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澄海有些乡农历七月要施孤五六次,你知道为什么吗?

金城历史 2024-08-29 16:18:39

这个风俗很多地方都有。农历七月施孤,大多地方也就举行一次,有部分乡里举行二至三次。还有一些乡,七月竟有5、6次施孤的?你能举出哪几个乡吗?

这些乡他们为什么会热衷“施孤”,通俗点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有闲空,去比别人做多这几次施孤?这个需要从大潮汕在历史上,经历的那些大灾难诐起。

在【澄海大事记】里面记载:康熙五十八年(1718)八月,强台风,海风潮,城墙被破坏,沿海人民被淹死不计其数。咸丰三年(1853)六月,大水灾,海阳、澄海等县被淹达200余乡,五年才合口,9造失收。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三日,台风,出海渔民全死于海上。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二十日,强台风,海风潮,房屋大量倒塌,淹死甚多。宣统三年(1911)七月,韩江暴涨,堤防溃决,海阳澄海饶平三县死伤无数,这就是有名的“辛亥水”。1918年大地震又夺去不少性命,1922年强台风,海风潮,澄海全县死亡人数26966人。这些数字,每一次都是触目惊心。

视频里面,你能看出,澄海上华和澄城这块区域,地形十分奇特,古时称为:上下外莆都,她的形状像个圆肚缩颈的花瓶,从上华过了澄城逐渐收缩,到了坝头开了个大喇叭口,广纳海潮。不管是上游下来的,还是被海潮带来的死尸,到了这个“瓶肚子,便被积留下来,这数莲阳河”乌坟“和外砂河岭亭洲园(现今的岭隆发),积累尸体最多的地方, 每次灾难过后,哀鸿遍野,触目惊心!这些腐烂无法辨认的尸体,就近掘坑掩埋,白沙埠便是最大的义冢之一。

善良的潮汕人民,自古便有济困扶危怜生恤死的传统。处于这些死于非命的他乡人,聚集的地方的乡里,澄海东湖、外埔、埔美、岭亭的人们,收埋好这些素不相识的尸骸,在每年七月份,通过在死尸较集中的地方,反复祭拜他们,让他们安于九泉,不再游魂野外,早得超生,别祸害人间。一方面,保佑本地风调雨顺,阖家安宁。

由于需要普渡的地方太多,东湖、埔美每年需要施孤的地方太多,至少需要施孤6次。

从这个侧面,也能看得出,咱们潮汕人善良和爱心的表现。

0 阅读:0

金城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