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2022交易银行报告(下篇):招行、平安交易银行如何发力?

九卦金融圈 2022-03-28 17:13:56

作者 | 赵黎明 (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报告出品 | 九卦金融圈

报告来源 | 九卦金融圈

编辑 | 武文   美编 | 杨文华

3.3.1平安银行发展概况

平安银行作为中国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股票代码代码:000001,总部位于深圳,网点覆盖全国;总计有分行91家、营业机构1058家。截至2019年末,总资产39,391亿元, 净利润282亿元。

在交易银行方面,坚持“创新驱动、数字经营、产业互联”的发展思路,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APP和财资平台的数字经济服务生态,形成多元化触客、快速组装产品、高效运营落地、高速流转资产的策略打法,通过强化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能力,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水平,在客户经营平台、新型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票据等领域构建品牌优势。

对公“五张牌”——

新型供应链金融 深入行业、聚焦场景,充分运用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数据,依托“平安好链平台”,持续创新迭代融资产品及模式,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通过线上化、模型化和自动化,批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塑供应链金融品牌。

票据一体化 通过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赋能,持续创新升级产品及服务,针对票据全生命周期,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将票据业务深度嵌入供应链生态,打造成为平安银行的对公信用卡。

3.4.1平安交易银行的业务模式

2018年,平安银行正式宣告合并原先的贸易金融部、公司网络金融部和离岸金融事业部三个部门,设立“交易银行事业部”,这是平安银行深思熟虑后迈出的一大步。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坚持行业化、专业化、投行化、轻资产、轻资本“三化两轻”发展道路,打造特色鲜明、专业领先的“智能化精品公司银行”,突破传统公司业务思路,重点推进交易银行改革,成立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成为中国交易银行领域的后起之秀。

在平安银行新的战略体系中,交易银行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银行着重发力的“三大支柱”之一,将全面强化科技引领,构建智能供应链金融体系,打造领先同业的跨境金融品牌,做强现金管理和支付结算业务。并且,交易银行是实现新战略的重要抓手,深度整合公司业务,打破过去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对所有对公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整合梳理,为对公业务的协同作战设计管理体系、制定业务规划、提供产品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设立在公司网络金融部下面,组织架构下设了现金管理中心、贸易金融中心、跨境金融中心、平台金融中心四个中心,这一架构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功能型组织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驱动型敏捷组织。

然而,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并不止于合并了传统优势业务,从架构上看,这个部门堪称五脏俱全,既有风险、科技等团队的派驻,又有运营团队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紧密内嵌,它既是一个整合所有对公业务的部门,也是一个体系完备的创新产品研发和营销中心。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囊括了服务企业客户所需要的所有职能,既整合了过去的网络金融、贸易金融和离岸金融事业部,又内嵌了运营团队,还派驻了科技和风险等团队。以现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税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为核心;

3.4.2平安银行交易银行的发展理念

一、业务愿景:

打造国内第一的平安供应链体系、国内第一品牌的财资管理、国内第一的平台金融服务品牌与领先的跨境金融品牌,在打造财资管理国内第一品牌方面,交易银行将以资产池为目标,做一款新的产品,构建集“存贷汇管”本外币一体化新财资管理平台,涵盖单一客户、集团客户、供应链生态客户,满足内、外部客户“看得见、管得住、赚得多”的需求;在供应链方面,以战略客户为中心,围绕其上下游,打造国内第一的供应链金融品牌——“平安好链”,希望能够打造本外币一体化,集成现金管理能力的供应链体系;在平台金融服务品牌方面,将打造“口袋平台”,其中既有面对企业用户的口袋财务,也有面向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平台客户的账户服务体系,打造国内第一的平台金融服务品牌。

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功能型组织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驱动型敏捷组织。这个全新部门不仅合并了传统优势业务,还为敏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准备了一套堪称五脏俱全的架构:既有风险、科技团队的派驻,又有运营团队对整个业务流程的紧密内嵌。它既是一个整合了以往所有传统优势对公业务的部门,也是一个体系完备的创新产品研发和营销中心。

(一)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平安财资管理云平台

对于企业客户而言,现金管理的需求是实现收益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但在2019年9月前原来的平安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往往是分散地向客户呈现,资产端与负债端也是割裂的,这样既不利于客户操作,也不利于银行兼顾升息多与付息少、提出最优的产品方案。为此,平安银行交易银行部现金管理中心联合软件厂商(原文思海辉金信)搭建了“平安新现金管理平台”,让客户既能看到自己的资产全貌,又能便捷地进行付款、融资和增值的方案选择,实现无感化操作体验,该平台已于2019年9月5日实现投产。

