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包头市人民政府最新通知

旋在包头 2024-02-25 21:51:25

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2024年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24亿斤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铆足回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决心和干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会议安排部署的“七大行动”,切实强化增量意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持续推动经济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实现稳中快进,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再前进10位左右,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稀土研究院和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与企业深入对接,提升创新平台研发服务能力。整合现有稀土创新资源设立包头实验室,全力创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自治区硅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北重集团创建国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动二冶集团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支持金属深加工产业园和九原工业园区创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以上,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0家以上。

二是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夯实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级培育体系。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力争突破1000家大关。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年内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小巨人”企业2家,力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取得新突破。

三是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实施高性能稀土光功能晶体材料研发应用等稀土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5项,晶硅光伏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0项,战新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5项。培育自治区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孵化载体13家以上,累计培育高素质技术经纪人(经理人)突破1000人。推深做实“科技体检”,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部分科技型企业等300家以上企业开展科技体检,力争达成技术合作、产品开发等合作意向30项。培育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5家以上,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开展包头市“十百千”高技能人才专项培养选拔活动。举办包头市第二届技能大赛,承办自治区第二届技能大赛。筹备申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包头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包头市技能大师特色工作室评选活动。落实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政策,赋予事业单位更加灵活的分配自主权。力争年内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8000人以上,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团队35个,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200人以上,新增专技人才1.2万人、高技能人才3000人。

二、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劲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完善投资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包头市促进民间投资管理办法》,创建全国民间投资示范市。抓实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要素保障,加快手续办理,加大对未开复工和进度缓慢项目预警、通报力度,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观摩测评,实行模块化管理、分阶段验收,加快推进全市628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2024年3月底前续建项目全部复工、4月底前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力争全年重大项目竣工投产300个以上,其中产业类项目竣工投产200个以上;力争年内完成投资增长30%以上。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道210线白云鄂博至固阳段和固阳至东河段两条一级公路完成主体工程,力争年内通车;加快包银高铁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包鄂高铁前期工作,包石铁路恢复开通项目力争年内开工。积极推动包头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建设,打造“经包飞”品牌。加快推进美岱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确保年内开工;推动梅力更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调出自然保护和生态红线并纳入国家规划,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依托达茂旗零碳园区,探索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自力电网。加快推进包风2工程建设,确保2024年3月底建成投运;包风3、包风4输电通道开工建设。

二是加快恢复消费活力。开展“约惠鹿城”“1+3+N”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年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600场以上,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拉动消费6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经济,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20家以上,开展首发活动2次以上,举办网上促消费大型活动2场以上。新建3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提升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便利化、品质化水平。千方百计狠抓上限纳统,推动内蒙古鑫捷汽车、鑫弘宸汽车等6家二手车经销企业上限纳统;推动餐饮、住宿等90余家企业上限纳统;引导骑士乳业等企业开展工贸分离、农贸分离,积极推进外埠服务业、建筑业企业本土化和“分改子”。创建星级农贸市场5家。全力办好鹿城元宵节文化活动、鹿城文化艺术节、秦长城文化旅游节、包头“骐骥”城市音乐节、黄河开凌节等特色品牌活动。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龙头企业招引配套项目,紧盯4个50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大力招引稀土新材料、稀土永磁电机和“稀土+”应用产品企业及晶硅光伏中间制造环节还缺少的银浆、背板、EVA胶膜、焊带等配套产业,争取在招引下游环节光伏支架、接线盒、汇流箱、逆变器产业方面实现突破。围绕重点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加强与全国一流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委托招商。充分发挥好各类商协会、驻外办等资源和优势,每月精准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全年组织外出招商推介活动30次以上,参加各类经贸洽谈、博览会等活动6场以上。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总投资63亿元的工业技改项目17个,当年计划投资36亿元。积极申报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培育自主创新名优产品10个以上,新增4个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和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积极申报“自治区2024年度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地区)”。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实施工业数字化项目100个、数字化服务项目30个,打造10个工业数字化典型示范。推动稀土行业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年内稀土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扩大稀土磁材产业规模,支持现有企业释放产能,加快发展新型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合金材料、高端抛光材料,拓展稀土催化助剂,稀土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优先打造全球领先的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合金材料应用基地及稀土新材料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应用基地,大力发展永磁电机应用产业,加快建设占地5000亩的永磁电机产业园,推动稀土终端应用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高水平办好稀土产业论坛和全球稀土行业协会2024年会。实施晶硅光伏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打造“世界绿色硅都”,年内晶硅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重点实施总投资1745.3亿元的49个晶硅光伏产业项目,力争年底全市多晶硅、单晶硅、切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到87万吨、253GW、85GW、60GW、37GW,分别占到全国40%、40%、15%、10%、10%以上,晶硅光伏产业环节配套率达到60%。积极争取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落户包头。继续筹办2024年中国硅业大会,进一步扩大我市打造“世界绿色硅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战新产业壮大行动,产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陆上风电装备产业,做大做强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实施明阳国家级叶片试验检测认证中心、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远景智能化风机总装和齿轮箱等15个项目,推荐新投产风电装备产品纳入自治区新能源装备产品优选名录5种以上,力争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50亿元。加快发展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实施华云年产42万吨轻合金、华北铝业年产7.1万吨正极铝箔材料等16个项目,产值实现600亿元。做深做实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建成重卡换电站25座以上,力争年内推广新能源重卡500台、轻卡2500台,产值达到50亿元。加快发展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实施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光威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等28个项目,产值达到150亿元。加快发展氟化工产业,谋划建设永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园,推进金石年产80万吨萤石精矿、科莱博年产2.1万吨电解液等项目,产值达到50亿元。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依托稀土新材料、电子级晶硅材料等方面优势,密切跟踪前沿科技趋势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加快贝兰迪大功率芯片封装、韦尔3D裸眼迷你显示屏等新赛道项目建设,推动大全一期1000吨半导体硅基材料投产满产,引进明阳、上海石化碳化硅晶圆和世纪金芯碳化硅单晶衬底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项目,发展芯片设计、测试等产业,打造半导体产业链条。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新基建项目,推动算力中心落户包头,与深圳、杭州等数据交易所合作加强公共数据交易,全链条全方位推进行业赋能应用,动态更新和扩展未来产业版图。

