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牺牲级别最高的侦察兵,遗体被敌军浇筑在水泥中,无法回国

奇人看其事 2024-09-05 14:16:58

一觉醒来,已是深夜。

身处滇南战场的傅平山推开窗子,目光望向远处,思绪早已飘荡至数月前的完县火车站,当时他和侦查大队正准备开赴老山前线。

集团军军长、政委、参谋长一一到车站送别,也有不少战士的亲人在站台外依依不舍,离火车出发还有十余分钟,站外进来送行的人越来越少,其中一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114师医院军医于艳萍,也是傅平山妻子。

气喘吁吁跑到火车站的于艳萍,于人群中找到傅平山。临别之际,夫妻俩说了很多话,留下了一张合照。

照片中于艳萍笑颜如花、傅平山一脸正气,时光正好。

火车载着保家卫国的傅平山渐渐驶远,身后是无时无刻关心着他们的亲人、战友,以及笑颜如花的于艳萍。

一、我心寄明月,明月照天涯

上前线,是傅平山、于艳萍两个人的决定。

自从38集团军收到上前线作战消息后,战士们士气高亢,纷纷想要上前线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时任38军114师侦查科参谋(副营职)的傅平山早早就向部队打了报告,部队很快就通过了他的请战报告。

部队通知下来不久,他又给部队写了第二封“请战书”——当时于艳萍是114师医院军医,侦查大队也需要女医生,夫妻俩一合计决定一起上战场,结果第二封“请战书”被师领导驳回。

夫妻齐上阵虽是一桩佳话,可两人的女儿由谁照顾?考虑到傅平山夫妻两人有个孩子,家里也有老人,最终只同意傅平山一个人上前线。

“请战”意愿被驳回,难免更加伤感。

军人保家卫国是天职,可他们也有血有肉,有妻子、孩子、父母。此次奔赴前线,傅平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牺牲。

他将连队一应个人物品分门别类整理好,也给妻子交代了后事,唯一放不下的还是一年未见的女儿。

女儿出生以来,他几乎都在外执行任务,女儿长到三岁,他总共就没见过孩子几面,近一年多更是一面未曾见过。于艳萍是打算让他在去前线前回去看看女儿,可因忙连队参战战士的事一直没空。

临到部队出发,傅平山只能满怀歉意的让妻子在家照顾好孩子、照顾好自己,留下了一张照片。

列车缓缓开出,思绪又回到现实。

距当初和妻子告别已有月余,妻子来过信,多是询问他的近况,信结尾提到让他务必回信,哪怕是几十个字也好。

可自从进入战场以来,每日都忙着侦查、排雷,生死一线根本没有时间回信。直到这个深夜,思念成魔,不由提笔。

“萍:我的爱妻!”

抬头便让人感动,内容更让人动容。信中并未过多提及月余所遭遇的危险,只是说战士们、说敌人,说环境。他在信中让妻子不要太过担心,希望妻子能多给双方亲人去信,宽慰亲人之心。

信的结尾,他写道:

等我明年从前线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一起分别回两地方的家去看望老人,另外替我好好亲亲女儿。

回信内容不多,零零散散一些话。

身处后方的妻子收到回信,不自主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傅平山对她、对孩子、对家庭、对国家的热爱。这份热爱让她感动落泪,更让她挂怀战场上的丈夫,只希望丈夫每一次任务都能平平安安。

平安从不是战场的主旋律,牺牲才是。

来到老山战场月余,侦查大队已有数人受伤、牺牲。有的战友昨日尚在眼前活蹦乱跳,今天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这让身为侦察参谋的傅平山很是自责。

