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天禾早知道 2025-04-08 13:37:41

西京学院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从强化党建引领入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党建引领,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办学31年来,西京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建设写入学校章程,全面建立“党组织政治把关、董事会依法决策、学校行政照章程执行,师生员工民主监督”的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校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把党建思政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延伸工作手臂,建立健全党组织。校院二级党政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履行“一岗双责”,保证党政工作目标同向同行。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三重一大”制度,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保证科学决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职责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由党委牵头,每年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年终述职、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思政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充分发挥校党委政治引领和监督作用,制定实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意见》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各项改革,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把好“人才培养关”。学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特色,实施思政示范课和精品重点课“双百工程”,构建起涵盖“一流课程、思政示范、一师一优”三种类别和“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种模式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工科专业群,以审计学、会计学为引领的经济管理专业群,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轴心的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三大专业群”。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实“价值引领、优势成长”学生工作理念,建立“学院+书院+孵化”育人空间,以“课程+实训+实战”为抓手,形成“创意、创造、创新、创业”相融合的教育生态。通过建立“董事会—学校—学院”三级质量保障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联动机制,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4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148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首次获得国家级别银奖。

人才强基,推进高质量发展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需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制定实施《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六条要求》等举措,在全校教职工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绩效”活动,创岗位奉献先锋、创清正廉洁典范、创服务师生标兵、创学习创新榜样,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以优良党风转作风、强师德、带教风、促学风。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引领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突破重点科研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及中小企业发展,瞄准“技术革新与人才储备”两大需求,通过人才链、产业链等多链条融合,项目化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3年,解决相关企业技术问题1138项,9468名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其中8225名学生在陕西省内就业,到乡村振兴一线就业的学生占比达13%。立足行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特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人才引育,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激发党员和科研人员科技报国热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在可控中子源关键技术研发上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的可切换智能液晶显示器实现国内首创。以“三项改革”为切口,实现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双向奔赴,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成功转化项目61项,学校在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中获评A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