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网报道,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美求援,却与美国方面在白宫发生激烈争吵,这一事件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焦点,美乌关系走向自此蒙上阴影,引发全球关注。
泽连斯基(资料图)
此次争吵后果严重。美国自那之后动作不断,先是停止为新的对乌克兰武器出售提供资金,还考虑冻结美国库存中的武器运输,甚至暂停了当前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从军事支持的“云端”跌落谷底,乌克兰在美国这边的境遇可谓一落千丈。而这背后,是美国对乌克兰领导人所谓“诚意”的质疑,认为泽连斯基在寻求和平的态度上不够积极。
面对美国的“变脸”,泽连斯基没有坐以待毙。他开启了密集的“出差”行程,7天内辗转3地,横跨万里从美国奔向欧洲。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乌克兰寻求支持的方向发生重大转变,从原本高度依赖美国,逐渐将重心向欧洲倾斜。在与美“谈崩”后,泽连斯基加快向欧洲求援的步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提出要砸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这无疑给乌克兰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欧洲众多国家中,英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大有成为泽连斯基“最大靠山”之势。英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5000枚防空导弹,这一军事援助力度不可小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乌克兰的防空实力,使其在面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时有了更多的防御手段。英国还牵头为乌克兰制定和平计划,试图在俄乌冲突的解决中发挥关键作用。英国此举,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考量,通过支持乌克兰来提升自身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态度转变的一种回应,显示出欧洲在该问题上的自主性。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这一系列变化中,美国的地位似乎变得有些尴尬。有消息称,美国特使被排除在俄乌会谈之外,这意味着美国在俄乌事务中的影响力正面临挑战。曾经在国际事务中呼风唤雨的美国,如今在俄乌问题上却逐渐被边缘化,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乌克兰政策的摇摆不定,以及欧洲国家在俄乌问题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立场,都使得美国的话语权不断减弱。
不过,事情并未完全定型。泽连斯基6日确认,乌克兰与美国高级官员下周晚些时候将在沙特磋商,以期确定俄乌和平协议框架。这表明,尽管美乌关系出现波折,但双方仍未完全放弃合作解决俄乌冲突的可能。只是,这一和平协议的达成注定困难重重。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一定优势,其对乌克兰发起的“猛烈攻击”从未停止,就在3月7日,俄军再次对乌能源设施发起大规模袭击,动用了近70枚导弹以及近200架无人机。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要在谈判桌上争取有利地位并不容易。
特朗普(资料图)
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美乌关系的变化影响深远。如果英国等欧洲国家持续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那么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的主导权可能会进一步增强,美国长期以来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将受到更大冲击。而对于乌克兰而言,如何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寻求真正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国家稳定的支持,将是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乌克兰需要谨慎权衡各方利益,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真正为国家和人民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机会。这场美乌关系的风云变幻,以及背后复杂的国际局势,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