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奴贸易的受害者:生前被当作怪物展览,死后被研究

春夏随心记事 2021-11-17 10:59:29

黑奴贸易,即三角贸易,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手段之一。18世纪,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如火如荼,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自由主义盛行,其在非洲进行的黑奴贸易自然也步入自由贸易阶段,自此黑奴贸易发展到高潮时期。

对于英美等国而言,这是财富不断、引领工业发展的历史无疑是其在全球历史发展中先进而光荣的一页。然而,对于原先生活在祥和安宁的非洲大陆的黑人们来说,却无疑是掀开了历史上最悲壮最残忍的序幕。

故事的主人公——南非少女莎拉•巴特曼便是生活在这段黑暗时期被摧残折磨的非洲少女们最具代表性的写照。

罪恶的三角贸易

黑奴贸易开始于十五世纪,也被称为“三角贸易”或“黑三角贸易”,即苦力贸易。最开始由西班牙,葡萄牙主导,英美国家后来居上。

三角贸易指的是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后将盐、布匹、朗姆酒等换成黑人奴隶,再将黑人奴隶送往美洲获取糖、烟草、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从中赚取高额利润的贸易行为,其中“奴隶贸易”占据了三角贸易的主要地位。

与资本主义兴起,进入机械时代的西方国家相比,非洲大陆原始朴素的生产方式显得幼稚落后——当时非洲已经历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稳定发展的文化形式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出于当时美洲当地的原著居民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和英国王室最终没能成功实现在印度群岛殖民地建立奴隶交易的缘故,英国王室便将眼光投向了美洲殖民地,开启了跨越大西洋的苦力贸易。

黑人劳动力被殖民主义激烈争夺摧残,许多人甚至横死在跨越大西洋的旅程中——许多黑人奴隶还没有到达美洲大陆,就在被送往美洲的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落后而染上疾病,最后被扔下大海。

这些活生生的生命与进步现代的“西方文明”不可分割,却没有得到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西方文明的尊重,而是被残忍地丢下大海,活生生地葬身鱼腹。

令人感到极其悲哀的是当时的英国社会因为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从中发现商机而大力支持,奴隶贸易在西方社会被视作再正常不过的行为,甚至一度出现了王室垄断与民间争利的情况,再到后来,甚至人人都可以进行奴隶贸易,英国因此积累起大量财富。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那美丽神秘的大西洋海域之下累积的是一堆堆白骨,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璀璨文明中沾染的是每一个黑人奴隶的鲜血,每一点财富的积累发出的都是那些可怜灵魂的哀叹。

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莎拉•巴特曼便生活在这种黑暗的政治背景之下,迎来了她一生悲惨坎坷的命运。

一生充满颠沛流离

少女莎拉•巴特曼出生于1789年的非洲好望角,这一时期她的家乡正在遭受荷兰殖民侵略,黑人奴隶的境遇非常糟糕。莎拉出生于一个奴隶家庭,一家人都在农场干活,是一个叫彼得赛扎尔的荷兰农场主的奴隶。

1810年,彼得的哥哥亨德里克•塞扎尔与威廉•邓洛普来到了非洲好望角。

在见到莎拉后发现她的臀部比白人以及其他非洲女性的臀部大得多的现象,便立即想出一个邪恶阴毒的赚钱之法。

他们利用莎拉生活贫苦艰难的窘况和一个单纯天真的少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诱骗她如果去到英国必然会得到自由与财富,摆脱奴隶的生活,因此两人成功地将莎拉带到了英国。

可这两个邪恶的灵魂在刚到达伦敦的土地上的时候却没有遵守承诺,而是将莎拉关入铁笼之中,把她带到各位“高人一等”的白人面前进行参观观赏,可怜的莎拉还来不及承受美梦破碎的失落就已经面临着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绝境。

塞扎尔与邓洛普靠着出卖莎拉的人权与尊严,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赚得盆满钵满,而莎拉的处境却每况日下,随着众人对莎拉来自身体特征的新鲜感的流失,最终贪婪的两个人也没有办法继续大赚特赚,两人便合伙将莎拉卖到一个法国动物园园主的手中。

莎拉甚至跟动物园里的动物一起吃住,因为动物园里极差的住宿卫生条件,也因为长期巡演以来的羞辱折磨与漫长旅途,莎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终于猝死于巴黎……

莎拉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坎坷,21岁之前的她作为荷兰农场主的奴隶,生来就面临着天天辛苦劳作,一贫如洗的生活,21岁后的她不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看待,被关入兽笼中供人观赏,被送往各地巡演……

当时关于进化论已经开始有了相对丰富的学说,其中,有人便认为人类进化的起源来自非洲,而非洲人是没有进化完全的人类。

引发了一部分人对非洲原始部落生活方式的关注,因而驯兽师便要求莎拉在巡演的过程中身着破布,衣不蔽体,允许别人伸手触摸莎拉,还要求她做各种羞耻的举动——这对一个少女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羞辱!

