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市:四驱门槛再降,限时价11.68万起
2025年4月,长城哈弗正式推出二代枭龙MAX,定位中型插混SUV,官方指导价13.18万-16.98万元,限时换新价下探至11.68万-15.48万元。新车以“全系标配四驱+高阶智驾”为核心卖点,试图在竞争激烈的混动市场撕开一条差异化路径。

价格与定位:四驱首次杀入11万区间
二代枭龙MAX的限时起售价仅为11.68万元(需满足置换等条件),比初代车型直降约2万元。这一价格首次将插混四驱SUV的入门门槛拉低至11万级,直接对标比亚迪宋PLUS DM-i、深蓝S07等热门车型。不过,其市场表现仍需面对竞品长期积累的用户基础考验。

技术核心:第二代Hi4如何“省电机造四驱”
传统插混四驱通常需要P1(发电)+P3(前驱)+P4(后驱)三电机组合,而Hi4系统仅用P2(前轴驱动/发电)和P4(后驱)双电机,通过智能解耦技术实现四驱功能。具体来看:
结构简化:前轴P2电机集成两挡DHT变速箱,后轴P4电机独立驱动,高速巡航时可切断后轴动力,降低能耗。
效能优化:系统综合功率238kW,零百加速6.8秒;馈电油耗4.2L/100km,CLTC纯电续航165km(27.54kWh电池)。
模式多样:支持纯电、串联、并联等9种驱动模式,冰雪路况下扭矩分配精度提升6.5%。

智驾方案:纯视觉路线能否破局?
新车搭载Coffee Pilot Plus系统,采用大疆卓驭7V纯视觉方案(32TOPS算力),未配备激光雷达。主要功能包括:
城市通勤NOA:支持红绿灯识别、自主变道,可记忆10条常用路线实现“点到点”领航。

高快NOA:0-130km/h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官方称变道成功率97.3%。
泊车场景:支持狭窄车位、斜方车位自动泊车,夜间鬼探头识别率提升23%。
相比竞品常用的激光雷达+摄像头融合方案,纯视觉路线成本更低,但对算法依赖度更高,实际表现仍需验证。

空间与配置:家用属性强化
车身尺寸4780/1895/1725mm,轴距2810mm,后备箱常规容积540L,后排放倒可扩展至1370L,官方称可秒变“双人床”。配置层面:
智能座舱:12.3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10英寸HUD,搭载8155芯片,支持50W无线快充。
舒适性:前排座椅标配加热/通风/按摩,后排靠背两档调节,全车35处隔音材料。
设计调整:封闭式前脸、“丁达尔之光”点阵大灯(照射距离190米),内饰提供三种配色方案。

市场挑战:四驱刚需群体有多大?
二代枭龙MAX的核心优势在于“四驱平权”,但需面对两个现实:
1. 用户认知:多数城市用户对四驱需求较弱,更看重续航与能耗。
2. 竞品压力:比亚迪DM-i系列已建立口碑,深蓝S07主打年轻化设计,枭龙MAX需突出差异化。
从预售数据看,官方称72小时订单破万,但现款枭龙MAX今年1月销量仅22辆,换代能否扭转局面仍是未知数。
总结
二代枭龙MAX的推出,本质是长城对混动技术路线的押注——通过简化四驱结构降低成本,再以智驾功能提升溢价。

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四驱的消费者,11万级起售价确实具备吸引力。不过,在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强势挤压下,这套“技术普惠”策略能否奏效,最终还要看市场对纯视觉智驾和Hi4混动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