从产品内容来看,“平安现金管理平台”真正做到了全账户、全币种、全客群、全资产类别(包括融资)的全方位覆盖。全账户包括了普通账户、OSA(离岸)、FT(自贸)、NRA(非居民账户),币种涵盖人民币和外币,客群实现产业客群、平台型客户、中小型客户全“包围”,资产类别更是将货币资金、金融工具、票据、应收账款以及融资的表内表外所有放款品种等都“收入囊中”,实现“资产管理,尽收眼底”。

“平安新现金管理平台”为了让客户真正“看得见”,在专业性上下足功夫,为客户设计了“资产负债全貌视图”。客户不仅能够在上面看到平安银行所有金融资产和融资余额、结构、到期详情,还可以看到余额趋势图。让客户能一目了然地看见所有银行的资产与负债情况。

在“平安新现金管理平台”上,客户所有操作都只需要“1张表+2个动作”就可以轻松实现。一张表指资产负债全貌视图,2个动作指支付和资金增值这两个基本动作。如果客户有支付的需求,只需要点击付款并正常输入收款人信息,系统会根据规则与风险设定,自动判断余额是否充足,再根据客户需求,引导客户去做融资或增值的选择,客户只需选择执行,就能便捷地在界面上完成所有操作。

2020年8月平安银行联合软件厂商在“平安现金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运用金融科技推出“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在国内银行业中率先尝试将科技从客户智能操作提升到客户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智能化,实现“极速”的无感体验。智慧企业资金云平台,将在传统资金云平台基础上输出银行的大数据模型金融科技,将企业资金计划和资金头寸到期日结构分布与大数据模型结合,推荐最佳资金增值组合方案,是国内首创的会赚钱的资金云平台。

“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将平安银行生态圈视角聚焦到战略客群与小微客群“两大客群”,提供的全新的产品设计与服务。

以往,传统现金管理主要是满足大客户的资金管理需求,服务对象单一、产品单调。现在,为了更好地服务好战略客户与小微客户,交易银行部和软件厂商调整产品设计方案,不仅要服务好核心客户,还要考虑其上下游企业,对它的生态圈提供服务,另外,为了让银行的产品更好地嵌入企业场景,增加客户便利的同时提高客户黏性。

后期还将生态圈视角用在了服务的优化上,通过提供“我的供应链”展示,让企业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拥有了供应链管理能力。在“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上,“我的供应链”展示被纳入设计。银行将用一张视图向客户展示其上下游,客户只需选中即可查看上下游企业的工商信息等,并且银行还将根据客户的收付款流水情况,利用大数据能力对其上下游交易对手的财务指标、负面舆情进行诊断,让客户轻松实现对其供应链上下游的管理。

未来,以客户需求作为财资管理产品研发本源,利用科技,让银行产品与服务无缝嵌入企业产业链场景、资金管理场景,将银行积累的融资成本最小化模型、财务收益最大化模型输出给企业,实现企业产业链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智能化,将成为现金管理中心转型升级的方向。2021-2022年,平安银行将在““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基础上推出“产业数字金融开放平台”,实现现金管理服务的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开放化升级。

3.4.3平安交易银行的业务创新

平安银行交易银行事业部作为“中央厨房”,希望确保不同的公司客户在平安银行都能享受一样的VIP金融服务。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平安银行交易银行将发挥服务优势,借助技术降低银行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通过业务的远程化、线上化、智能化和集中化,把交易银行产品和服务覆盖到过去的“长尾”客户。平安银行交易银行通过大量的技术研发,实现了内部管理、营销和外部运营的“一键”化。比如一键管理,通过打通底层数据、实现数据的标签化、提高数据的颗粒度,可以一键查报表、看数据、阅读统计结果。对内推出了“赢家”APP,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实现一键营销,即把不同的营销建议推送给不同的客户经理,告诉他们如何匹配客户和产品。同时,针对公司客户上线了“口袋财务”APP,把适合他们业务的产品推送到手机上,他们可以在线一键办理业务。

另外,这个“中央厨房”与其他部门衔接时采用了“内引+外联”机制。内引,就是在内部跟财务、风险、法律合规等相关部门和条线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外联,就是跟集团子公司和外部渠道合作,包括征信、评级、第三方数据等机构,以及税务、海关等政府部门。如KYB的征信数据就是来自这些部门和机构,客户无需提交任务纸质资料,只需要授权银行查看这些数据,而系统会自动运算这个客户的授信情况。

在产业互联网转型诉求中,平安银行将延伸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进一步聚焦资源、整合优势,打造互联网背景下数字交易银行体系,为客户提供包含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网络金融、公司理财、跨境金融、交易管理等在内的一体化金融服务,逐步渗透进入高价值客户全交易流程及上下游客户中,真正成为贴近客户经营、覆盖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一体化服务的交易银行管家。