一个普通人如果遭遇一次这种经历尚且感到极大羞耻,可见莎拉当时内心是有多煎熬痛苦。

死后依旧不得安宁

而令人悲愤的是,在莎拉死后她也并未得到完全的解脱——她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但她的身体仍然以她所不耻的方式存在着。在她死后的几小时之内,法国科学研究会的乔治•居维叶便对她的尸体进行了解刨,以此寻求人类与母猿之间的联系。

这位年轻的女子,生前不停被当成物件展示,死后遗骸也逃不过被“研究”的命运,而这一切背后的推手都离不开借口“科学研究”但却违背人伦道德的所谓白人种族的“努力”。

莎拉的遗骸在法国博物馆中展示,一直到1974年的民众抗议,法国政府才在种种舆论压力之下被迫撤掉了莎拉的遗骸。

而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因为南非总统曼德拉一直以来的坚持,以及国际社会对此事件的持续帮助,莎拉•巴特曼才终于在2002年8月9日,回到了阔别191年之久的家乡。至此,莎拉终于得到人的尊严,她代表的民族尊严也终于得到伸张。

莎拉的遗骨的归还对其后代在人类中的地位而言是一种象征性的确认。她的葬礼将是对她——一个女人和一个非洲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标本的最终承认。

“甚至在200年之后,萨尔蒂耶都将是一个永生的伟大灵魂,”正如费鲁斯说,“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她回到家乡,并还给她一生中应享有的尊重,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复兴运动。”

“文明社会”的囚犯

“高贵”的白人们给莎拉起了一个侮辱性的外号——“霍屯督维纳斯”。“霍屯督”是欧洲人对非洲人进行的蔑称,“维纳斯”则表达了白人们对莎拉的不屑与讽刺。

莎拉出生在非洲的科伊桑部落。

据考证,莎拉会说三种欧洲语言,并且能够把他们讲得比母语还流畅。

不仅如此,莎拉还会熟练地演奏吉他,可见莎拉在家乡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仍然有所能够支持她走下去的东西,她抱着美好憧憬想要追求一种温饱殷实的生活,却想不到来到英国之后,等待她的只有痛苦与死亡,她的人生最终在冷漠与麻木中消磨殆尽。

回顾莎拉的悲惨命运,令人哀叹之余不免有些感慨,莎拉向往西方的“自由”,向往西方的“民主”,却都没能够达到。

在英国的土地上,信奉“自由”的英国人没能给莎拉以自由;

在法国,宣称“博爱”的法国人没有给莎拉以博爱,在巴黎各社会学者身边,要研究出人类文明的人类学家们在其活着时没有以文明的方式给予莎拉以人类的尊严,在其死后没有也以文明的方式对待她的尸骨……

即使有人说这只是世界必然经历的精神求索的阵痛,但莎拉与黑人妇女遭受的不公

莎拉身处西方的文明社会,被认为是野蛮落后刁钻的形象,可却遭尽了宣扬进步文明的西方人的虐待、羞辱、侵犯、折磨,她被当成怪物展览,也被人研究尸骨,终其一生,都在沦为“西方社会的玩物”——“文明社会的囚犯”。

2005年8月8日,莎拉•巴特曼身上披着传统的南非毛皮披风、头上盖着被香草熏过的头巾、手脚上戴着树叶制成的镯子,装进一个被芦荟花圈覆盖的松木棺材,被埋葬在伊斯顿凯普一个多石的山谷——盖蒙图谷里。

即使莎拉回到故土,被后代视作一位民族英雄,但其悲惨一生,未有子女,孤独逝去的事实不可抹没,也没人知道她是否在故土下得到了安息。

结语:

由于家乡饱受侵略,莎拉能说三门语言,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可在自诩文明社会的西方世界里,人们只想对她的身体一探究竟,这在倡导“自由、民主、科学”的西方文明里,显得何其讽刺!

不幸的莎拉生于不幸的时代,最后成为黑奴贸易的受害者,生前被当成怪物没有人的尊严,死后尸骨被用于研究。终于,这条鲜活的生命消逝在冷漠麻木的世界里,被利用她的豺狼们吞噬了,被这黑暗的时代消灭了……

所谓的上帝耶和华也没有庇佑她可怜的灵魂,而是选择袖手旁观!莎拉一生痛苦不堪,正如其孤独的来到这片土地,最终也孤独的消逝在巴黎的冷风中……

参考文献:

王禹童.从黑人角度看待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J].西部学刊,2020,(24):29-34.

葛元芬.英国王室曾垄断奴隶贸易[N].环球时报,2020-07-14.013.

王皓.《宠儿》——一位黑人妇女眼中的黑奴制度[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4):12-16.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