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病重之际问:我死了,你该怎么办?王才人的回答让李炎高兴

菜鸟富贵 2025-01-12 10:12:40

会昌五年(845年)的时候,唐武宗李炎冷不丁地就起了立皇后的念头。要知道,自安史之乱过后,唐朝便一头扎进了宦官专政、藩镇割据以及朋党之争这三大麻烦事儿里头,都没什么心思去张罗立后的事儿了。不过呢,也总有那么几位皇帝,像李炎,还是惦记着立后的事儿。

那么,李炎打算册立的皇后究竟是何人呢?在史籍当中,并没有关于李炎原配正妻身份的相关记载。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李炎想要册立为皇后的并非原配,而是王才人。

邯郸人氏王才人,在其年仅13岁之时便踏入了皇宫。要知道,那时在位的皇帝乃是李炎的父亲唐穆宗李恒,而王才人就是由唐穆宗李恒赐予当时还身为颍王的李炎的。

从年龄层面来看,王氏相较李炎是要大上好几岁的。要知道,在李恒离世之时,李炎仅仅只有11岁,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他与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压根就沾不上边儿,是完全无缘的呢。

在李恒离世之后,其长子李湛继承了皇位。彼时的李湛年仅16岁,就这样登上了皇位,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期,他便是历史上所称的唐敬宗。

然而,李湛这位皇帝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在826年的十二月,当时年仅18岁的李湛就惨遭宦官毒手,被其杀害,由此结束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涯。

李湛离世之后,其年仅18岁的弟弟李昂,在宦官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由此成为了唐文宗。

李昂在继位之后,心中怀揣着干一番大事业的抱负。起初,他的确做到了勤政爱民,并且大力推行厉行节俭之举。然而,当他下定决心去解决宦官专政这一棘手难题,毅然发动甘露之变时,却也由此迎来了属于他的最终结局。

在事败之后,其人遭到了软禁,由此一来,宦官专政的状况愈发严峻起来。面对这般局势,李昂虽有心改变,却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徒留无奈与叹息。最终,在公元840年的时候,李昂带着满心的郁愤,黯然离世。

李昂离世之时年仅32岁,他生前已册立太子。最初,他本打算立哥哥唐敬宗的长子李普为太子,可遗憾的是李普不幸夭折,只能被追封为悼怀太子。之后,他便立了自己的长子李永为太子,然而不幸的是,李永最终也离世了。

最终,李昂将唐敬宗的幼子李成美确立为太子,然而还未来得及举行正式的册立仪式,李昂便身染重病。在病重之时,李昂其实已经为李成美安排好了辅佐大臣,可谁能想到,这所有的安排竟全被宦官给破坏掉了。

就这样,李昂的弟弟李炎在众人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自此便成为了唐武宗。

李炎得以登上皇帝之位,宦官可是出了不少力的。而那聪慧机敏的王氏呢,同样没少在背后为李炎出谋划策。正因如此,在李炎继承皇位之后,便将王氏封为才人,对她极为宠爱。

并且王才人具备一个特别之处,据《新唐书》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其身形纤细且修长,与皇帝颇为相像。”

因此,每逢唐武宗前往苑中进行打猎活动之时,总会将王才人带在身旁。只见王才人穿着袍服骑马而行,其服饰光鲜华丽,那模样看上去还真与唐武宗的形象极为相近呢。

李炎与王才人一同进进出出,那模样竟让观看的众人很难分清谁是皇帝,谁是王才人。每当有左右之人前来奏事,常常会错奏到王才人跟前,由此闹出了诸多笑话,而李炎对此却还觉得十分有趣,以此为乐呢。

由此事亦能看出,李炎对王才人极为宠爱且颇为纵容。之后李炎动了立王才人为皇后的心思,然而就在此时,宰相李德裕出面阻拦了,他讲道:

“因才人并未育有子嗣,并且其家族向来也未曾显赫于世,如此情形下,恐怕会招致天下之人的诸多议论。”(化用自《新唐书》相关表述)

王才人想必是最早伴随在李炎身旁的小妾,然而她始终未曾生育子女,并且其家世也并不显赫。如此情形下的王才人,显然是不具备成为皇后的条件的。要是李炎非要将王才人设为皇后,恐怕难免会引发天下人的诸多非议。

