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氏DNA分析,突厥人起源于东亚

历史民族 2025-04-14 17:36:41

阿史那氏,突厥可汗出身的氏族,为突厥王族。根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冶铁放牧为生,他们在六世纪反抗柔然,552年建国,两兄弟土门与室点密分别成为东突厥与西突厥始祖。

他们740年被回纥打败,有些归付唐朝,唐朝有名将阿史那社尔。后归附隋唐的人,有的改姓史。唐太宗时,阿史那思摩被赐姓李,改称李思摩。

阿史那姓来源单一,阿史那亦称阿史呐、阿斯纳,是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古突厥大可汗家族的姓氏,为世代沿袭。阿史那姓属于以氏族称谓汉化为氏。

起源

有人说阿史那部先是来自乌孙境内与咸海一带的斯基泰人(塞语阿史那解有价值)

DNA

阿史那(古突厥姓氏)阿史那(Ashina)为古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意为“高贵的狼"或“贵族狼”,也具有“蓝色”之意,因此阿史那部也被称为“蓝突厥”。

Xiaoming Yang 等人对早期阿史那王室成员进行的首次遗传分析。 2023 年,发现几乎完全是东北亚血统 (97,7%),次要的为西欧亚血统 (2,7%)。 蓝突厥的古代突厥王室被发现与后铁器时代的通古斯人和蒙古牧民有遗传亲缘关系,同时与各种讲突厥语的群体有着异质关系,这表明突厥汗国人口的遗传异质性和多个起源来源 . 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再次验证了突厥语言传播的文化传播模型优于人口传播模型”,并驳斥了“西欧亚起源和多重起源假设”,支持突厥人起源于东亚。

突厥汗国阿史那氏系谱

伊利可汗(初代)

乙息记可汗(子、2代)

木杆可汗(乙息记次弟、3代)

佗钵可汗(乙息记三弟、4代)

沙钵略可汗(乙息记长子、5代)

莫何可汗(乙息记次子、6代)

都蓝可汗

达头可汗(伊利外甥、8代)

始毕可汗(莫何嫡孙、9代)

处罗可汗(始毕次弟、10代)

颉利可汗(始毕三弟、11代)

后突厥汗国:骨咄禄可汗---默啜可汗(骨咄禄弟)---毗伽可汗(骨咄禄长子)---伊然可汗(毗伽长子)---登利可汗(毗伽次子)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