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白敬亭、章若楠主演的都市爱情剧《难哄》正在热播中,这部剧自上线起便打破了优酷站内热度纪录,还连续多日登顶猫眼剧集榜 。
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严重的口碑两极分化。
很多观众夸白敬亭饰演的桑延颜值高人设好、章若楠的演技好、两个人的氛围感很强,磕起来很香。
两位主演发的共创视频热度也非常高,不得不说,颜值确实是没商量,白敬亭这次的妆造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这部剧也因为剧情中对性骚扰情节的处理,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难哄》前九集中,女主角温以凡遭遇了六次性骚扰,涵盖偷窥洗澡、强奸未遂、职场骚扰、街头暴露狂、校园霸凌、亲戚猥亵等。
平均每1.5集就有一次,如此高频率的呈现让人咋舌,毕竟作为偶像剧,大部分受众还是女性,如此的剧情实在是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
就算是为了凸显成长型女主,倒也不必用这样的情节来表现吧。
这部改编自竹已同名小说,原著中,温以凡面对骚扰冷静取证、报警反击,是个坚韧的形象,剧版却将她变成了 “等待拯救的受害者”。
比如出租屋强奸未遂情节,原著只是邻居敲门骚扰,剧版却改成邻居趁妻子外出企图性侵,女主全程无力反抗,最后靠男主英雄救美。
第九集街头暴露狂情节更是引发众怒,正面拍摄了裸露镜头,被网友痛批为 “视觉污染”“消费女性苦难” 。
剧方在舆论压力下24小时内删除了争议镜头,但剧情逻辑和角色塑造方面并未调整。
这不禁让人质疑,如此密集的性骚扰戏码,到底是在反映现实,还是编剧为博眼球的恶趣味?
《难哄》争议的核心,在于将性骚扰工具化,什么时候性骚扰成了流量密码?
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不像是在所谓的“警示”。
原著仅有两次骚扰情节,剧版却硬塞了六次,试图以女主不断受伤害来推动男主 “救赎” 主线。
这种做法与 “英雄救美必先让美人坠崖” 的套路如出一辙,本质上是将女性苦难当成了男性魅力的垫脚石。
剧中的性骚扰戏码不仅没有现实意义,还充满了低俗的猎奇感,女主被邻居强奸未遂后还继续合租、遭遇暴露狂时,镜头刻意放大裸露部位。
与韩剧《请回答 1988》处理类似情节时的留白与克制相比,《难哄》的导演似乎是把 “低俗” 当成了 “艺术” 。
更让原著粉痛心的是,温以凡这个角色的塑造彻底崩塌,从小说里 “破碎但坚韧的玫瑰”,被魔改成了 “风中残烛”。
剧中她面对骚扰只会惊慌失措,甚至还安慰施害者家属,完全颠覆了原著形象。
这种改编暴露出创作团队对女性角色的刻板认知,传递出 “没有男人,女人活不下去” 的有些扭曲的价值观 。
当现实中的女性都在勇敢对抗不公时,《难哄》却用六次性骚扰告诉观众这样的错误观念。
女主被骚扰六次仍能与男主恋爱,也让观众不禁质问,现实中女性遭遇性侵后常产生心理阴影,剧中的 “救赎式爱情” 是否是在美化创伤?
争议爆发后,章若楠的粉丝也加入了声讨队伍,直言 “演技再好也救不了烂剧本”。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影视市场对女性角色塑造的单薄,大IP女主稀缺,演员为了转型可能会接下这类有争议的角色。
同时,资本追逐流量、编剧迎合狗血,使得演员常沦为工具人,“性骚扰” 成为博眼球的捷径,角色的灵魂却被抛弃 。
《难哄》的争议,撕开了影视行业的疮疤。
某些创作者将女性苦难当作流量密码,用猎奇镜头替代深刻叙事,矮化和消费女性角色。
观众抵制的不只是大尺度画面,更是这种错误的创作导向。
性骚扰是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但绝不能以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影视创作需要戏剧冲突,但更要守住底线。
这次《难哄》的观众是真的哄不好了。
希望经过这次事件,影视创作者们能明白,用心创作、尊重观众才是留住观众的根本。
你们觉得呢?
刨根问底儿刨个稀烂,这里是狠起来连自己都敢锄的影视小锄头,圆小锄带你追热剧,点赞加关注,追剧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