李炎便因此断了立后的念头,不过,其对王才人的宠溺之情丝毫未减,王才人在后宫之中依旧是最受宠的那一个,无人能及,依旧稳稳地占据着宠冠后宫的地位呢。

谁能想到呢,立后这件事儿刚夭折没多久,李炎就患病了。

李炎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对丹药痴迷不已。还未到而立之年呢,他就已经开始服用那所谓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光性格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变得暴躁起来,情绪也是喜怒无常,就连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彻底垮掉了。

在845年的秋冬时节,李炎明显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欠佳。然而那些道士却一口咬定这是在换骨,并非什么坏事。见到这般情形,王才人满心忧虑,忍不住对身旁的人说道:

陛下每日热衷于炼制丹药,还声称服食丹药可让人获取长生不老之身。然而陛下的肌肤色泽已然变得干枯憔悴,看到这般情形,唯有我为此而深深忧虑啊。(出处:《新唐书》)

简略来讲便是:“皇上每日都忙着炼制丹药,口口声声说这丹药能让人长生不老呢。可如今瞧着,陛下的皮肤都变得干枯萎黄了,臣对此实在是忧心忡忡呐。”

只是,这一番话王才人也就只能和身旁之人讲讲罢了,在李炎跟前她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况且,即便说了,李炎又怎会听呢?他对丹药的痴迷已然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旁人是根本劝说不动他的。

然而,那丹药终究还是对李炎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致使他没过多久便病得卧床不起了。他大概也已经预感到自己在世的时日已然不多,于是对着在旁侍奉照料自己病情的王才人说道:

吾气息奄奄,精力已竭,情思亦尽,今唯愿与汝作别矣。

李炎欲与王才人作别,王才人急忙说道:“陛下洪福尚在,怎可说出这般不吉利的话语?”

李炎静静地望着王才人,只见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泪流满面。李炎的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是追溯到了许久以前的场景,只是岁月太过漫长,往昔的诸多记忆都已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完整清晰地回想起来了。

于是,李炎便迅速地将目光收了回来,再次把视线投向王才人,而后,他那双手微微颤抖着,紧紧拉住了王才人的手,嘴里说道:

“若我身死,你又会怎样做呢?”(源起《资治通鉴》)

这句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若将其翻译过来,意思便是:“要是我离世了,你又要如何是好?”

在这话当中,既饱含着关心之情,又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感,此外,还掺杂着一种难以言明、模模糊糊类似妒忌的情绪。要知道,她的年龄本是比他大的,如今他快要离开人世了,可她却仍旧那般年轻,容颜也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李炎的心绪难以平静下来,就在这时,王才人听到了李炎的询问,紧接着便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愿随陛下同赴九泉。”这一番话语,让当时的氛围似乎更添了几分凝重之感。

大概所谓的殉情,就是这般模样吧。

究竟这即将来临的殉情之举,王才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着实难以判定。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王才人做出的这一选择,确实让李炎感到了愉悦。

王才人瞧着李炎似乎挺高兴的样子,紧接着便见李炎送过来一条绫巾给自己。而送完绫巾后,李炎就转身朝着墙壁的方向,一声不吭地待在那儿,也不知在思索着什么,就那么静静站着不言语了。

虽说李炎未曾提及送王才人绫巾的缘由,王才人同样也未曾开口相问,可他俩心里都十分清楚,那绫巾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当李炎病情危重之际,王才人返回自己的居所。她像往常那般精心梳妆,身着华丽服饰,接着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分送给身边的宫人。一切安排妥当后,王才人手持李炎曾赠予她的绫巾,缓缓来到了李炎跟前。

在目睹李炎已然驾崩的情形后,她选择了以绫巾自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之后,李炎的叔叔唐宣宗李忱登上皇位。李忱为了对其贞节之举予以表彰,于是赐予她贵妃的尊号,并且把她安葬在了端陵(也就是李炎的陵墓)柏城的范围之内。

《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当中记载了王才人殉情的故事,然而在《旧唐书》里却并无相关记载。于是便有人提出看法,觉得这个故事或许是被人编造出来的,极有可能是唐宣宗为了膈应唐武宗而弄出来的这么个事儿。

究竟事实是怎样的,我们实在是不清楚,那就暂且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瞧瞧就行啦,无需太过较真呢。

最后要提到的是,蔡东藩在《唐史演义》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王才人能够以身殉主,其节义之举确实值得赞赏,堪称风范。然而,就武宗而言,她实则多有愧疚于他之处。对王才人的褒扬,实则暗中有讽刺武宗之意,这般书写方式可谓是委婉隐晦却又能让人有所察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