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蒋介石日记》首先获得公开。
随后数年,日记内容陆续发表,时至今日,业已完全公开。这部由蒋介石亲自撰写,时间从1915年至1972年8月,跨越57年、持续写作而成的日记,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在这部日记中,小到每日天气、温度、星期几,大到军事、政治,俱都有所记载。
毫无意外,蒋介石在日记中提到了国民党失败之缘由,这位国民党总裁没做什么自我反省,便将过错归结于他人。
在他看来,国民党失败根源在于他人不尽忠尽职、不为党国考虑。
此处所指“他人”,主要便指马歇尔、李宗仁——一人是著名美国五星上将,一人是国民党桂系代表人物。至于蒋介石为何首推这两人,还得从彼此恩怨说起。
一、蒋李之争贯始终蒋介石从在日本留学时,就开始写日记。那时候国内“二次革命”失败,他逃亡东京“巧遇”孙中山,自此和国民党纠缠一生。
至于李宗仁,则是板正的军人出身。从陆军小学毕业后,便一直在军队摸爬滚打,从准尉干起,到少尉、中尉,势力越来越大。
一人从政、一人从军,彼此起初互不相识。不过两人都有手腕、能力,蒋介石到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用纵横捭阖之术,将汪精卫、胡汉民一一踢出局,隐隐成为了国民党“头号人物”,而李宗仁则成为新桂系军阀首脑,两人“纸面”实力相差无几。
1926年春,蒋介石和李宗仁在广州见了第一面。首次见面,蒋介石就给李宗仁留下了“共患难难,同安乐亦难”的印象。
至于蒋介石对李宗仁的印象,则停留于尽量拉拢阶段。
毕竟他才踢开汪精卫、胡汉民,掌握政治大权,军事力量依旧薄弱,而以白崇禧、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恰能补足这一点。
因此自从李宗仁来广州后,蒋介石隔三差五就去拜访,并主动给新桂系拨了一批军用物资,让新桂系将领降低了对他的戒心,认为其是可交之人。
而他为将李宗仁牢牢绑在他这条战船上,还主动递帖和李宗仁皆为异姓兄弟。
同志加兄弟,两人有了较长一段“蜜月期”。
反共、反武汉国民政府、发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系列反革命行为中都有李宗仁的影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李宗仁几乎和蒋介石“平起平坐”,而李宗仁又手握新桂系这张军事王牌,让蒋介石另眼相看的同时,也感到不安、恐惧。
蒋介石心生嫌隙的同时,李宗仁也有了其他想法。彼时蒋介石手中除一群战斗力不强的杂牌军,成建制的部队就只有第一军、第七军,第七军由他自己牢牢掌控,不免让李宗仁决心趁机捞取政治资本。
各怀鬼胎的两人在“东征讨蒋”中嫌隙渐生,这让彼此从盟兄弟进而走到对立面。1927年8月15日,蒋介石宣布下野。
蒋介石一败涂地,李宗仁则成了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首次蒋李之争以李宗仁胜利告终,这也为之后国民党派系林立、权力倾轧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被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等)逼着下台,蒋介石怀恨在心。
好在其南京底子还在、班底依旧,再加上帝国主义支持,在新桂系面对孙传芳部独木难支时,他被人迎回了南京城,重掌大权。
自此,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绝对领袖,集军、政、党大权于一身。东山再起,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新桂系“逼宫”的一箭之仇,让他不报不快。从1928年8月,他就发布了系列政令,开始夺取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等人的军政大权,打算玩一手“过河拆桥”,李宗仁等人奋起反抗。
然而蒋介石早已做大,手握军、政、党大权,李宗仁等何以是他的对手?
中原大战后,李宗仁一败涂地,狼狈回到广西。
蒋介石并未打算就此放过,意欲整备大军进军广西,李宗仁毫不示弱,眼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九·一八”事变打乱了全局。
二、马歇尔登场1936年9月,李宗仁抵达广州。
当天晚上,蒋介石一如八年前那个晚上,亲自登门,与之握手言和,表示过往一切不再提,从此还是好兄弟!
不久抗战全面爆发,两人携手抗日,看似和好如初,实际依旧各怀心思,不过两人在一件事上意见格外一致——反共。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在日记中曾写下“必须根绝净尽”,此后抗日期间,也多次掀起反共高潮,李宗仁紧随其后。
不过在两人掀起一股股反共高潮时,美国却“意外”出来搅局,让蒋介石很是不爽。
抗战爆发初期,蒋介石一度期盼美国能给予援助,甚至不惜自降身份,结果美国以“公正的中立”为说辞,拒绝援助。
随着战事吃紧,蒋介石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从“乞援”到“争援”,为获得美国支持,他先后数次让人到美国游说,并致信罗斯福。
费尽千辛万苦后,总算获得了美国一次微不足道的援助。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再也不能坐观上壁,蒋介石从“争援”到“要援”,他认为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理应得到列强援助。
面对蒋介石的“理直气壮”,美国反倒不刁难,当即给了国民党一笔五亿美元贷款。
倒不是美国大方,而是其希望利用中国的人口、纵深牵制住日本,以支持美国将重心放在欧洲战场。
从美国在各大战场的投入来看,亚太地区的开支最小、取得的效果最好,收获的回报最多。
基于此,美国还将史迪威(美陆军中将)派到中国,名义上是协助国民党,实际上是来和蒋介石“争权”。
更让蒋介石恼怒的是,史迪威与中国共产党交往甚密。于史迪威代表的美国来说,并不在意国共之争,要的是相对平稳的亚太环境。
故而史迪威在见识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后,决定和中共合作。
蒋介石对此反应很大,最终迫使史迪威离开中国。可由于蒋介石对美国过于依赖,双方依旧没能完全撕破脸皮。
蒋介石与美国矛盾日益加深,李宗仁与美国关系却愈发亲密。
不过这一切隐患、纠纷都被深埋于二战胜利的伟大胜利下,蒋介石尚且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之中。
然而没过多久,他的笑容便不再。
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被派往中国。
三、围绕美国、李宗仁、蒋介石的三方博弈马歇尔到中国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调停国共问题。前面提到,美国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亚太环境,实现其全球战略。
因此当蒋介石试图用军事手段收服中共时,美国立马叫停,并派来了“钦差大臣”。
美国意思很明显,就是不能打!