第一,抓住数字化经济机遇,集成外部能力,构建强大的互联网收付体系。发挥先机优势、快速复制,集中资源拓展电商金融业务空间。

第二,从产业互联网化转型切入,围绕产业链核心企业,基于B2B、B2C等成熟模式,逐步拓展至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的订单支付结算、核销对账、资金监控等链式大中型客群,同时迎合利率市场化趋势,逐步拓展主动负债客户群。

第三,利用数字化交易过程中的“厚数据”,挖掘资产机会,发力数字融资服务。随着企业、产业、政务互联网化进程的加速,数据可得性和透明性显著提升。平安银行正在推行以大数据征信平台为核心培育网络数据贷款新产品,不断完善项目产品模型、业务流程和风控模式,使其成为企业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第四,加快进军中小企业综合金融市场,融合O2O金融与移动创新应用,提升交互式用户体验,增加客户粘性。例如,建立以“快速、低成本”为核心思想,以用户为中心,以互动为手段的集中运营体系。打造公司业务微信的O2O服务体系,以账户生命周期涉及的服务为核心,将柜台高频次与长流程服务迁移至公司业务微信平台,通过整合创新的手段,增强公司业务微信产品竞争力。发展移动新技术应用,继续发掘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新技术在登录身份认证、授权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应用。

3.4.4平安银行财资管理业务发展状况

交易银行客户经营平台

平安银行依照行业领先标准打造了全新的数字财资平台,实现了架构领先、开放输出、客户智能个性化配置等一体化功能。在架构领先方面,平安银行全新打造的数字财资平台采取微服务架构、弹性可拓展,支持公有云、私有云等多种部署方式,客户仅需要一台浏览器即可使用,无需安装客户端, 支持云端升级,实时更新功能;在开放输出方面,数字财资平台所有功能支持接口输出到第三方系统,满足客户功能整合、系统整合、数据同步等需求;在客户智能个性化配置方面,数字财资平台通过灵活配置的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审批流程,助力企业规范财资管理流程,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平安银行数字财资平台上线仅 3 个月,已服务近百位客户,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预算管理、收付款管理、资金管理、资金预警、报表统计等服务,满足大中型企业集团及财务公司现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税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需求。

票据业务

平安银行对票据业务实行一体化管理,重塑业务流程,通过线上化、模型化、自动化,全面升级服务,并推出十余项创新服务方案,旨在将票据业务打造成“对公信用卡”,坚持用好“金融+科技”优势,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夯实客群基础,服务实体经济。2020 年,平安银行累计为 8,770 家实体企业客户提供票据融资服务,累计直贴业务发生额达 4,491.59 亿元,同比增长 61.6%,线上化替代率超过90%;全年累计承兑业务发生额达 7,917.21 亿元,同比增长18.0%。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平安银行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低成本融资支持力度,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 年末,制造业直贴余额较上年末增长约 8.6 倍。

跨境金融

平安银行聚焦客户多币种、多场景的全球授信及全球财资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在岸、离岸、自贸区、NRA(境外机构境内外汇/人民币账户)、海外分行五大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持续深耕“跨境投融资、跨境资金管理、跨境贸易金融、跨境同业金融、跨境 e 金融”五大产品体系,聚焦中资企业海外经营、跨境并购、私有化等投融资和再融资需求,为企业提供“境内外、本外币、投商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平安银行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线上化经营,持续提升全球交易银行(GTB)服务能力,以专业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发展。

平安银行作为平安集团团体综合金融业务“1+N”的发动机,目标是打造生态化综拓,挖掘银行对公渠道价值,成为平安集团内外部资源的生态连接器。平安银行协同平安集团内各专业公司及外部渠道, 借助科技力量,促进 AUM(平安银行管理对公客户资产)和 LUM(平安银行管理对公资产)的双向联动, 不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公司业务快速突破。

平安银行深挖对公渠道优势,提升综合金融场景服务能力,将平安集团专业公司及外部渠道的产品服务,与银行业务在流程、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组合拳为对公客户提供服务,着力提升保费规模、投融资规模及合作存款规模。利用科技平台、AI 助手赋能客户经营,以产品、功能、权益实现生态场景获客,推动银行客户高质量增长。

