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初中生洗劫锁门房屋,烧家具、毁财,家长:孩子我不管-笑看红尘梦

笑看红尘梦 2024-11-22 10:47:51

这年头,未成年人搞事情的新闻是越来越“精彩”了。山东菏泽的这起入室洗劫案,再次刷新了公众对“熊孩子”三个字的认知下限。几个十二三岁的初中生,硬是把一户空无一人的家,搞成了“犯罪现场+游乐园”。破门而入,吃喝玩乐,毁坏家具,最后还顺手盗卖首饰、撕毁重要文件,简直是一场“全流程破坏演示”。问题是,明目张胆干了这许多损人利己的事,最后的“惩罚”竟然只是——口头教育。这到底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培养未来的“社会隐患”?

孩子作恶,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事件的走向。可是,看这些家长的反应,别说愧疚和反思了,能对赔偿问题不冷嘲热讽就不错了。“我不管,你爱咋地咋地”,一句话就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这种态度,不就是对孩子的放纵背书吗?孩子犯事了,家长不带个道歉,反倒觉得理直气壮。这不,网友也炸了锅:“这样家长教出来的孩子,能不变成社会麻烦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父母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可孩子的成长不单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一定责任。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学校也被逼无奈,对“熊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得罪家长或引发争议。而社会呢?除了心疼一波受害者,也就是新闻过后一地唏嘘。

专家建议“加强心理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这当然是治本之道,但说实话,太慢了。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违法乱纪的未成年人,光靠“意识教育”显然不够。更有效的手段,是完善未成年人法律,把行为后果和责任压实到位。法律不能再是未成年人作恶的“保护伞”,而是要成为他们不敢随便作恶的“高压线”。

当然,这不光是惩罚的问题。要想减少类似事件发生,家长教育、社会监督、法律执行三者缺一不可。**家长要有责任心,学校得多一份担当,而社会更需要建立未成年人行为后果的清晰规则——不能因为年轻就“免单”。**只有让作恶有代价、失控有约束,才能让熊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明白,生活中没有无底线的宽容。

如果我们的法律、教育和家庭一直对熊孩子的恶行睁只眼闭只眼,那么这些孩子会不会逐渐形成“反正没事”的心理?将来长大了,他们还会对规则心存敬畏吗?这一次的张女士,可以用钱来弥补损失,可下一次的受害者呢?更可怕的是,下次的加害者,可能连孩子都不是了……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