二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行动实施方案》,打好新能源建设提速提质攻坚战。实施新能源“规模倍增”行动,力争年内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在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新增批复项目达到1000万千瓦。实施新能源“质量倍增”行动,谋划建设以绿电为支撑的出口导向型零碳制造产业园区、高质量绿色高载能园区和高端绿色铝业产业园区,多场景支持绿电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新能源“效益倍增”行动,开展三年风电支持计划,推进新能源装备“包材包用”,带动我市风电、光伏、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4年年底,全市新能源电站及相关产业链累计带动投资1000亿元以上。打好氢能储能建设提速提质攻坚战,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氢能储能装备制造基地,氢能储能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全力保障华电20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达产满产,重点推进华电、明阳、明拓50万千瓦风光制氢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市具备绿氢供应能力2万吨以上。在百灵、威俊等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关键节点谋划布局电网侧储能电站,在电源侧和负荷侧相对集中区域谋划布局共享储能电站,年底前建成储能电站400万千瓦时以上。全力推动华电175辆氢能重卡项目和上海申能首批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落地,不断开拓氢交通应用领域场景。积极推动明阳北方院士工作站天然气掺氢项目落地实施,建成全区首条天然气掺氢管道;推动神华风光制氢与二氧化碳捕捉制绿色甲醇项目实施,力争年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氢储装备制造产业,争取筹办自治区第三届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力争年内引进氢储企业7家以上,形成1000台套以上氢能产能;储能装备具备30GWh产能。

三是加快推动园区提档升级。编制《包头市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年)》,明确各园区功能定位,建立以亩均投资、产值、降耗、降碳等指标为导向的园区管理考核机制,探索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推动更多园区跨百上千、扩规增值,力争年内新增500亿以上园区2个,园区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5个,优化园区基础配套和智慧园区系统功能,完成达茂巴润工业园区、金山产业园、土右新型工业园区扩区调区。

四是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推动包百、娜琳等传统商圈商业服务效能提升,推动茂业天地等商贸中心开业运营。择优培育3—5个特色商业街区。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争全市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到20%。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天和磁材、英思特稀磁上市进程,力争塞北股份、北辰饲料北交所上市,5户企业新三板挂牌、2家进入辅导期、10家进入后备库。推动设立稀土、晶硅产业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两都”建设、五大战新产业和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初步建立符合产业特色的转型金融评价体系。打造我市“银企面对面”金融服务品牌,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城市项目30个,引进优质网络货运平台企业10家以上。推进“公铁海”多式联运,推进河港国际与包钢铁捷物流深度合作,提升九原国际物流园、鹿畅达物流园陆港功能,实现包头内陆港前移。推进铁捷、中铝两家规上企业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打造中蒙跨境大宗物资联运等多条成熟线路。办优办强各类展会,全年举办各类展会500场以上。