3.4.5平安银行财资管理系统介绍

平安银行依照行业领先标准联合中电金信打造了全新的数字财资平台,实现了架构领先、开放输出、客户智能个性化配置等一体化功能呢。在架构领先方面,数字财资平台采取微服务架构、弹性可伸缩,并支持公有云、私有云等多种部署方式,客户仅需要一台电脑的浏览器即可使用,无需安装客户端,支持云端升级,实时更新功能;在开放输出方面,数字财资平台通过灵活配置的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审批流程,助力企业规范财资管理流程,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平安银行STAR数字财资平台于2020年8月发布,截止2021年2月,共计服务100多家集团客户(数据来源: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年度报告)。截至到2021年8月,共计投产226家集团客户(数据来源:平安银行STAR后管系统)。凭借在支付结算、财资管理、供应链金融和跨境金融等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创新,平安银行在“21世纪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中脱颖而出,蝉联“年度产品创新银行奖”。

“平安数字财资管理云平台”(STAR)具有账户管理、收付结算、现金池、电子票据、资金预算、管理信息6大功能模块,以及云版、本地版、平台版3种实施方式,将解决企业快速接入、自动升级、标准输出、高效服务等诉求,让优质金融服务更快嵌入企业经营过程中多样化的场景,可直联企业内部系统如ERP、OA等,并通过结算管理、分析监控管理、流动管理实现财务集中、数据共享,助力企业资金分析决策能力提升。

一、产品定位:

以开放银行为牵引,深度融入企业财资与经营管理、提升资负管理水平,成为客户的隐形CFO 。

二、系统目标:

以现金管理、产融生态等企业增值服务为核心;以开放银行为纽带,构建平安银行数字财资平台的功能架构。并可向ToB端与ToC端延展服务。

1、平台统一:通过统一部署,实现全集团财资业务一体

2、链条打通:打通并优化整体现金流预测与企业经营计划,实现全价值链跟踪管控

3、管理标准:借助一体化平台,实现集团单位财资操作标准统一

4、集中统筹:实现集团在全球范围财资可视、可控、可调度

三、功能模块:

1、信息管理:多层级企业架构树维护,并支持每级企业的客户维护

提供对当前租户、第三方客户等重要系统关联方的信息管理及配置功能,协助企业提升财资客户关系的管理。包含企业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

2、账户管理:支持企业、客户账户的管理;交易及余额查询、电子回单、银企对账,实现企业账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掌握各银行账户资金情况。支持银行账户的开、销户管理并自动转台账。

登记和管理企业所有银行账户,包括活期、定期、协定、通知和保证金,定时获取实时余额和交易明细,多维度银行账户、资金的信息统计;企业、客户账户的管理;交易及余额查询、电子回单、银企对账

3、预算管理:支持企业自定义预算模版,根据预算单位时间维护预算项目,为集团搭建内部全面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帮助集团和企业管控资金运用情况,为集团和企业的资金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供自定义资金预算的计划类型和计划模板

4、收付款管理:企业用户可通过该模块实现对组织以外的客户进行单笔或批量支付的交易指令。

功能包括:对外付款、银行调拨、联动支付、代发、代扣、支付限额(关联对外付款、联动支付)、支付业务查询

5、资金管理:提升集团内部资金优化水平,搭建集团内部资金池功能,集中管控、优化资金效率,降低资金风险。

功能包括:归集协议管理、资金上拨、资金下拨及资金归集查询

6、资金预警:客户自定义预警管理规则,查看余额预警、交易明细预警数据,同步展示在首页卡片页;

提供资金动态监控管理体系,企业可以灵活设定多种预警条件,由系统智能对各类业务进行判断,并开展动态监控,实时反馈监控结果,实时预警。监控类型包括余额预警、交易预警。

7、报表统计:具备独立的报表系统,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可提供企业财资管理的统计报表功能,为企业财资管理提供决策;

功能包括:支持报表统计、 B+自助报表分析、自定义报表格式、报表可视化分析

8、审批流引擎:提供灵活的内部审批流配置,与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同步。可在多主体、多层级、多权限、多维度的业务需求下配置不同的审批流;   功能包括:流程配置、我的流程、我的审批

9、系统管理:系统配置(企业自定义参数、码表)、机构人员权限(证书绑定、用户管理

四、技术特点:

1.灵活的微服务架构,可配置的API输出,与业务系统高度集成

解决目前企业业务系统改造难、上线周期长等系统对接问题,平台提供标准的API接口,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系统智能配置。适配企业主流的业务系统,如财务核算系统、费报系统、SRM系统、CRM系统等,帮助企业解决因业务系统改造带来的人力、时间成本,提升对接效率。

2.应对会计档案电子化趋势,支持多家银行电子回单获取

在线获取电子银行回单,支持PDF及ZIP格式。免去财务经办人员至银行临柜办理 ,减少人工对账时间,单据保管风险,提升人工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满足企业电子影像管理,为全面会计档案电子化做准备。

3.AI分析全量资金明细,全景把握账户动态

平台全账户银行流水获取,实时了解账户交易明细。可配置的AI风控管理模型,帮助企业掌握全银行账户情况。智能资金分析、账户透视、优化全集团资金管理。

4.定制化B+报表,提供可视化资金“仪表盘”

