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而广州站西商圈又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各路客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西商圈钟表批发集散地以南方钟表城、站西钟表城、雅致钟表城以及天豪钟表城等。其中,以南方钟表城的规模最大,场内包括独立商铺在内约版有400余家商家在场经营成品钟表和配件。 另外一个规模较大的站西钟表城。
首先,我们从站西几大钟表城开始介绍,广州站西钟表城因为在广州火车站西边而得名,最初就只有一个站西钟表城,但图片中没有,因为这段时间老站西钟表城在装修,大门前面全部是建材铁板档着。后面陆续发展,慢慢新建起其他几大钟表城。但现在,大家习惯统一称为站西钟表城。
上面的第一张图从左到右是新九龙钟表城,海英钟表城。这两个钟表主要是以钟表配件为主。它们的旁边有一个正南钟表城,对面还有一个旺角钟表城,距离有点远,而且晚上光线暗就没有去拍了。中间图三个分别东方钟表城,老九龙钟表城和老南方钟表城。另外老九龙钟表城对面是三一钟表城,忘记拍照片了,下次给表友补上。最后一张大图就是新南方钟表城,它就在老南方钟表城对面。
现在站西一直严查,晚上不到8点就关灯关门,在去年这个时候,到晚上九点半一楼档口还是灯火辉煌,人流如织。档口表贩子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介绍表款,讨价还价。这四个钟表城主要是以手表销售为主,两平方米左右一个的档口占满了整个钟表大厅,而且租金不便宜,一个月四千到六千不等。而真正的顶级腕表只在网络接单,晚上来站西放货。
日新月异的盗版技术
走在广州火车站地铁站出口一直到站西路钟表城,经常可以见到叫卖廉价瑞士名表的商贩。在钟表城数万元的名表经过一番独具特色的讨价还价,最后只要1-2千元就能成交。这些盗版的瑞士名表几年前看上去还做工粗糙,刻盘上的字迹模糊,甚至连个像样的包装盒都没有,连外行都能辨出真假。如今的盗版表却很难被一眼识穿,秒针的空格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表壳上的碳原料也都和正品一样的顶级材料,外包装可以说层次完全不同;笔者从市场上拿回八枚进行蓝宝石玻璃测试,全部使用高端蓝宝石玻璃制作。
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机芯。这次检验出的万国葡萄牙计时的机芯部分相似度大致在百分之95左右,要知道采用海鸥机芯或者是上海机芯(量产)是不可能有如此的还原度,经过背后一番调查才知道这是使用万国自产机芯的复制版本,要知道这样的机芯技术在五年前是不可能在内地出品出乎瑞士专家意料之外的是盗版表的核心也能造得跟正品不相上下。
瑞士钟表协会打假服务中心(Head of the anti-counterfeit service)的负责人Michel Arnoux告诉瑞士媒体,"我们很惊讶,中国仿造的陀飞轮会出现在瑞士的反盗版中心,现在陀飞轮的机芯结合技术已经不是海鸥陀飞轮裸外观,而是根据不同品牌的陀飞轮外观二次定制。"
陀飞轮技术于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师路易-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发明,陀飞轮是腕表中相当尖端的机械技术,制造的初衷是抵御来自地心引力对于机械手表的走时影响。要知道类似于恒宝等陀飞轮腕表基本都在10W以上的价。
网络是重灾区
根据瑞士钟表联盟FH的统计, 每年全世界出产的盗版手表达4000万,这比瑞士年产3000万的正版表数量还要多。瑞士表的仿造者每年创造营业额达10亿瑞郎(约65亿人民币),相当于该行业营业额的5%。
斯沃琪集团的主席Nick Hayek在6月7日接受瑞士《20分钟》专访时表示,造假让他很受伤,假表给瑞士制表业每年带来的损失高达数十亿瑞郎,更严重的问题是,造假日益专业化了。
众多瑞士手表品牌中,最受盗版商欢迎的往往就是那些市场需求量极大的入门级高端表,比如天梭、劳力士、欧米茄这些品牌。天梭集团的首席执行官François Thiébaud也证实了这个说法。Thiébaud表示,很多读者一直认为低端仿造市场和高端腕表的市场并不重合,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广州产质量大幅度提升,让市场重合度减小,也就意味着损失增加。
而网络是这些赝品名表扎堆的地方。
Michel Arnoux对瑞士资讯表示,在金融危机期间,许多纽约和伦敦的证券经纪人都在网上低价出售他们的手表。仿制者趁机混入其中,谎称出售"二手"表。这让网络购买变得更加复杂。
趣事分享:随着品质的提升,顶级广州货已经不再着眼于初级入门的机械腕表:天梭,美度,卡西欧等。因为大量的AAA劳力士都已经在3K左右的价格,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正品天梭等根本比不上仿。所以这也是让人纳闷的地方,难道品牌那么重要吗,厉害到假超越了正品?