五是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打造现代精品农牧业,争取实施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10万亩以上、盐碱地综合利用1万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7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30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4亿斤以上,创建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基地20个。扩增改造设施农业1.8万亩,支持东河区创建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大力实施肉牛肉羊“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好土右旗奶业生产能力整县推进项目,争取将九原区列入国家奶业大县支持范围。建设4个3000头以上奶牛规模牧场,力争再建成2个规模化牧场。稳定51个生猪调控基地生产。支持建华禽业2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建设,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规模化蛋鸡生产基地。开展整乡镇、整村集中连片社会化服务试点,鼓励多环节、全程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服务项目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在全市15个嘎查村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加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建设“看禾选种”平台3个,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培育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塑强3个区域公用品牌、15个企业品牌。

四、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推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城市建设。做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完成33个“夹心房”改造项目、553户安置房建设工作。统筹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2个、265.8万平方米。实施道路桥梁路灯、园林绿化、雨污分流综合治理、慢行系统8类43项重点工程,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全力打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21个月攻坚战,实施消除管网覆盖盲区、雨水截流管线、老旧管网改造、海绵示范、积水点治理等系统工程,逐步实现入黄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建成运营日处理能力8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节约集约推行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试点,优化绿地重要节点及道路沿线植物配置,进一步“增色添彩”。持续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全市四成以上物业服务企业使用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到80%以上,年内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平均覆盖率达到92%,创建自治区级优秀、示范物业服务项目36个,培育AAA级信用等级企业12家。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巩固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抓好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引导“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到乡村投资兴业、开展帮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确保收入增长更加持续稳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000人以上脱贫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现增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新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村道安防工程80公里以上,实施农村牧区户厕改建3791个,完成7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内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垃圾收运处置覆盖率分别达到88%、70%和96%以上。在73个乡村开展“积分制”体系试点建设,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自治区乡村振兴暨和美乡村“十县百乡千村”创建为抓手,打造1个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

三是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呼包鄂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呼包同城化在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等12个方面30个重点事项取得实效。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深化拓展“跨省通办”“四市通办”事项范围,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加快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推动包西高铁(包鄂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推动包银高铁(包头段)年底前完成桥梁和站改等全部主体工程;推动呼包高铁力争上半年启动勘察设计工作。争取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明显的督查激励推荐城市。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自治区暗访片、2022年国家警示片、黄河流域各类公园突出问题整改销号,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整改任务。

五、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硅产业链产品碳足迹研究和气候投融资产品研究,探索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标识体系。在碳监测计量体系、碳资产管理开发、区域交易、绿色金融等方面探索形成包头模式,新建晶硅产业项目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钢铁、稀土、晶硅光伏、有色金属等存量重点行业高比例使用绿色电力,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达到全国前列。融合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和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实现林草碳汇运营管理公司“精干高效、实体运作”,分级分类开发碳汇资产,推进林草碳汇市域碳中和提档升级,探索完善碳汇区域补偿机制,加快完成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建设任务,实施“三北工程+碳汇”行动,切实推动我市林草碳汇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争创更多亮点。开展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年新增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5家、绿色设计产品10个。推动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改造,实施节能改造项目25个、节水项目13个。加快推动16个再生水试点示范城市项目,新增再生水利用量4500万立方米。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力争完成10户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93.4万平方米,年内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占比分别达到25%和30%。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示范城市“交账”任务。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包钢、包铝率先争创环保绩效A级企业,实施总投资6亿元的经纬能化干熄焦改造等10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持续推动10蒸吨及以上燃气锅炉改造。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进一步提升重点断面水质达标保障能力,完成年度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力巩固入黄支流消劣成效。持续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好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完成包钢尾矿库覆膜优化工程。

三是统筹推进生态系统治理。重点实施“三北”工程六期、湿地保护等重点项目,打好防沙治沙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林草综合生态治理任务260万亩,完成大青山南坡绿化“提质增效”10万亩,打造示范点4个和绿化节点10个。推动固阳县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相结合,在治理33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10.73平方公里的同时实现新增复垦耕(林、草)地。完善和丰富“林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林地草原分区用途管控制度,引导各类建设项目集约节约使用草原林地。推进草畜平衡、草原科学修复两个国家试点和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建设,促进草原自然修复。做好国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加大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沿黄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完成昆都仑河、美岱沟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扎实做好迎接中央第三轮、自治区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环境品牌。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继续对标深圳、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重点开展土地联动高效审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10个领域试点改革,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示范的“包头样板”,力争营商环境国评进入前50名。持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争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70名。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大“双公示”信息报送质效,实现合规率、上报率、及时率达到100%,力争进入自治区前三名。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新增“全市通办”事项100项。配合自治区推进12345热线平台二期工程建设,打造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化热线平台。继续办好“政商恳谈早餐会”、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评选、“企业评议政府”等活动,持续擦亮“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环境品牌。

