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与零跑合作:一场“老牌”与“新秀”的务实联姻!

雁蓉聊车 2025-03-05 04:19:43

3月3日,一汽与零跑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宣布围绕新能源技术研发、零部件合作及资本协同展开深度联动。这场看似“跨界”的合作背后,既有传统车企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暗含新势力寻求规模化突破的野心。

一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在燃油车时代积累深厚,但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平平。2024年,其新能源销量33.9万辆,未达50万辆目标,智能化转型更是步履维艰。此前尝试与拜腾、博郡等新势力合作均未成功,凸显技术整合难题。

而零跑的“四叶草”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能以低成本实现智能座舱与智驾功能融合,线束长度仅1500米、ECU数量缩减至28个,这对亟需快速推出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的一汽而言,堪称“现成答案”。

零跑的筹码:技术变现与产能突破

零跑近年通过全域自研构建技术护城河:

- 成本控制:自研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减重20公斤,八合一电驱系统降本15%,电子门把手等零部件通过集成设计实现单车成本节省超百元。

- 架构优势:Leap 3.5架构支持模块化组合,从15万级家用车到30万级豪华车型均可灵活适配,被类比为“汽车界的安卓系统”。

- 量产能力:2024年交付29.3万辆,B系列新车瞄准10-15万市场,零部件通用率达88%,但自有产能仍受制约。

与一汽合作后,零跑可借助其百万级年产能和成熟供应链,将CTC技术等自研成果规模化应用,预计年省制造成本数亿元。

合作看点:双向赋能的可能路径

1. 技术互补

一汽可获得零跑的智能电动化平台,快速推出具备8295芯片座舱、高通8650智驾芯片的车型,甚至将高阶智驾下放至15万级市场;零跑则能利用一汽的制造经验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品控稳定性。

2. 供应链整合

零跑60%的自研零部件与一汽供应链体系结合后,采购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例如车灯自研方案成本仅为行业70%,若在一汽车型普及,可显著提升双方产品性价比。

3. 资本协同想象

双方提及“全产业链资源协同”,可能涉及联合采购、共享产能甚至交叉持股。零跑此前通过向Stellantis输出技术获得15亿欧元注资,类似模式或在一汽重现。

潜在挑战:磨合期的试炼

尽管合作前景可观,双方仍需面对现实问题:

- 国企决策效率与新势力快速迭代节奏如何匹配?

- 零跑技术输出后,一汽自主品牌如何平衡差异化竞争?

- 资本合作若涉及股权变动,会否影响零跑的独立运营?

结语:一场各取所需的实验

这次合作本质是资源置换:一汽用产能和供应链换取技术升级,零跑以技术输出换取规模扩张。3月10日B10车型预售在即,搭载Leap 3.5架构的该车能否延续C系列的销量神话,将成为检验合作成效的首个试金石。

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联姻能否让15万级车型用上700km续航、激光雷达等“越级配置”——毕竟,市场永远欢迎“加量不加价”的实在选择。

0 阅读:83

雁蓉聊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