜利之后,他深知敌人的狼子野心,并没有让大家放松警惕,时刻准备与敌人再次战斗。

果不其然,敌人的援军到了之后,开始对其进行疯狂的报复。许光达也早早的做了准备,尽管敌人装备精、士兵多,但利用地势的优越,又一次次的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可谓是大快人心!

但因为要与主力部队汇合,上级领导这个时候要求撤退,许光达不得不边打边退,不幸的是在撤退的时候,身负重伤,被紧急送往治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可能是担心自己命不久矣,许光达想要与妻子通一封书信,思虑再三,许光达通过暗语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邹靖华在收到这样一封突如其来的信时,知道了她一直在等的人还活着,这就是最好的。她也明白除了她以外,家里面其他的人不能知道,这样也是她在帮助许光达在保护他的家人。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国民党与苏联关系的恶化,他们之间再次失去联系。

直到1938年,这个时候国共关系已逐渐缓和,妻子邹靖华被其父邹希鲁派去延安学习,而许光达恰巧当时也被安排在延安负责抗大的教育工作,两人机缘巧合又碰在了一起。

再次见面的两个人百感交集,邹靖华也讲述了家里面的一些情况,许光达对家人感到深深地愧疚“自古忠孝两难全”,对妻子更是感激,但对于自己的选择依然不后悔!

随后抗战局势越来越紧张,为了家人的安危,两人商量着并没有把情况传递给家里人,就这样许光达的父亲徐子贵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在抗战中已经牺牲。

到了1949年,当时由许光达带领的部队成功攻陷兰州城,顿时整个消息响彻全国各地,许光达的照片也被各大报社发布,父亲徐子贵才看到,这才有了拿报纸去找儿子的事情。

虽然许光达没有在父母身边尽到养口体之孝,但是他舍小家为大家,对国家的奉献,是让父母引以为荣,这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孝道呢?

让我们向那个年代像千千万万个许光达一样的英雄烈士致敬!

1 阅读: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