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体会
每个人读书,都有一个参照系,即自己原来的见识。读书的时候无意识地对照这个参照系,和自己的价值观相互认同,就读得津津有味:原来古人和我心有戚戚焉,读起来容易深度浸入,进而忘我,因为书本就是我的升华,这好比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读易经,也曾“韦编三绝”;那么也有和自己参照系完全不同的:令人耳目一新还是令人忍不住要反驳,大抵上读书都会遇到。
我们现在读《周易》,自然是在读“儒家的书”,现代人不是儒家,我们五四运动到建国,都经历过“不破不立”,破很容易,所以破是很快就破了,立很艰难,耗时较长,以至于直到一个世纪过去,我们立起来多少,是否立的和我们的心意,和我们原来破的时候的宏大设想有多大差距,我们不知道,有几个很良好的愿景叫“与时俱进”和“不忘初心”:近年来国学热起来,是不是要找到我们当时为什么“破”的本意?还是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迫不及待的打碎了什么,要干什么?看来一切的运动,随时间都“梦里依稀”起来了,改开的时候,有句话讲的很好:倒洗澡水别把孩子一起倒掉。
用现代人的角度读《周易》,一般认为《周易》是儒家经典,那么儒家之外的古人,在《易经》中持有什么观点,这个命题一下子就会提出来;《周易》为什么是儒家经典,这个质问也会有,扯会扯的很远,集中在一点上,《周易》的特点是什么?
一、《周易》想涵盖宇宙,周备万物,所以《周易》先有一套认识宇宙万物的儒家方法。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系辞传》
孔子讲《周易》开物成务,要把天下的道理说尽,这本身就是使用儒家的价值观,基准点,来阐述道理:孔子之前就有《易经》,孔子读《易经》虽然“韦编三绝”,别人也在读,也许达不到孔子的高度深度,但是“见仁见智”是必然的,我们现在拿到孔子编撰之后的《周易》,不能无视那些和孔子同时代看书,持有不同观点的人。
以道与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庄子·应帝王》
庄子是孔子两百年之后的人,他通过列子的老师壶子因为“人不可貌相”吓跑“巫咸”说明一个庄子的道理:顺应自然而不徒劳的和自然界对抗:人之所以能被那些术士“牵着鼻子走”,是因为你太想把自己表达出来了,术士正是抓住了你表达的欲望,把你“兜了个底儿朝天”。
这点上孔子和庄子的“立脚点”即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孔子是“开物成务”讲开创,讲成就,而庄子认为人“自以为是”的“作为”是一种假象和虚妄,是自欺欺人。
举这样的例子,想说明“诸子百家”认识问题是不一样的,不宜简单的以谁对谁错而论,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易经》上,这个道理表现的也很明显。
《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说这句话是孔子撰写《周易》的初衷也不为过。
二.为了这个初衷,孔子搭建了一套儒家的概念体系。
为什么讲孔子搭建了《周易》儒家的概念体系?
儒家和史卜一样在三代(夏商周)都是出自巫师,只不过专业分工不同(后面文章详细述及),儒家专业是“祈雨”,史卜专业是“卜筮”。
孔子以儒家的身份,去给史卜的专业“卜筮”做了一套《使用说明书》,这正是我们这本书《大道演绎》研究的课题。史卜使用《易经》,在夏商周属于“有司”专职技能,这是以家族和师承心口相传的学问,不写《说明书》,吃饭的本领不外传的意图很明显。即使到了汉武帝年代,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太史公”把史卜的来历交代的很清楚: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太史公自序》
这里清楚的表明了史卜是如何在家族内传承的。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太史公自序》
这段话是司马谈对司马迁的遗言,说编史是家族的使命,而司马谈没有做到,内心不安,希望儿子司马迁继承遗志,完成这个使命。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获麟”,孔子心爱的弟子颜回四十一岁就死了,孔子很伤心,封笔不再写《春秋》,恰巧那一年鲁哀公狩猎得到一头“麒麟”孔子弟子和后人用“获麟”指代《春秋》成书这件事。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太史公自序》)说清了司马谈这个太史令的师承:当太史令,掌握了三门“道家必修课”:天官、易和道。我们今天见不到唐都、杨何、黄子的著述,可见这种传承虽然流传久远,可以追溯到黄帝,但是其主要形式却不靠书本,是师徒耳提面命,这也确保了这一职业的知识垄断。
司马谈有神圣的使命感,却人情世故不通,不知道自己儿子已经改头换面,崇尚儒学:司马迁的授业恩师是孔安国,他专门去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其实从孔子《春秋》起,编撰历史这个“活计”,就成了儒家的专利。
史卜在使用《易经》时,有老师和家族的口授心传,不需要《说明书》,儒家没有这样的便利,孔子要通过《周易》宣传周公的治理理念,弘扬《周礼》,就必须编一套《使用手册》,这恐怕是《易传》(又叫《十翼》)的撰写动机。
孔子改变《易经》的传承(也许孔子无意如此,但后果是儒家易成为主流,史卜易湮灭于历史)的做法,是对《易经》作注解。古人把原著叫经,对原著的注解叫传,孔子对《易经》的注解后世称《易传》,《周易》专指包含孔子《易传》的《易经》,一开始,《易经》时《易经》,因为专业的贞人会团和太卜不用注解,《易传》并不为孔子弟子之外的人认可,见马王堆墓出土的帛书《易经》。可是到了后来,儒家进入朝廷(汉武帝设六经博士之后),为了方便治学,把《易传》穿插进《易经》的卦辞爻辞中,就是我们今天拿到的《周易》——少了《易经》的原汁原味,多了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的门徒推崇夸奖《易传》,它共有七种十篇,犹如“经”的十个“羽翼”,故称《十翼》,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
现在除个别版本之外,通行的《周易》易经看不到《彖传》、《象传》的原文,它逐条文的编进六十四卦之中,没有人再能分清,卦辞爻辞哪些是原来《易经》才具有的,哪些是孔子改变之后的。《系辞传》和《说卦传》、《序卦传》倒像是《周易》的总纲:即反客为主了,读易经只好按照儒家的意思读,因为大家都如此,不按照儒家意思说易,或者不用儒家的价值观方法论进行治学,人家会笑话你根本不懂易。
只有道家说,修行是自家的事,不干旁人,“一粒金丹入我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三.《周易》使用说明书的架构。
就好比我们使用手机等家电,小孩子都能很快上手,老人反而不行一样,老人有“成见”,即老人原本有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经验,他的瓶子装满了水,再想加进去,就成了不可能,而孩子是空瓶子,装水又快又好,《周易》的《传》,其实是给“有见地”的人释义的,即矫正他们和儒家思想的偏差,把他们捋顺到儒家思想上来,对小孩子反而不用这样,直接启蒙就是儒家思想,“心无杂念”,—— 有时候我们判断问题用到小孩子时候被灌输的东西,认为那就本来属于我们的“天经地义”,不会意识到“启蒙”也会被“洗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