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10年发展:华米ov、苹果三星手机的长焦发展有多牛

科技指南 2025-02-10 20:31:00

从探索到多元创新创新,智能手机长焦拍摄能力不断演进,手机长焦技术在10年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2015年,华硕发布ZenFone Zoom,凭借HOYA连续光学变焦镜组实现3倍光学变焦,背后是复杂庞大的镜组和步进电机,虽具开创性,但因机身过厚,模组过大,在多镜头与大底主摄兴起后被市场冷落。

2017年,OPPO在MWC大会推出3倍定焦潜望镜头,简化机械结构,为手机长焦镜头发展打下基础。OPPO R11s Plus 的概念版。

2018 年,手机长焦技术没有出现突破性变革,算稳步发展。vivo X23幻彩版不是主打极致长焦能力的机型,后置配备了 1200 万像素主摄 + 500 万像素副摄,支持 2 倍光学变焦 ,能满足用户一些基础的长焦拍摄需求,例如拍摄稍远距离的人像或风景,在算法优化下,成像效果在当时也能满足日常分享。同年,华为发布的 Mate 20 系列中,Mate 20 Pro 后置三摄,分别为 4000 万像素主摄 + 2000 万像素超广角 + 800 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 3 倍光学变焦和 5 倍混合变焦。其长焦镜头配合华为的图像算法,在长焦拍摄时,对色彩还原、细节捕捉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使得用户在拍摄远处景物时,也能获得较为清晰、色彩准确的照片。

2019 年,华为推出了 Mate 30 Pro。后置采用 4000 万像素电影镜头(超广角镜头)+4000 万像素超感光镜头 + 800 万像素长焦 + TOF 镜头的四摄配置。在变焦能力上,通过多个镜头协同工作,可以覆盖等效 18mm - 80mm 的焦段,最大支持 3 倍光学变焦 。通过将主摄和长焦的画面进行图像融合,还能实现 5 倍混合变焦,30倍数字变焦能够拍摄到更远的画面。例如在实际拍摄中,一倍场景下难以看清的远处标识,在 3 倍变焦时能在画面中找到,5 倍混合变焦时则可以清晰展现,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长焦拍摄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华为手机在影像方面的竞争力 。

华为还推出华为P30 Pro,搭载 800 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支持 5x 光学变焦、10x 混合变焦以及 50x 数码变焦,等效焦距 16 - 1343mm,还支持双 OIS 光学防抖与 AIS 智慧防抖,将手机长焦拍摄提升到了新高度,让人们看到了手机长焦拍摄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潜力。

2020年,三星S20 Ultra推出业界最大潜望传感器,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10倍光学变焦和100倍数码变焦,不过因传感器尺寸小、光圈小,暗光表现和抓拍性能欠佳。同年,华为P40 Pro+采用十倍光学变焦与“五反射式光路”设计,保证画质的同时实现更长焦段,巩固其在影像领域地位。

小米,则是从小米10至尊纪念版开始,一直到小米12S Ultra 都坚持在潜望上搭载大底传感器索尼IMX586,并维持“120mm+f/4.1”的光学焦段加光圈值组合。

最后的三星则是“迎难而上”之代表,其在 S21 Ultra 那代直接改用了比 P40 Pro+ 成像质量更好的两次反射式10倍潜望,后面两代超大杯又再接再厉搭载效果更佳的一次反射式10倍潜望,纵使这三代都换成了小底传感器。

2021年,受制裁影响,华为P50 Pro转向计算摄影,依靠豪威OV64B传感器与强大算法,仍具备较强影像性能。vivo也开始探索不同潜望玩法,为手机长焦拍摄带来新方向。

2022年,OPPO Find X6 Pro和小米13 Ultra引入更大底传感器,在长焦微距领域发力。小米13 Ultra的双长焦设计,通过直立长焦与潜望长焦结合,实现广角到超长焦无缝切换,提升拍摄性能,OPPO也持续推出高效影像方案。

2023年,三星S23 Ultra发布,1000万像素3倍长焦镜头和10倍光学长焦镜头,搭配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 Galaxy)和AI算法,实现从2亿像素到百倍长焦的全能影像,各焦段成像清晰,夜拍表现出色。vivo X100 Pro 蔡司 APO 浮动镜组,将OV64B榨干,拍照素质与三星差了那么一丢丢。

2024年,OPPO Find X7 Ultra,首创“双潜望”结构,135mm潜望光圈仅是f/4.3,但长焦微距没有,没泛起波澜。Find X8 Pro搭载行业唯一双潜望长焦摄像头,倒置安装潜望式镜头,轻薄机身与强大拍摄能力兼得。Find X8配备3X潜望长焦,在人像和抓拍上表现出色。同年,苹果iPhone 15 Pro Max采用四反射式棱镜设计,缩小潜望式模组体积,解决传统潜望镜头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但在画质和防抖性能上还有提升空间,与安卓阵营多倍光学变焦相比,探索较为保守。再看苹果iPhone 14 Pro Max,仅支持3倍光学变焦,在长焦拍摄能力上相对有限,不过其在色彩还原和算法优化上有自己的优势,成像风格较为真实自然。而到了iPhone 16 Pro Max,虽然苹果在长焦能力上有所升级,但在整体变焦倍数和功能丰富度上,相比安卓阵营部分旗舰机型,依然存在差距。

这年的小米14 Ultra 其“双长焦”采用全大光圈设计,有了“双长焦微距”,新引入的 AIGC 功能在长焦上也相对亮眼。华为Pura70 Ultra 由两次反射式方案,改用一次反射式并采用 D-CUT 设计获 f/2.1 超大光圈。vivo X100 Ultra 中期,搭载三星 HP9 传感器的 85mm 超大底潜望,新镜组带来视频、暗光等多方面性能突破,人像拍摄更出色。

在2024年,中端机型也开始融入旗舰机的长焦技术,LYT600传感器成为入门级手机主摄主流配置,虽性能不及旗舰机,但能满足日常拍摄,2倍左右变焦下也有不错画质,让更多用户能体验长焦拍摄。例如真我 13 Pro+:全球首发索尼 LYT-600 超光影潜望长焦,支持 3 倍光学变焦,6 倍无损变焦以及 120 倍超远距变焦。单像素感光能力提升 30%,镜片透光率达 98%。还搭载超光影引擎算法,能自动识别并优化图像细节,使画面纹理更突出,层次更丰富。

回顾手机长焦发展历程,从摸索到如今各大厂商的创新,手机长焦拍摄能力还是取得了飞跃。当然超远距离拍摄还是无法与单反的长焦镜头相比,当手机强调一个便捷。未来,随着光学结构优化、计算摄影深入应用和传感器技术革新,手机长焦拍摄有望带来更多惊喜。比如三星在开发更大光圈长焦镜头改善低光拍摄,AI技术也将提升手机长焦拍摄智能化水平。

对于2025年大家对各家手机长焦有哪些期待?

0 阅读:74

科技指南

简介:知名科技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