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饱受争议的皇帝——明成祖朱棣
作为使明朝达到开明盛世的皇帝,在位22年期间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经济、多次亲率明军平定边境战乱、体恤民众,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饱受非议。为什么遭到非议?让我们来看一看。
朱棣本来是藩王,本来打算辅佐大侄子朱允炆共同治国安邦的。却因为建文帝的削藩引起不满从而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该政策竟被因此不满的朱棣而实行成功。首先他刚登基称帝的时候地位还不够稳固,他增大那些在朝中没有太大权力的藩王。等到他帝位稳固的时候,朱棣就对各个藩王分别采取措施,降低他们的官职,有的甚至被贬为庶民。不过这也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他还做了其他的一些事。
1.迁都北京
朱棣的爸爸朱元璋一开始建立大明时定都在南京,朱棣即位后就开始考虑迁都南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南京都是建文帝的拥护者不利于以后开展工作,并且朱棣刚上位时就对拥护建文帝的大臣进行了血腥的杀戮。二是北京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南京处于平原无险可守。三是朱棣在北京亲自坐镇可以震慑边境那些少数民族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扰乱大明。从此北京成为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后的历代也都定都北京。
2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郑和一生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都是在永乐年间
永乐三年,郑和奉朱棣的命令开始了他的下西洋活动。郑和拜访了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有重要的外交任务,根据朱棣“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指示,郑和调解各国矛盾,维护沿途地区的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大明的声望。
郑和所到之处,还开展海外贸易,并肩负传播中华文明的责任,郑和将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艺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远播海外。
郑和下西洋,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的优秀精神,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声望。
3.编纂永乐大典
朱棣一即位就令人召集了三千多名文人编撰《永乐大典》其中包含一万多本书,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献,其中包括经史子集。是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作品。看到这些功业以后肯定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对其产生争议呢?正是因为他的得位不正和残暴。
4.暴君
朱棣登位后,对建文帝的忠臣都进行了杀戮,还召集来姚广顺写下平定作为回应。当时杀戮了2000余人
朱棣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对明朝甚至是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他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但是他好大喜功,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大工程,连年征战、六下西洋、迁都等,这些庞大的工程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他还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总的来说,朱棣功大于过,算是一代明君。
“虽曰守成,实为开创焉”。商传老师讲的好:杀什么人都不能随便杀文人,因为文人是写历史的,朱棣诛了方孝孺十族,所以他后面再怎么表现,历史评价就是“暴君”,如此情况的还有祖龙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