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美英两国“联手”施压,如今伊朗面前的路已经越来越窄了。
1
美国已经对伊朗进行了长达近3个月的“极限施压”。尽管在最后时刻放弃了对伊朗的武力打击,但华盛顿方面并没有终止对伊朗的制裁。并且,华盛顿方面并不满足于自己施压,还企图召集更多美国盟友一起对付伊朗。
据环球网31日报道,美国已经正式要求德国、法国、英国加入到保护霍尔木兹地区航道联盟,并对“伊朗的侵略”实施打击。事实上,早在上周,美国国务卿就公开表示过,将邀请法、英、德、澳大利亚、日本、挪威、韩国等更美盟友一起组建“国际联盟”,保障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航行。
之所以会有如此突然的表态,还是因为此前伊朗以“雷霆手段”扣押了一艘英国油轮。加上伊朗刚刚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导弹,美国有了一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不得不召集盟友“抱团”取暖。
不过,这一次美国的表态,意味却很不寻常。
第一,这是美国“正式要求”盟友加入国际联盟,与蓬佩奥所言的“邀请”,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让英法德等国加入“国际联盟”,美国态度很坚决,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第二,这个“国际联盟”组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保护航道,美国口中的“打击伊朗侵略”才是主要目的,很明显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三,国际联盟一旦成功组建,就意味着伊朗将面对的不再是美国或者英国,而是一个由各大强国组成的敌对阵营。原本仅围绕美伊两国展开的波斯湾乱局,也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到整个中东大局。
也有可能,美国早就将目光放在了整个中东,而不仅仅是一个伊朗。所以,美国突如其来的喊话,已经开始把伊朗往绝路上逼了。
2
如果说,美国的“拉帮结派”是把伊朗往绝路上逼,那英国干的事儿,就是彻底激怒伊朗迈出危险一步的导火索。
据环球网31日报道,在英伊之间的“油轮纠纷”中,伊朗总统曾提出与英国互换被扣押油轮的可能。如今英国外交大臣已做出表态,他们拒绝“以船换船”,理由为“伦敦方面根据可靠情报显示”,该油轮存在违反制裁规定的行为,对其进行拦截是合法的。也就是说,英国一直咬着自己没有“犯错”的立场,就是不肯与伊朗妥协,除非德黑兰方面承认自己的过错,双方才有谈判的可能。
要知道,在英国新首相鲍里斯就职之后,伊朗总统满怀希望的与之交好,还对鲍里斯表示了祝贺,希望在他的领导下,英伊两国的关系能得到和解,甚至是进一步深化。
但是,就在伊朗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鲍里斯能给英伊关系带来新转机时,这个新首相却丝毫不领情,等来了英国的冷漠回应。
首先,英国的第二艘军舰已经抵达了波斯湾海域,将与第一艘军舰共同执行护航任务。
其次,英国宣布将向巴林的基地派遣更多士兵。
最后,英国要组建一支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护航舰队”。
可以说,英国突然对波斯湾展开动作,再加上拒绝“以船换船”,这些对伊朗来说确实是一个坏消息。这意味着,英国在短时间内,是不会退出波斯湾这个大棋局的,与伊朗的纠纷也不会这么快结束。
3
对于美英两国的步步紧逼,伊朗也给出了自己的强势回应,再次显露自己的底牌。
据环球网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就核协议问题对美国发出指责,称其根本不想谈判。与此同时,伊朗还敦促欧洲方面切实履行《伊核协议》,若没能看到欧洲的实际行动,将采取“第三步行动”——进一步停止履行该协议。
也就是说,伊朗已经准备释放第三个“大招”了。
5月7日,美国对伊朗开始施压之初,伊朗宣布暂停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
7月7日,美国持续施压,欧洲方面没能采取实质性行动,英国还在4日扣了伊朗的油轮。德黑兰方面宣布,将暂停履行协议的更多条款,并将浓缩铀的丰度“提升到任何自己想要的程度”。
如今,伊朗准备再次出招,或将采取“超越以往”的行动。也就意味着,该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或被彻底放弃。
任何一个国家拥核,都是各个大国不愿看到的,欧洲各国便首当其冲。
4
总的来看,伊朗这次释放第三步核计划,是为了对欧洲各国发出警告,但实际上也是在变相对美国施压。只要欧洲方面有顾忌,就不会彻底倒向美国,伊朗就还有机会。
而且,到了如今,大多数欧洲国家还在为了挽回波斯湾局势而努力。伊朗的出招,是对欧洲的最后通牒,也是对美国施加的一份新挑战。
伊朗做的好!还是赶快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