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按照我国标准,中国成年人(≥18 岁)超重率为 34.3%,肥胖症患病率为 16.4%,6-17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11.1%和 7.9%,6 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球死亡中占比由 1990年的2.8%,上升至 2019年的7.2%。肥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源头。
肥胖症定义
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度积累或分布、功能异常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疾病。
肥胖症诊断标准
体质指数
➤轻度肥胖症:BMI达到28.0 kg/m^2且低于32.5 kg/m^2;
➤中度肥胖症:BMI达到32.5 kg/m^2且低于37.5 kg/m^2;
➤重度肥胖症:BMI达到37.5kg/m^2且低于50 kg/m^2;
➤极重度肥胖症:BMI达到或超过50 kg/m^2。
温馨提示:
儿童青少年
肥胖症相关疾病
血糖异常:肥胖程度越高,发生糖尿病前期和T2DM的风险越大。
血脂异常:肥胖症患者常合并血脂紊乱。其中以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尤为突出,且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高血压: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重和肥胖症是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脂肪酸在肝细胞内异位蓄积,引起局部炎症从而导致肝细胞坏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年龄因素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重要危险因素。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长缩短,是体重增加的高风险因素。
生殖健康: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流产、性功能障碍等。
心血管疾病:肥胖症患者常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使得心血管意外风险显著增加。
肿瘤:研究表明,BMI异常增高与结直肠癌、食管腺癌、肾癌和胰腺癌风险呈强相关性;此外,男性甲状腺癌、女性胆囊癌、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也随着BMI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升高。而白血病、男性恶性黑色素瘤、男性多发性骨髓瘤、男性直肠癌症、以及女性绝经前乳腺癌与肥胖症程度呈弱相关性。
精神心理异常:肥胖症和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是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一个危险因素,二者常相互影响。如抑郁症、焦虑等精神心理疾患 。
其他相关疾病:中心性肥胖是胆石症的高风险因素;肥胖症也是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等发病和疾病进展的主要风险因素;高BMI水平累积风险及BMI变化与脑亚健康改变(包括大脑体积减少、白质微结构损伤以及白质 病变的增多)显著相关。
肥胖症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常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尿酸、血糖(空腹及餐后)、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肾功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肝脏 B 超、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皮质醇、性激素、心血管功能:心脏超声
其他检查项目(必要时可加测)
胰岛素释放试验(可选)、C 肽释放试验(可选)、维生素(可选)、微量元素(可选)、脂肪酸:ω-6 与 ω-3 脂肪酸比例(可选)、炎性指标:Hs-CRP、铁蛋白(可选)、睡眠呼吸暂停检查(可选)、超重或肥胖相关基因(可选)、肠道菌群(可选)、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可选)
特殊检查
DXA体成分检测(可选):配有双能 X 线骨密度仪。
多导睡眠监测仪(可选):便携式睡眠监测仪或多导 PSG 检测仪。
参考文献: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肥胖诊疗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4年版)》
撰稿:梓潼县中医院 罗石全四川省医学传播罗学会医学检验发展与传播专委会委员
初审:王怡
终审:伊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