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礼记》中有言:“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到了隋唐,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唐朝时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了文人风尚,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北宋时期,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在全国盛行开来,到了后期中秋节还放假一日。《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北宋:“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梦梁录》里记载南宋:“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
明清时人们同样赏月,但是更注重月神的神性意义,祭月、拜月是明清中秋时节的主流习俗。时至今日,我国仍有部分地区有拜月习俗。
有中秋节的历史,就是有饮茶的历史。自唐朝开始,就有煮饮团茶的习俗。宋朝,又以福建建瓯一带的北苑龙凤团茶作为贡茶。极品的团茶,“其饼绝精,价值金二两”。团茶也被称作“月团”,中秋之夜,团茶代表着团圆,赏月饮团茶更是天造之合。
自明太祖罢贡团茶后,茶叶主要以散茶为主,品饮也成了现在的冲泡法。明月没有变,茶事多流传。当年作为贡品的团茶只能在皇家大院中煮饮,而后的散茶,却如月光一样撒播于千家庭院。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秋的月是雅致的,而最堪与月相伴的,唯有茶。品茶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和修炼身心,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释道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中,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古人把饮茶的好处归纳为“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喝茶是中秋最为雅致的内容。唐代诗人的咏茶歌,最为经典的是“一碗喉润物,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等,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清风生。”据说到中秋佳节,古人赏月之时就会轻声哼唱。此时饮茶毕,飘飘若仙,堪与广寒宫的嫦娥相比。
中秋明月是精神的寄托,揉进了中国人丰富的情感。有思念乡愁,更有家国情怀。一轮明月,似乎带去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虽然身处千里之遥,却在这轮明月下彼此相连。赏一轮月,饮一杯茶,连记忆都带着一种思念味道。
花前月下,吟一缕清香,享岁月时光,圆月饮红茶,“红韵”当头,最是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