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价捞尸人:要价3.6万,一天曾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雄关漫道者 2024-10-18 15:05:03

“一具尸体,一万八,概不还价。”

捞尸还得掏钱?并且还是一万八这么贵的价格?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捞尸是免费的劳动力。

捞尸人这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职业,因为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赤裸裸地展现了人性深处最真实的一面。

事件中捞尸人王守海“挟尸要价”的举动,引发了全社会对道德底线的拷问,也让“捞尸人”这个群体蒙上了一层阴影。

2009年10月长江大学三名学生在救助落水儿童时不幸溺亡,当悲痛欲绝的家属和师生们期盼着能尽快找回孩子们的遗体时,捞尸人王守海出现了。

然而他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冷冰冰的报价:捞一具尸体一万八,这个价格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和家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众人的谴责声中,王守海最终将价格降到了一万二,并最终收取了三万六千元。

但是王守海的要求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方将钱支付之后,才能将连着学生遗体的绳索交给家属否则一切免谈。

不明所以的网友看了之后,都在网上痛斥王守海的冷酷无情,为了钱吃人血馒头,内心真的不会感到羞愧吗?

随着媒体的深入调查,王守海背后的“老板”浮出水面,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也逐渐清晰。原来王守海并非真正的幕后操纵者,他只是一个“打工仔”,一切行动都听从老板的指挥。

所谓的“挟尸要价”,不过是老板制定的“行规”,价格早已约定俗成,而王守海本人在每具尸体上仅仅获得了530元的微薄收入。这起事件实际上揭露的是捞尸行业内部的混乱和黑暗,暴露出的是某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大发“死人财”的丑恶嘴脸。

撇开“挟尸要价”事件的舆论漩涡,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多普通的捞尸人,去看看他们真实的生活。在辽宁丹东,有一位名叫周德成的捞尸人,从小就跟随父亲在鸭绿江上救人捞尸。

最初他们只是出于善心帮助乡邻不求回报,有时甚至只收一些鸡蛋作为感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帮忙,一些雇主开始漫天要价,反而败坏了他的名声,最终他不得已才正式成为一名捞尸人。

在甘肃皋兰魏应权因为家中翻修房屋,背负了沉重的贷款压力,为了还债他选择了捞尸这份高危职业,虽然收入有所增加,但每次面对冰冷的尸体和刺鼻的尸臭,他内心都充满了无奈和恐惧。

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捞尸人,他们或许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没有高额的收入,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逝者和家属带来一丝慰藉。

为了捞尸混迹于江水中的他们,顶着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这份工作,反而一直坚持着。

捞尸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他们需要根据水流、天气等情况判断尸体的位置,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潜水技巧和打捞技术。

一次次的打捞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挑战,周德成曾经在打捞过程中被溺水者死死抱住,差点双双殒命,他的助手也曾在水下被湍被卷走险些丧命。

这些危险往往不被外界所知,而捞尸人却只能默默承受,更让人心寒的是,行业中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捞尸人在打捞过程中发生意外,雇佣者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面对死亡的威胁,还要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

除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捞尸人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他们与尸体打交道,被认为是不吉利的,甚至被视为“晦气”的象征,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常常对他们的职业表示不解和担忧。

捞尸人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核心在于人们对“善”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一部分人认为捞尸人从事的是救助性质的工作,应该秉持“医者仁心”的原则,不求回报甚至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他们谴责王守海“挟尸要价”的行为,认为这是对死者和家属的二次伤害,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捞尸是一项高危职业,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心理成本,捞尸人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认为简单的道德谴责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捞尸行业后继无人,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利益。

这种认知偏差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善”的标准不一,在传统观念中,“善”往往与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联系在一起。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任何职业都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单纯的道德绑架并不可取,捞尸人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对捞尸人这个职业缺乏了解和尊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捞尸人长期处于社会边缘,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都不为大众所知,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误解和偏见的产生,也加剧了社会认知的偏差。

由于缺乏监管,捞尸队伍大多是自发组织形成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也随意性很大,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信息差,恶意抬高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一些捞尸人曾尝试向有关部门申请合法手续,并呼吁建立统一的收费标准,但都遭到了拒绝,原因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捞尸行业的界定不明确,相关部门也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手段,这种制度的缺失,导致捞尸行业乱象丛生,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利益。

在捞尸人这个群体中,有人选择坚守道德底线,有人则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湖北的陈阳喜老人,32年来打捞了400多具尸体,他从不漫天要价,收费也仅在一两百元之间,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的真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守海的“挟尸要价”,虽然他只是听从老板的指令,但他冷漠的态度和举动,仍然让人感到心寒,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反映了人性中“善”与“恶”的博弈,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有些人选择了坚守有些人则选择了妥协。

捞尸人这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群体,他们的命运与“善”的困境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职业的生存现状,更是关于社会道德的拷问。

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的深刻思考,而捞尸人事件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这两个事件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让“善”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资料

光明网 - 2009年11月8日:“挟尸要价”另有其人“见死不救”渔民被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