每每有战友牺牲,他总会默不作声给战友家里寄一笔钱、写一封信。牺牲在所难免,战斗从未停止。

二、今夕明月不在,心中明月依旧

1987年12月26日夜,滇南一片寂静。一场侦查捕俘行动,悄然拉开序幕。

捕俘行动酝酿多时,经过十余日反复侦查,傅平山所在的特侦四连发现富宁县田蓬对面一个敌阵地活动频繁。

敌人每每三两人成行,人数并不集中、火力也不强,很适合特侦连实施捕俘行动。行动计划制定后,连队战士纷纷请战,最终选定2名工兵战士、8名捕俘队员,由连长胡贵林、侦察参谋傅平山带队。

趁着夜色,捕俘小队从连营地出发。

滇南多高山、密林,山势陡峭、灌木丛生,夜幕下更是步步艰险。捕俘小队不仅要在数小时内翻越四座千米以上的高峰,还必须保持绝对安静。那是万籁俱寂的滇南深山,稍有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块落石,也足以引起敌人警觉。

直线距离不过三公里的路程,战士们走了足足6个小时。抵达捕俘预设地点时,每个人全身被汗水湿透,迷彩服被撕拉出好几道口子,伤痕遍布。

而这,仅仅只是捕俘第一步,接下来是一动都不能动的潜伏,而这也最考验捕俘小队的忍耐力。

滇南深山一年四季活跃着各种毒虫,蛇、蚂蟥、蝎子以及各种不知名的小虫子,捕俘手到达预定捕俘位置后,就必须在原地保持静默。

被毒蛇咬、被虫啃噬、遭蚂蟥侵蚀,都不能发出一丝声音。

捕俘行动突出一个“出其不意”,更何况此次行动深入敌后,一旦被敌人提前发现,捕俘行动极有可能失败。

坚强的信念让战士们在草丛中一动不动,屏息静静等待“猎物”。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两小时,潜伏时间越长,身上的感官变得愈发敏感,瘙痒感一点点被放大,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煎熬,让战士面容渐渐扭曲,真恨不得能伸手去挠一挠。可没有一位战士这样做,仿佛雕塑一样静静的等着。

终于,不远处有些许动静。

声音渐近,从模糊到清晰,从紧张到激动,可就在捕俘小队即将动手前一刻,敌人却猛然往回跑。

没有人露出破绽,也没有人发现,仅仅是路边一片植被被破坏,狡猾的敌人立马察觉不对劲,值此千钧一发之际,捕俘小队迅速起身向前扑,往回跑的敌人被控制住,可山脚的动静也引起了山上敌人注意。

机枪扫射随即而来,紧随其后是敌人的怒吼。几乎不用看都知道,正有大片敌人朝这个区域围来。

哪怕迟一秒撤退,都将身陷囹圄。

“撤退!立即撤退!”

可这时候撤退已经晚了,必须有人负责断后引开敌人。捕俘小队每位成员都主动留下,均遭到傅平山拒绝。

连长胡贵林想要断后,傅平山以“连长负责带领捕俘小队安全范围”为由拒绝;其他战士想要断后,他又以侦察参谋的身份命令战士们撤退。

最后,傅平山留下来断后。

和战友分别前,他将身上的绝密地图、行动方案等一一交给胡贵林,只留下一把手枪、一把匕首、一个指南针、两块压缩干粮。最后对胡贵林说了一句话:“将战士们平安带回去。”

说完,只身回头去引开敌人。

捕俘小组在傅平山的掩护、胡贵林的带领下,突破敌人重重包围,顺利回到营地,而傅平山与部队彻底失去联系。

三、故乡月,在心中

1987年12月28日,营地气氛凝重。

“我去!”

“我也去!”

战士们得知傅平山身陷囹圄,被困敌后,纷纷要求去接应侦察参谋,首长亦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傅平山。

一天、两天,足足过去三天,始终没有傅平山半点消息。战士们没有放弃,身陷重围的傅平山也没放弃。

和部队断联三天,三天里敌人的围捕从未停过,身上唯一的两包压缩干粮也吃完了,手枪子弹还有四颗。

三天开了三枪,一是节约弹药,二是敌人刻意不开枪,他清楚敌人是想要抓活口,利用这一机会,他才能与敌周旋三天。

可敌人耐心正在一点点被消磨,射击越来越密,他的处境愈发艰难。寒冷、饥饿、孤独,一切负面情绪侵蚀着他,但他没有想过放弃。每当虚弱到差点倒下时,妻子、女儿的笑容就会浮现在眼前。

有人等着他回去,不能倒下,更不能睡!