用户根据企业自身需求,灵活定制分析报表。助力企业管理决策,降低资金管理风险。

4、国内银行建设和优化建议

本报告根据国内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1、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不成熟

国内银行交易银行业务整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在交易银行模式上还需要继续探索、不断优化,直到找到合适国内银行自身特点的模式。业务模式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没有相对成熟经验,国内银行在建设交易银行业务时,不可避免的参照其他银行的交易银行模式。但是,国内银行当前的体制和金融生态环境与其他银行存在一定的差别,过多地效仿他行经验建设交易银行有违实际。

其次,国内银行涉及交易银行业务有五大业务板块,且在个板块上有一定的业务基础,从业务范围上看也很完整。但是各大业务板块之间的整合程度较浅,还没将业务整合起来的业务中台,对客户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程度不够,在应对客户的交易需求上效率还有待提高。

最后,交易银行的模式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一要全面考虑国内银行实际情况,

二要进行顶层设计实现核心模式,

三要不断地推进业务模式进行差异化经营。

2、组织结构不合适

多年以来,国内银行构建了垂直的组织结构,以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组织结构为典型,其交易银行业务通过总行、分行、支行对不同客群进行分层管理。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既分割了客户群体,又分割了业务条线,与交易银行整合资源的目的相冲突,有碍交易银行的发展。

在客户服务流程上,国内银行依然沿用前台、中台、后台的形式,分别以客户、产品、操作为中心,这并不符合交易银行“以交易为中心”的理念,在业务开展方式、资源集中程度、客户服务效率上也不适合交易银行业务。

还需要注意的是,交易银行业务需要银行对公业务部门跨产品、跨业务、跨部门合作,但是,国内银行似乎还没有专门的激励措施,也没有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和权责分配机制,银行人员在跨部门合作上缺乏认识和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组织结构,形成以客户交易为中心的组织体系。

3、风险管理体系还需升级

目前,国内银行对交易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还处于传统模式,即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降低经营风险。在信用风险管理上依然采用传统的“专家治贷”、“集体审贷”模式。交易银行业务以客户交易为中心,相应的,会随着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获取的交易数据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传统的信风险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交易银行的风控要求,

一是人力成本高且效率难以评估,

二是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低效,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识别和关了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不及时解决,交易银行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将得不到保证,同时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会加大。因此,招商银行需要依靠互联网金融,利用交易数据,升级风控体系。

1、在当前发展战略和业务基础上,搭平台、建场景,打磨核心产品,扩展业务范围

交易银行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国内银行首先应该肯定两年来交易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基于当前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基础,本报告认为应该在财资管理方面继续打磨核心产品跨行财资管理系统,同时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扩展业务范围。

在现金管理业务上,国内银行现有跨行1.0产品是其核心竞争力产品,还需要在业务和系统上继续创新形成云版和本地版高低搭配的产品集合,为未来交易银行业务的业务中台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未来,跨行应该以财务金融资产和资源管理为核心,在系统搭建方面以资金管理系统、财资核心业务系统为核心,同时在其他辅助性系统上进行业务创新。比如可以加入供应链产融协作系统来实现现金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整合;对于企业客户的内部员工资金管理方面,加入差旅报销管理系统、股权激励管理系统,以此培养企业客户的用户需求;同时,建设财资资讯互动平台,丰富客户体验,凸显专业化特性;在移动端,根据企业的员工的移动化办公需求继续完善功能;通过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业务进行标准化、服务化设计,将金融业务精准的嵌入到每一个财资管理的场景,为企业搭建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一体化的财资生态平台。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在重点行业继续深入研究供应链链条,发掘客户,提出创新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普适性的产品,搭建基于应收、应付、票据、存货、预付款等多个场景的供应链业务平台,深耕高端制造业、建筑业、汽车业、电子通信业的龙头企业,积极与第三方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对接,继续积累和扩大供应链金融经验和实力。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向实体产业链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商业模式设计、交易结构安排、资产运营管理、外部资源整合等一揽子服务。发挥金融科技技术应用优势,向客户提供基于金融科技的金融IT基础设施。尤其是针对核心企业及中小微企业贸易交易及资金服务的智慧产业金融服务平台。

2、构建交易银行业务中台,整合业务板块,打造成熟的业务模式

1)构建业务中台,创新交易银行组织结构

作为“行中行”,交易银行以客户交易为中心的特性,应该建立独立的组织结构,但是,交易银行又立足于银行的资源,因此无法脱离银行的组织结构。

业务中台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案。业务中台本身带有扁平化、高效化、平台化和集约化的优势,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前、中、后台模式,为实现交易银行目标模式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

