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社一篇《好好干》却引起了群嘲?人们好像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不像以前那么配合了,为何?要是好好干,生活就会越来越甜,可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早就富裕起来了?
看看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看看在电子厂流水线上每天要干不低于8个小时的工人,看看每天起早贪黑争分夺秒送餐的外卖小哥,看看每天风雨无阻去送快递的快递员,看看每天风吹日晒还要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他们哪个不是在好好干?他们好好干了,他们的日子甜了吗?他们好好干,他们富裕了吗?还不是只是为了能维持生计?
疫情三年,多少人收入大减,又有多少中小企业破产?那时候咋没见哪个报社出来发声解决?
老百姓最难的时候,有的人着装精致的在疫情发布会上,像点读机一样读着发言稿,有的人因为没有参加女儿的成人礼而感到遗憾?
但还有的人,却因为疫情推迟或者取消婚礼,还有的人因为疫情,即使至亲去世都不能去送葬,人人平等,为何经历和结局却不同?
现在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70、80、90后,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阅历,他们还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不合时宜的鸡汤文反感也在所难免!
现在的80、90后,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他们还没来得及享受新时代带来的幸福生活,却赶上了社会资源分配最少最不均的时代。
这两代人出生要看命,一个不小心就被计划掉了;长大也要看命,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也有人因为这些夭折了。
这两代人中考高考要拼命,一半以上的人被淘汰,这些人失去了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深造的机会,没文凭就意味着找不到好的工作,只能早早的去工厂里打螺丝。
这两代人即使上了大学,毕业了,工作不再分配了,要你争我抢。
好不容易抢到工作了,每周双休两天的工作制和他们没一毛线关系,有的却是“996”,“007”反人类的工作制。
英年猝死的,年少脱发的,每见报端;放个假还要各种拼凑,有的7天假期最后成了3天,还要上个长周班。
这两代人结婚要各种高物质条件,物价房价虚高,他们不仅要面对工作压力,还有生活压力,育儿压力,很多压力集于一身,他们的理想还会剩下什么?
这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不仅结婚率逐年下降,新生儿出生率也创历史最低,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但你能责怪他们没有好好干吗?是他们不愿结婚不愿生娃吗?
60、70后成长的年代,虽然上大学就意味着有工作,但那个年代实行的却是精英教育,一个县能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还得留在农村务农。
这两代人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们自己去上学,想出去打工挣钱养家,但很多工厂不收中年人,他们之中很多人只能去建筑工地,干最脏最累的活,成为被人们歌颂的农民工。
这两代人的孩子是80、90后,孩子们要结婚,要买房,同样要面对80、90后要面对的诸多问题,且很多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不比80、90后小多少,你能责怪他们没有好好干吗?
好好干,没错,幸福是自己奋斗来的,也没错,但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贫富差距拉大,这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从古至今,老百姓“不患贫而患不均”,老百姓不怕穷,就怕分配的不公!
如果将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问题给解决了,一切社会问题迎刃而解,老百姓尽可以安居乐业,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的实现民富国!
正因为分配不公造成的老百姓贫穷
不患贫而患不均
分配公了还能穷吗?
谁说不怕穷,都怕
千古未变,无论封建或者资本哪怕今天!都一样
老祖宗早说过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真的不怕穷,需要有尊严的活着
羊和放羊的故事
这种文章都是没经历过苦的人写出来的
我想知道有几个真打工的富有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当然不是绝对公平,起码公开透明的相对公平得有
维护和继续提升精英阶层的利益才能保持稳定发展
确切的讲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写的好点赞一万次!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好的地方出生三代都不用愁钱,你做死都比不上这样社会公平吗?
发展才是硬道理,奋斗才是出路。
我怕穷
最怕穷
生活不易,
好文章![点赞]
身体健康最重要,想那么多干啥。
文章写的好,谢谢
最近已经在听无我相金刚经了
好文章
一针见血,好文章。
好好干,明年老板再买几套房,推高房价[笑着哭]
所以就一直穷。[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