第四天天色微明,傅平山再度面临敌人围捕。遍野是敌人,逃不掉了。失去耐心的敌人,发现他的踪迹后,机枪扫射如影随形。

抓活口?敌人此时只想泄愤。三天三夜,一群人抓一个人都抓不住,让敌人颜面尽失,只希望早点解决傅平山。

本就中弹负伤的傅平山奋力反击,仅剩的四发子弹击毙一人、击伤一人,枪中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那是留给他自己的。

敌人越来越近,他躲在一颗大石下,手中拿着枪和尖石,只等敌人上前,他将用尖石与敌人殊死一搏,若不成功,便饮弹自尽。

傅平山如战神一般,让敌人彻底胆寒。

没人敢靠近,谁也不清楚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武器。恼羞成怒的敌人不再喊话,一颗颗手榴弹抛掷至大石头周围。

“砰!”

“砰!”

一声声爆炸,彻底断了傅平山生的希望。

当其中一枚手榴弹在他一米外爆炸,弹片击中他的头部、四肢,他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有醒来。

四天敌后作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傅平山为战友、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生命。生命最后一刻,或许他正想着战友、人民,以及妻女。

牺牲这天,正好是元旦。

一年伊始,是打算给妻子写封信,问问妻子、女儿近况,展望一下美好未来,正如他在第一封给妻子的心中所说:“等我明年从前线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一起分别回两地方的家去看望老人,另外替我好好亲亲女儿。”

他深爱着这个家,更爱这个国家。

傅平出生于天津,小时候家里穷,是街坊四邻帮衬,才让他走进部队。怀着对街坊四零的感激,抱着对国家的热爱,每次任务他都冲在第一位,他想用毕生保卫国家,保护人民。在部队,他出了名吃苦耐劳、性格和善。

这次到老山前线,傅平山每次出任务总冲在第一位,排雷、侦查,侦查大队其他战士都让他不用太拼,他是来指导作战,冲锋陷阵有其他人,他却将自己摆在和战士们一样的位置,这让他备受战士尊敬。

这次捕俘行动,他依旧冲在第一位。最后他倒在了南疆土地,鲜血染红了植被、沁进土壤,再也没能醒过来。

傅平山是烈士、是英雄,尸骨却被敌人浇筑在水泥中。得知这一消息的前线战士,纷纷请命去抢回英雄遗体。

英雄遗体被带了回来——一个头骨,其余均被破坏严重。愤怒在心中酝酿,恨意不断膨化,前线战士化恨意为动力,继续保家卫国、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战士愤怒、伤心,傅平山妻子于艳萍同样伤心、绝望。当得知丈夫牺牲消息时,她几乎呆滞原地。

数月之前才分别,数月之后阴阳两隔,手中拿着丈夫回信,一遍遍读、眼泪缓缓而下,她依旧能从信中感受到丈夫对她、对女儿的热爱。

正是因为感受的到,才会更加绝望、无助。

女儿不过三岁,她该怎么办?没有改嫁,也婉拒了上级对她的照顾安排,一个人独自抚养女儿长大、成才。

她也有遗憾,不为自己、而为丈夫。傅平山作为中国建国以来阵亡级别最高的侦察兵,并未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部队永远记得,只是由于傅平山牺牲在敌后,考虑到政治影响,并未大肆宣扬。于部分人来说,或许是不公平的,不过于艳萍并不纠结。她清楚丈夫为人,是不在意这些虚名的,她和丈夫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目标——保家卫国,建设国家!

0 阅读:2

奇人看其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