在业务中台建设方面,国内银行有了跨行财资管理平台的经验,可以继续搭建资产托管平台、贸易金融平台和供应链金融平台,打造交易银行的业务中台,为前端渠道平台提供可以模块化、组件化、可复用的产品工厂灵活定制化能力,快速响应终端客户的市场需求,提供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建立交易银行业务中台的路径选择

账户和数据是交易银行的理论核心。银行将交易过程抽象为账户之间的数据传导过程。账户和数据涵盖了五个关键信息:交易的双方信息、时空信息、契约信息、标的信息和现金流信息。

首先,以“账户+支付+融资”为基础,打造统一账户体系,构建交易银行服务基础设施。以银行账户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账户的实时交互、跨行账户交易的实时交互、银行与平台会员账户的协同交互三个方面打造多级交易账户体系,最终形成基于供应链的“支付+融资”模式,交易、支付、融资活动延伸至整个供应链链条,呈现初参与者的开放性,资金的封闭性、自偿性的运营特征。

其次,以“交易+数据+场景”为核心,构建产融结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国内银行通过自建交易银行平台,以多元化场景深入获取行业经营数据,进而切入到产业链金融领域,依托账户和支付体系的完备性,进行大数据风控,实现“平台+数据+金融”的供应链金融。

3)交易银行业务中台要注重用户体验

交易银行的业务中台是面向企业客户的,要遵从互联网“用户思维”,即重视用户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直接影响了客户的使用情况,能有效提升客户的使用粘性,也是打造差异化产品的着力点。国内银行可以借鉴电商的先进理念,在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上,要一直调查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模拟用户使用环境,不断优化平台界面。

4)运用“迭代”思维创新产品体系

公司客户的交易银行服务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定制化的趋势,交易银行需要不断的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建设交易银行互联网界平台,要积极运用互联网“迭代”思维创新产品体系。即在构建产品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再根据客户的其他需求不断地丰富产品功能。可以将产品体系的“迭代”周期与客户所在供应链的产业周期相结合,在产业周期的交易低潮阶段进行产品体系创新。

3、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交易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传统的风控模式无法满足交易银行业务的需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能让交易银行的风控模式智能化,为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基本路径是从大数据切入,挖掘并积累多维度数据,如物流、资金流、交易数据等,形成数据库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形成客户画像,以此优化传统的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方式,实现精细化风控。

一、提升科技对交行交易银行业务的赋能:

业务线上化、客户赋能、中小企业。

1、搭建面向企业的统一数字化中台,探索以标准化、模块化服务支持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促进交易银行业务全面线上化,提升效率。建立了面向企业客户多渠道的服务平台,推动交易银行务产品的线上化,缩短业务流程时间,优化客户体验,线上客户数量及业务量持续高增。

2、面向企业客户提供多个数字化渠道,满足客户账户、结算、现金管理、融资、外汇等经常性业务需求,持续提升业务线上化水平。

相比零售业务可以打造统一的服务平台,对公业务的非标程度较高,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部门角色,不同的业务场景需要不同的服务渠道来提供匹配。交易银行业务的多个数字化渠道包含但不限于:企业网银、企业APP、API输出、跨行财资平台、服务门户、小程序和公众号,对应了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二、提升科技对公司客户数字化的赋能: 业务系统、平台或技术输出

1、搭建各类业务系统,向客户输出平台或技术,加强与企业客户的深度融和。

可以通过输出技术和平台,赋能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增加业务合作机会,实现客户结算资金的沉淀,增加非息收入。如:跨行财资管理平台等。

2、打造各类业务系统。系统服务特定场景客户,加深金融服务与客户业务的融合,高效识别客户需求。

基于对公业务的各类场景,尤其是在交易银行业务方面,打造各种交易服务平台及工具,满足企业客户的业务需求。面向战略客户,通过将服务内嵌入企业的资本链、产业链和生态链中,实现行业专业化经营和客户综合化服务,比如可以主推跨行财资管理平台为切入点,从满足集团客户日常经营活动的需求为出发点,逐渐顺着交易链条,打通集团内外、集团上下间的业务和财务系统,协助集团类企业实现业财一体化的同时,扩大价值客户规模和拉动负债端和资产端业务增长。

3、向机构客户输出平台或技术。交行协助机构客户数字化,增加业务合作机会。

把握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自身积累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及成熟解决方案进行输出,协助政府部门搭建线上场景,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通过拓展对公客户的服务边界至IT咨询服务,创新银政合作模式,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全周期管理系统开发、职业年金项目、公积金中心智能客服模块输出等。