蒋介石肯定不同意,由于抗战刚胜利,他在民众中威望正高,再加上美国援助,中苏签订同盟条约。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凭什么不打?在他看来,这场仗必胜。
可蒋介石忽略了中国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历经长达百年的动乱后,老百姓只想要政府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过几年安生日子。
蒋介石不管不顾,铁了心要打,谁也拦不住。
而被派来的“钦差大臣”马歇尔,曾在蒋介石与史迪威冲突中公开支持史迪威,这让蒋介石感到了巨大威胁。
马歇尔与史迪威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有一个五星上将的军衔,还是美国的中流砥柱,备受杜鲁门器重。
从美国将马歇尔派到中国,蒋介石就已然了解美国的决心。正是如此,他感到愤怒,却又有深深的无奈。
好在马歇尔初到中国后,协助国民党“运兵”,并愿意替他解决中共武装力量这一棘手问题,两人相处还算“愉快”。
可随着国共争端明面化,马歇尔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1946年1月9日晚,马歇尔和蒋介石就国共近日冲突开诚布公谈了一次,马歇尔表示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而妥善解决的方案,又明显倾向于中共,这让蒋介石大失所望,决心和其争夺主动权。
随着国共谈判深入,蒋介石将一应不顺心解决方案尽皆算到马歇尔头上,认为他和中共交往过密,全然不顾大局。
在《蒋介石日记》中,亦有相关描述。
“坚持自我主张,不受其威胁所摇撼也。”
在蒋介石和马歇尔这场争锋中,蒋介石稳稳占据上风,任凭马歇尔一再施压,努力调停,始终无法说服蒋介石。
从始至终,蒋介石都有恃无恐,看似在意美方态度,实则一意孤行。
毕竟美国一定会支持国民党,而苏联暂时又不敢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
掌握这一要点,蒋介石想打就打、想谈就谈,马歇尔无计可施。
更让马歇尔气愤的是,蒋介石利用谈判“钻空子”——打的赢,就对美国不理不睬;打不赢,就让美国调停。
不愿充当“裁判”的马歇尔,决定回到美国。
走与不走,都改变不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决心。
原本占据主动的美国,也被他拉下水,只能提供军事援助、经济援助。
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一败再败,这让美国很失望。正如司徒雷登(前美国驻华大使)所说:
“蒋介石资望日趋式微。”
蒋介石式微,李宗仁资望则日高。
从1948年起,李宗仁的照片开始频频出现在美国报纸上,这位国民党“革新人物”声望大有超过蒋介石之势。
原本被架空的李宗仁又觉得行了,试图和蒋介石在政治上扳扳手腕。
在美国的支持下,他成功竞选上副总统一职。
1948年冬,国民党连失数城。
国内国外声讨蒋介石之声势愈发浩大,李宗仁趁机联合白崇禧再度“逼宫”,本就有隐退幕后操纵之意的蒋介石,顺势让李宗仁当上了“代总统”,自己则躲在奉化溪口利用电台远程操纵军队继续抵抗。
看似成了国家元首的李宗仁,除了虚衔之外,手中没有军权、政权,处处受到掣肘,只能看着蒋介石遥控指挥。
隐居幕后的蒋介石,一如既往地固执,自然一败再败。东北、华北等地解放后,紧接着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
一败再败、一退再退,蒋介石一边准备后路,一边把罪责甩到李宗仁身上。
实在气不过的李宗仁,给蒋介石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两人见一面,蒋介石同意。
见了面后,李宗仁开始控诉蒋介石桩桩件件,蒋介石反倒十分平淡。
在他看来,两人从头到尾的争斗,李宗仁都是失败者。
于胜利者来说,他感到骄傲,自然不会计较。
这一面之后,两人再也未见。
而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宣布复职,罢免李宗仁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被委任为代总统)职务,从此在台湾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独裁政治生涯。
以上不难看出,蒋介石之所以将失败根由归结于李宗仁、马歇尔两人身上,其一是李宗仁与蒋介石争权最久,曾成功过数次,蒋介石心有不悦;
其二是马歇尔在国共和谈中确实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掣肘了蒋介石。
然而不管是马歇尔还是李宗仁,两人都未影响到蒋介石的根本,发动内战是他一意孤行,国民党失败是因失去民心。
若论失去江山的罪魁祸首,当属蒋介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