古语有言"存在既是合理",复刻表之所以存在如此庞大的市场,必然是有它存在的理由。不难发现,复刻表在市场上的销售量是非常大的,自己身边也有很多的喜欢玩表的表友,都会买一些复刻表来玩一玩,可以说复刻表解决了我们这些普通表友在金钱上的问题。说了这么多其实最终解决的还是金钱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以下几点帮大家做具体分析。
假表盛行全球的原因
1、正品价格太高
正品昂贵的价格一直是大部分表友们对自己心爱的表望而却步的最大理由。一款手表动辄上万,奢侈的可以到十几万几十万都有,甚至是上千万的"超级"手表,而现在市场上的复刻表给予了表友们很大的选择空间,对于很多并不是冲着名牌表的那份品牌价值去的消费者,以一个便宜的价格买下一份高端手表的享受,理性消费。当然,我不能去否认衣蛾品牌的品牌价值与文化底蕴,这都是一个产品本身的价值总和之一,很多的表友会选择去专柜购买各大品牌的手表,买的并不仅仅只是手表这一个商品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去消费这款手表的内涵价值。
2、手表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功能用产品
现如今的这个社会,并没有多少人买表是为了看时间,毕竟手机比手表方便多了。手表最多的实用意义,大概就是用来提醒自己注意时间观念。手表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功能性产品,它的社会价值更高,用其他的说法来说,这就是你的"社交货币",别人第一次遇见你,就会通过你带什么手表,来得知你是否是一个永远社交价值的人。手表对于男人,就如同提包对于女人。有许多的表友想要有一只与自己心中的社会地位相称的手表,却又不愿意去花这个钱。这时候,复刻表就派上用场了。复刻表以其低廉的价格,细致的做工,迅速的攫取了许多人的心,连许多有钱人都不例外。
3、中国的制表业迅猛的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人制造出的石英机芯让瑞士的制表厂遭受重创,机械表的销量大幅度减少,倒闭了无数的厂家。当年的英纳格也在这次风暴中倒下,最后被香港人收购,直至被瑞士钟表除名,让人备感惋惜。面对日本石英机芯的追求猛打,在21世纪的时候,瑞士人开始了新的策略。他们在我国找到了代工厂,并且用各种精巧设计的表壳,来套那些老的28系列的机芯,还有一部分7750机芯。所以东南沿海有很多这样的代工厂,代工厂加工好了表壳,表带,字面,指针,甚至组装成表。最后的成品全都会运回瑞士或者公海盖个章再回来卖回国内。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一大片表厂都学会了玩复刻。我们现在拿着德国进口的DMG和西门子机床,配着日本的三菱和大隈锻床,背后还有一大批的技术人员。
其实我们国家的复刻表做到现在这么好的品质,并不是所谓的中国人喜欢"山寨",而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细细说来也是中国制表业发展道路上的一段心酸历程。假设说中国的制表业同样拥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也许就没有瑞士什么事了。如果中国那么多的制表工厂能够把自主品牌做大做强,能够得到国人的支持,又怎么还会去仿制他人呢?
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尽管国外把一些高端的技术死死控制住,经过我们的努力各种高端的技术也全都能自己研究出来。站西这里的制表技术和工艺已经属于世界一流水准,各个复杂的机芯腕表都能被制作出来,例如陀飞轮腕表,纵然很多复杂表款没有做出来,但并不是说不可能,只是市场接受度和成本控制销售预判的问题。遥想一下未来有一天让我们把品牌、设计、创新、这些额外的因素能够做好,会不会有一天中国有自己的顶级品牌腕表?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