三、提升科技对小企业服务的赋能:场景化获客和风控

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化、场景化获客,推进小企业融资的线上化和场景化,降低获客成本和风险成本。

1、通过核心企业供应链和特定场景批量获取小企业客户,提升获客效率。

通过加深与核心企业基于系统的业务融合,可有效触达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并精准识别融资需求,根据与核心企业的特定业务场景,开发融资产品,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获取。其次,通过对机构客户的平台及技术输出服务,获得政府采购等业务场景,基于共建的业务平台及交易数据,开发特定场景融资产品,批量获取小企业客户。

2、持续丰富场景化的小企业融资产品,实现贷前、贷中、贷后风控一体化,降低风险成本。

场景类融资产品能实现风控环节前置,从真实的交易场景获取客户,资金用途明确,资金流向可控。产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政府采购场景的政采贷;基于公共资源交易场景的投标贷;基于出口退税场景的退税贷;基于小企业金融结算场景和“银税互动”数据的银税贷。

移动端作业平台、信贷工厂审核平台及小企业风险监控平台降低贷中和贷后风险。面向小微商户开发相应的贷款平台APP,简化贷款申请流程,自动化采集校验数据,降低操作风险;后台集中审核,持续优化风控模型,提升审批效率;贷后环节持续完善小企业风险信号指标库等管理系统。

四、提升科技对交易银行业务的赋能机制及技术保障

1、提升交易银行业务赋能的机制保障。

可以对企业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对战略客户集中全行资源进行服务,通过系统开发强化不同业务部门的协同效率,对小微客户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企业客群的差异性大于个人客群,通过对客户的分类,能更精准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业务需求,提供对应的产品及服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客户分类可以优化投入产出,使客户价值最大化。聚焦核心客户,加深对区域市场、优势行业、优质客户的认知;搭建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体系,实现战略客户、机构客户、同业客户、供应链中小企业客户的协同服务。

3、提升对公客户业务流程体验。

打通线上审批、风控、合规、运营流程,持续推进对公业务流程的重塑。比如建设和开发对公业务客户体验监测系统,设置监测客户体验指标。

五、提升科技对公业务赋能的技术保障。

底层架构和中台能力支持对公业务系统开发及技术输出,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企业关联知识图谱提升对公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1、完善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为交易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及中小企业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将交易银行业务的数字化中台改造提上日程,让技术能力得到复用,尤其是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技术平台的搭建,加速了交易银行业务的升级迭代。

交易银行业务的前端具有多渠道、多平台的特点,但底层的数据和系统实现了打通,大幅提升了业务流程效率及客户体验,通过应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化流程等技术,减少科技部门的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2、通过AI技术应用提高交易银行业务的数字化风控能力。

融合内外部数据,构建客户关联知识图谱,加强针对具体场景的风险分析能力,建立了包括担保圈、金融司法纠纷、风险传导、风险舆情等场景的风险特征模型;建设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对公智能预警系统。

功能模块

(一)结算中心或财资中心模式

1、完整帐务体系

1)建立整套非银行金融企业会计体系,提供科目、货币、利率、汇率的管理;

2)支持多个结算中心多套帐在一个平台的处理;

3)可以灵活定义各业务模块的会计处理,对所有业务系统自动生成会计科目;

4)提供所有业务的冲帐、抹帐,提供多种内部核算的自动结转功能;

5)机构扎帐、日清月结、日终自动批处理;

6)与银行相同的详细周全的计息计提功能。

2、客户管理

1)为每个成员企业和业务往来银行进行客户编号,统一 管理,编号唯一;

2)详尽的客户资料登记;

3)体现多层级的客户管理模式,如集团、事业部、二级事业部、子公司的多级管理关系;

4)管理客户的上下游供应链信息。

3、账户管理

1)为每个成员企业开设内部结算账户以及相关的业务账务,开设结算中心的内部核算账户;

2)处理成员企业以及内部核算的开户、销户、冻结、透支操作;

3)处理成员企业各种的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定期业务;

4)管理结算中心在各银行开设的集团账户以及为各成员企业开设的子账户。

4、结算管理

1)集中统一处理成员企业和集团的各种支付、收款、代发工资、资金调拨等日常结算业务;

2)结合网上银行和银企直联平台提供电子链的结算渠道,实现无落地最快速的电子化结算;

3)定制打印所有银行的结算票据,提供银行票据管理流程;

4)提供现金和空白凭证管理功能;

5)结合文件解析和银行直联平台进行结算中心和银行的自动对帐。

5、信贷融资管理

1)提供成员企业在结算中心、结算中心在银行的额度以及押品管理;

2)对成员企业提供多种内部信贷和担保业务品种;

3)管理结算中心在银行的各种融资和担保业务;

