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栀
编辑|娱栀
本文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
前言: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表态,上台后将采取更强硬的对华政策,由此可他的真正目的,就是扼制我们的发展。
“中国行动计划”在其第一任期已实施过,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美国媒体和学界对此表示担忧,呼吁审慎行事。
特朗普为何要重启这一备受批评的计划?其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2018年时任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宣布启动“中国行动计划”,声称要打击中国政府支持的、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非法活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国行动计划”却出现了严重偏差,FBI和司法部把矛头对准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的华裔学者,对他们展开选择性执法。
一些华裔科学家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起诉,最终导致案件以撤诉或无罪告终。
更有甚者“中国行动计划”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美国学界和民权组织发出批评,认为该计划在事实上已沦为对华裔群体的族裔歧视和政治迫害。
一些参与者甚至公然宣称,任何与中国有联系的人都有原罪,都是潜在的间谍嫌疑人。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行动计划”并非单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是掺杂了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私利。
在美国国内这个计划也受到各界的质疑和批评,面对如此多的负面影响,这个计划真的能达到保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吗?
“中国行动计划”的实际影响
这个计划的实施也给美国科技界带来了沉重打击,在这场荒诞的政治闹剧中,不少优秀的华裔科学家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他们中有的被FBI反复盘问,有的办公室和家中遭到突击搜查,有的甚至面临莫须有的指控而身陷囹圄。
以著名华裔科学家陶丰为例,他在堪萨斯大学任教多年,在化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
FBI却对他展开长达两年的调查,最后以所谓欺诈和隐瞒与中国军方关系的罪名起诉了他。
经过漫长的法庭周折,陶丰最终洗清了所有罪名,但他的学术生涯和个人声誉却遭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害。
陶丰的遭遇绝非个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至少有20多名华裔科学家遭到类似的不公正对待。
他们有的被迫辞职,有的被迫放弃在美国多年的研究成果,有的甚至不得不离开美国,返回祖国重新开始。
美国当局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裔科研人员进行有罪推定式的指控和起诉,却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撑,许多案件经不起法律和事实的检验,最后被迫撤诉或以无罪告终。
麻省理工学院一项研究显示,仅在该校,因“中国行动计划”而离职的华人教授就有20多位。
在“中国行动计划”的阴云笼罩下,许多在美华裔学者和留学生也感到前途未卜。
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陶丰,担心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一些人开始重新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思索是否应该离开美国这片焦土。
对此美国科技界和学术界敲响了警钟,斯坦福大学校长马克·特西埃在一份公开信中写道:我们必须警惕,不能让整个群体因为个别案例而遭到怀疑和污名化。
这种做法不光有悖基本人权,也会严重破坏美国的科研生态,最终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里夫也公开呼吁,美国应该以更加开放、审慎的态度对待国际科技交流,不应该对特定国家和种族实施歧视性的甄别和打压。
他强调多元、包容、合作一直是美国科技创新的制胜法宝,我们决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特朗普政府对这些理性的呼吁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地鼓吹要重启“中国行动计划”,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无疑将加剧美国科技界的动荡,使更多人才流向他国。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科技战略上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中国行动计划”只是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本质上看这一计划与半个世纪前美国上演的麦卡锡主义如出一辙,都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压异己,制造红色恐慌。
而当年的麦卡锡主义给美国科技界和社会民主造成了怎样的损害,今天的“中国行动计划”就可能重蹈覆辙。
历史的镜鉴不可忘却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追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曾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的歪风。
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以反共为名,对学术界、科技界进行肆意污蔑和迫害,给美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在那个寒蝉凄切的年代,有多少优秀的科学家惨遭迫害,有多少尖端技术因此夭折。
而在众多冤案中钱学森的遭遇堪称最具代表性,作为世界航天领域的先驱,钱学森曾是美国航空事业的中流砥柱。
他主持设计的私人号导弹,成为美国征服太空的敲门砖,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科学家,却在麦卡锡主义的阴霾下饱受磨难。
1950年麦卡锡分子以莫须有的罪名指控钱学森从事间谍活动,吊销了他的签证,钱学森遂被迫离开美国遣返回中国。
本可大有作为的航天事业,就此戛然而止,美国航天局前局长弗莱彻后来慨叹:钱学森的离去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假如他留在美国,我们的航天事业可能会提前10年达到现在的水平。
如今美国又对华裔科学家搞起了麦卡锡主义2.0,“中国行动计划”的做法,与当年何其相似,美国根本没有吸取上世纪的惨痛教训。
他们看不到这种对科学家的无端指控和政治迫害,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事实上钱学森的故事绝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端,回到祖国后钱学森投身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成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中国在航天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无数个零的突破,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飞船再到嫦娥探月,无不闪耀着钱学森的智慧结晶。
美国当年的麦卡锡主义虽然给钱学森个人带来苦难,却成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试想如果没有美国的排斥和迫害,钱学森也许不会选择回国,中国航天事业也很难达到今天的高度。
“中国行动计划”的再次抬头,或将促使更多海外科学家心怀家国情怀,学钱学森而归来报效祖国。
当前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博弈正日趋激烈,不确定性和挑战并存,面对美国的打压遏制,中国唯有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上争取更大突破。
那么在这个人才大竞争的时代下,我们又该如何拔得头筹呢?
挑战下谋发展
人才竞争从来都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科技超级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二战后大量吸纳欧洲和亚洲的顶尖科学家。
而今面对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却采取了相反的策略,试图通过“中国行动计划”等手段打压和遏制中国,切断中美间的人才交流。
这种做法的短视和危险性不言而喻,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占鳌头,闭门造车,美国若执意推行脱钩封锁的政策,只会加速自身的衰落。
“中国行动计划”的出现就证明了,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惯于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妄图通过遏制中国来延续自己的霸权地位。
时代在进步潮流不可阻挡,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建立在剥夺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而是源于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面对美国的百般阻挠,中国要做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科技领域我们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另一方面要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祖国永远是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
无论是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还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都在努力营造更加优越的科研环境,让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能人尽其才。
结语:
美国政府应该以理性、务实的态度看待中美关系,放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回归科学本源。
中美科技交流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历史已经证明中美携手共进,可以创造出惊艳世界的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
如果中美对抗甚至脱钩,只会加剧地区乃至全球的不稳定最终两败俱伤。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所发布《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死灰复燃,白宫强烈反对》
环球时报所发布《美众议院要复活“中国行动计划”,亚裔美国人团体谴责》
观察者网所发布《为劝阻特朗普重启“中国行动计划”,美媒急得搬出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