二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范围,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持续巩固“两优”专项行动成果。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在新能源、文体旅、生产性服务业等细分市场开展业务。实行差异化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推动业绩与薪酬挂钩有效落地。强化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思维,推动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和药品耗材招采机制等专项改革。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全市工伤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县财政体制。

三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开通包头至日韩、东南亚、蒙古国等国家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线,积极发展临空经济。加快满都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力争年内过货量达到800万吨。引导全市晶硅行业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打造外贸新增长点;促进有色金属、煤炭、铁矿石等重点生产商品进口,进出口总值力争增长10%。组织企业积极参加“西洽会”“投洽会”“进博会”和“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与合作等国内外招商投资促进活动,召开2024年包头(港澳)推介会,力争促成更多项目合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全力推动自治区自贸试验区包头片区落地建设。

七、坚持以民为本,在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进一步抓好就业工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扎实做好农牧民工转移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推进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完善升级创业担保贷款信息网络平台模块,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亿元以上。持续开展保障企业用工专项活动,吸引更多大学生和求职人员回包、来包就业。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培育打造自治区级劳务品牌3个以上,争取获评国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以上,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是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工作。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15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386户,解决1970套烂尾楼遗留问题。新改扩建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50个,打造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点位50个。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完善服务类社会救助措施,提升“物质+服务”“互联网+救助”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养老保险扩面4万人以上,进一步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加快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升电子社保卡普及率和覆盖率,推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落地。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打造教育高地,新改扩建幼儿园8所、中小学校10所,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017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4.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以上。做强做优钢三小、公园路小学等10个教育集团,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差距。健全完善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推进包九中九原校区、包三十五中南部校区建设,积极争创10所自治区示范高中、2所自治区特色高中,推动各旗县区办好1所县域优质高中。加强驻包高校与相关企业定向式人才培养和专业共建,推动高职院校申报职业本科专业试点6个,全力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包头师范学院三校分立。支持内蒙古科技大学牵头建设内蒙古高等研究院包头分院。培养打造一批新时代名校长、名教师、名团队,建设一批“名校长工作室”和“名教师工作室”,让每一名教师安心从教、静心育人。加快打造医疗高地,推动三级公立医院错位发展和专科能力提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综合实力,年内三级公立医院国考等级由C级全部进入B级,包医一附院进入A级。加快实施“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培养名医3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50名,建成名医名师传承工作室25个。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3%、重点人群覆盖率提高到81%以上。深入推进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工作,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提升到86.4%。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达到3.98个。加快打造文化高地。全力打造北方文学之都、北方音乐之城、北方博物馆之城、中国摄影之城和全国知名艺术品集散地。支持《鹿鸣》杂志文学品牌做优做强,持续开展全国知名作家进包头等活动。围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创作一批传播正能量、彰显时代精神、讲述“包头故事”的艺术精品。举办交响音乐季、国民音乐季等12场以上,开展惠民演出300场以上,申报实施7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精心建设包头黄河景区,在春节、开河节、端午节等重点时间节点,打造一批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文旅活动,让黄河文化更加有形有感。开展“包头人、包头事”讲座12期,举办“包头文史”栏目线上100期,改造升级“小而美”新型文化空间20个。争取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试点示范。实施文体旅产业升级行动,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鹿城双马”城市品牌,持续办好包头马拉松系列赛,精心组织黄河“几字弯”马术耐力赛、蒙古马大赛、马术城市盛装巡游等系列活动,承办第三届中国马文化节暨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加快构建马主题赛事与文化旅游、商贸流通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农牧民通过养马育马致富,让游客“畅”跑鹿城、“骑”乐无穷。打造旅游目的地,新创建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新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力争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0亿元。积极引进ITF国际网球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积极筹备2025年第三十三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和2026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

四是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创国家卫生城市“五连冠”。严格实行“街长制”“网格化”管理,规范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停车秩序,实行施工围挡动态管控,治理违法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扎实做好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治工作,完成存在隐患的非经营性自建房的安全鉴定工作。深化“平安包头”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努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信访代办”工作,扎实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加快形成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的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切实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化食品药品全链条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决走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第一方阵,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增国家、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以上。深入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全力保障和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和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一连冠。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力开展高风险机构改革化险,完成非法集资重点案件处置;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持续推进尾矿库安全环境治理工程,逐步完成无主尾矿库治理,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官网

编辑:刘晓丽

咨询热线:0472-2135188

0 阅读:0

旋在包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