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5年4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江苏省宿迁市的皂河镇有三棵古树,树冠面积有10平方米左右。
虽然看着不大,但是它们的“来头”可不小,是清朝时期就栽种下的树木,栽种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一直以来,这3棵古树都生长在这里,没想到的是,有人却打起了它们的主意,在大白天就挖走了其中长势最好的一株。
这究竟是什么古树呢?偷盗者又为什么要挖走它呢?
连根挖起
这3棵古树都是石榴树,它们一直都种在当地办公场所的院落中,前院办公,后院就给村民居住,一位73岁的徐老汉就一直住在这里。
4月8日的早上,大概7点左右,徐老汉就听见有动静,出来一看发现是3个中年男子进来了,手里还都拿着铁锹等工具,正围着这3棵石榴树指指点点。
之后,其中两人就拿着工具开始挖树,他们挖的还是3棵中长势最好的一棵,连续挖了2个多小时之后,才终于把树给挖出来,然后他们就合力将树给运走了。
徐老汉虽然目击了全过程,但他也不清楚这几棵石榴树的价值,长久以来这3棵树就长在这里,也没人说是自己的,所以他也就没有阻止。
而就在那3人将树挖走之后不久,就有民警找上了门,警察的速度很快,现场还撞上了没来得及离开的一名村民。
最终在这名村民的家门口发现了被偷走的石榴树,树已经被栽在了他家的院子里。
在下午5点左右,民警将3人带到了现场进行侦查工作,通过调查,几人表示没想偷树去卖,也压根不知道这石榴树很珍贵。
就是看树栽在那里没人管,以为是无主的,又想吃石榴了,于是才想挖回来种自家院子里。
民警在发现被偷走的树之后,又重新将其栽回了原来的地方,不过树的枝杈已经被削掉了大半,虽然已经重栽,但是能不能存活还不一定,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根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道,这个地方原来是清末时一位地主的私宅,自己小时候还经常在树下玩耍,树的年纪都不小了。
偷树的3人这才知道自己偷的不是普通的石榴树,这3棵石榴树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了市级“古树名木”。
他们挖走的那一株,在2008年鉴定时树龄就已经有305岁,现在已经超过310岁。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顾名思义,是指树龄久远、具有重要价值的树木,一般来说,树龄超过100年的称为古树。
这些苍劲挺拔、历经风雨沧桑的古树,不仅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也是一个地区人文历史的重要象征,它们见证了城市变迁、历史演进,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与文化意义。
生长在皂河镇的这3棵古石榴树的树龄比较久远,它们在村子里生长了几百年,早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
虽然古石榴树已历经数百年风雨,但是仍保持着相对矮小的身形,这株被偷的石榴树树高在4.5米,胸径有30厘米。
这在很多几十米高的古树中可能并不起眼,不了解它的人也很难相信它已经生长了几百年。
但石榴树本身属于灌木或小乔木类型,本身基因决定了其生长高度有限,不同于高大挺拔的杉树、柏树,石榴树天生枝干较为柔软,枝条生长分散,不易形成高耸直立的主干。
即便是在理想环境下,石榴树的高度通常也不会超过5米,只有极少数可以长到10米高。
并且古石榴树在漫长岁月中往往遭受风雨侵蚀、病虫侵害及人为干扰,枝条反复折损、重新发芽,使得整体树形更显低矮而多枝。
因此,古石榴树虽寿命悠长,但体态多半矮小而苍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感与历史韵味。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生态多样,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2024年1月25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截至近年来,全国已认定的古树名木数量超过500万株,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从种类来看,常见的古树有柏树、银杏、榕树、槐树、松树、枫树等,还有诸如梅花、石榴、牡丹等古老花木。
保护古树名木,意义深远,古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改善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许多古树周围聚集了独特的动植物群落,形成小型生态圈。
其次,古树名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与地方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密切相关,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
古树名木还具有重要的基因资源价值,它们经受了自然选择的长期考验,遗传性状稳定,对研究植物演化、环境变化、遗传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古树名木还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许多知名景区、历史名胜因拥有古树而增色不少,如杭州灵隐寺的古银杏、承德避暑山庄的古松群。
面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珍贵与脆弱,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让更多的人知道古树名木,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无价瑰宝,是历史与文化的活体载体,值得人们珍视并守护这些大地上的绿色老者,让它们继续生存下去。
参考:
中国新闻网《想吃石榴挖走310岁清朝石榴树 重栽后生死难料》,2015-4-1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我国现有古树名木508.19万株》,2024-1-25
封面新闻《我国有多少古树名木?哪个省数量最多……国家林草局发布会揭开谜底》,2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