4)完备的业务流程,包括业务办理、审核、部分或全部还款、展期及相关的利息处理。

6、资金预算管理

1)各成员企业资金预算项目表定期申报、审批的流程管理;

2)提供预算的冻结、追加、撤消等功能管理;

3)对各项预算的预警指标设定;

4)结算模块每笔支付联动预算项目,做到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5)各种已执行、未执行预算额度及明细的分析查询。

7、票据管理

1)集中管理成员企业所有收到的银行和商业承兑汇票及信息;

2)对内提供所有票据业务处理,如贴现、质押等业务,对外处理所有银行提供的票据业务;

3)统一处理成员企业的所有开出商业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全程跟踪开出票据信息;

4)结合信贷管理模块,联动相应的押品管理和额度管理;

5)结合招行的电子票据系统及网上银行系统,提供票据电子链管理。

8、银企直联平台

1)支持任意多个银行接口,可支持与招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行的系统直联;

2)所有结算支付业务的自动支付;

3)信息定时收集,如收款到账通知、当前账户余额、当日/历史交易明细;

4)对成员企业账户进行自定义的资金归集和下拨。

9、成员企业内部网上银行

1)采用招行网上银行体系,如业务模式定制,多级审批;

2)各种业务的网上客户端,包括账户、结算业务、信贷、票据业务等;

3)详细的信息查询,包括成员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交易信息;

4)强大的通知平台,包括收款到帐、业务到期、信息通知等;

5)对帐单下载、结算中心凭证打印;

6)对不同企业的ERP或者财务系统提供直联功能。

10、国际结算

1)外币的汇入汇出业务;

2)进出口信用证业务;

3)国际贸易项下的融资,如TT借款、TT押汇、提货担保等;

4)国际贸易融资的额度管理。

11、投资理财

1)投资理财分析,包括自身资金状况,投资收益;

2)投资理财业务管理,如债券;

3)成员企业和结算中心投资理财流程管理,包括理财专户管理、申购、审批、托收等环节。

12、财务报表

1)独立的报表服务器,用户自定义各种报表;

2)企业必须的总账、明细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各种财务日月年报;

3)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制定专门的统计、分析、预测报表,提供决策支持。

(二)资金监控模式

1、客户及账户管理

1)为每个成员企业和业务往来银行进行客户编号,登记其详细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2)体现集团多级层关系,如一级公司、二级公司和银行的总、分、支行层次关系;

3)对集团和成员企业在各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管理,可将账户区分定义为各种性质,如集团总户、成员企业收款户、成员企业支出户等;

4)定义银行账户的属性,如是否自动归集、是否保留余额等。

2、支付

1)成员企业支付申请及自定义审批的流程管理;

2)资金管理部门进行支付确认和审批,通过直联平台直接支付;

3)可以结合资金预算功能进行控制;

4)每天利用及时收集的银行交易明细与付款清单进行勾兑

3、资金预算管理

1)各企业预算额度的定期申报、审核的流程管理;

2)提供预算额度的冻结、追加、撤消等功能管理;

3)联动直联平台进行额度款项的下拨操作;

4)取得的银行交易明细联动预算项目额度;

5)每月各银行支出额度预测、每日各银行资金预算额度执行分析、各类资金预算查询。

4、银企直联平台

1)定时收集各银行所有账户的余额和交易明细数据,及时保存所有银行历史交易信息;

2)支付指令的自动支付,实时反馈支付的结果;

3)用户自定义的通过网上银行的资金归集和下拨;

4)支持任意多个银行接口,可支持与招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行的系统直联。

5、查询统计分析报表

1)独立的报表服务器,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各种资金流入、流出、统计分析等报表;

2)每日资金流量、及时余额汇总的及时查询;

3)用户定身量做的各种复杂的分析报表,综合查询等。

6、其他系统对接和对账功能

1)提供与集团财务系统或ERP系统的数据对接,将真实资金信息导入相关系统;

2)提供银行账和企业日记账的自动对账功能,提供余额调节表;

3)提供标准的XML和EXCEL文档格式,方便对其他系统的导入和导出。

7、企业客户端

1)集团或成员企业及时查询各银行账户的余额和交易信息;

2)提交对外支付或者内部调拨指令,用户自定义审批环节和金额;

3)编制预算额度报表,随时查询预算执行情况;

4)提供企业需要的资金分析报表。

我国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水平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了交易银行部。本报告通过对比国内外交易银行模式,分析当前银行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分析我国银行发展交易银行的驱动因素。通过对国内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的研究,分析其对公业务面临的挑战和业务模式,总结实践效果,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独立研究观点,与所供职单位无关

0 阅读:89

九卦金融圈

简介:九卦金融圈比八卦多一卦,混迹金融界,流连金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