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祭出关税这个大武器时,却有两个国家巧妙地避开了冲击。
这两个国家,就是美国常提起的俄罗斯和朝鲜。
深挖一下背后的缘由,会发现这其实是美国政府偷偷搞的小动作,专门留的后手。
【为何不对俄朝加税】
4月6号,白宫的经济智囊哈西特说明了为啥不给俄罗斯和朝鲜加税的原因。
聊到俄罗斯的话题时,他提到美国之所以没加关税,那是为了……
现在俄乌之间的对话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美国那边怕加收关税会把事情搅得更乱,所以特别地把经济贸易的手段和外交调解给分开了。
说白了,美国现在这时候可不敢惹俄罗斯,怕普京一生气,直接不干了走人。
要是真收了关税,那美国的航空和能源行业怕是要直接垮掉了。
因此,别看美国老是在那喊打喊杀要制裁俄罗斯,但要是碰到真真切切关乎自己安全利益的大事,他们那关税的大棍子,也得赶紧偷偷藏好。
朝鲜那边的情况挺有意思的。
美国和朝鲜之间,一直以来就没啥正经的买卖交易。说到去年朝鲜卖给美国的东西,那统计表上就干脆写了个“零”。
但说实在的,现在美国正琢磨着怎么重新启动和朝鲜的外交关系呢。
结果如下:所以,就算朝鲜暗地里向美国卖东西,美国在关税清单上也还是会刻意忽略它。
就好比说,大人有时候会装作没看到小孩子悄悄拿糖吃,就是想着给小孩子留点面子,别搞得太僵。
【美国留的后门】
这两个特殊情况把美国的两面性给显露出来了。
对欧盟、韩国、日本这些合作伙伴,我们竟然在关税上硬碰硬,斗得不可开交,但对那些真正的“朋友”却大开方便之门,一路绿灯放行。
这种双重标准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美国资本和政治紧密相连,分不开。
拿军工联合体来说,洛克希德·马丁这公司可真是会玩,一边给乌克兰送导弹,另一边又卖给俄罗斯导航芯片,让这些二手武器能避开制裁继续用,就这样在俄乌战场上两头捞金。
如果对俄罗斯企业加征关税,那就是在给自己挖财路的坑。
比如说农业方面吧,美国每年会经由哈萨克斯坦,把80万吨的玉米卖给朝鲜。虽然从账面上看,这是美国出口给哈萨克斯坦的,但实际上,这批玉米最终都送到了朝鲜的养殖场,用来养那些最后会卖到韩国的高价“韩牛”。
这些跨国的生产供应链已经深深扎根于美国的经济体系里。要是真的对所有东西都加关税,那最先遭殃的,肯定是华尔街的股票价格,得跌得一塌糊涂。
另外,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能明白,这是美国在给全世界的供应链开一个紧急的出路。
以后,不少国家可能会先经过这两个国家,再从那儿买进美国的东西。
倒霉的美国老百姓,摊上了一个不靠谱的总统,结果被这两个国家狠狠地宰了一笔。
但美国留下的那个漏洞,给我们敲了个警钟。
以后要是中国企业的商品想出口到美国碰壁了,可以考虑先把货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或者罗津港,然后换个俄罗斯或者朝鲜的包装,再绕道卖到美国去。
虽然这种绕远路的运输方式得多花20%的成本,但跟直接面对美国那50%的高关税比起来,可真是便宜太多了。
其实美国这种搞“两面派”的做法,已经不是头一遭了。
朝鲜制造的医疗手套,在前几年的那场大灾难里,美国的好多医院都用上了。你知道吗,这些手套里,有三成多的原材料其实是从朝鲜的罗津特区来的。不过呢,它们先是到了马来西亚公司那里,转了个弯,再送到了美国。就这么简单,没有直接说是朝鲜产的。
这种离奇状况的背后原因,是美国一边想当全球经济的监管者,一边又想给自己开后门搞特殊。
这就像开赌坊的家伙悄悄留个后门,想跑的时候随时都能溜之大吉。
可如今,这个暗门儿已经被各国瞧得一清二楚:俄罗斯和朝鲜能绕开关税,那其他国家为啥就不能跟着学呢?
这场关税较量正在搅动全球贸易,形成新的格局。
企业们察觉到,一旦掌握了那个“秘诀”,就能继续在美国市场上捞金。
美国海关哪怕每天都把箱子翻个底朝天来查,也拦不住全球那些精明商人的头脑和点子。
最终,还是美国的老百姓得买单,他们得面对关税涨起来后的高价商品,还得为政府搞的那些全球战略掏更多腰包。
历史事实早已摆在眼前,16世纪那会儿,西班牙妄图靠着“珍宝舰队”把美洲的白银全给垄断了,结果呢,却被英荷的海盗和走私分子给硬生生拖垮了。到了19世纪,英国又搞出个“航海条例”,本想掌控局面,没想到却意外地促进了美国地下造船业的蓬勃发展。
现在特朗普搞的关税这套把戏,其实就是老一套,只不过披上了无人机和社交网络的华丽外衣。
沃尔玛货架上的商品悄无声息地换上了“俄朝结合”的标签,这时候,真该琢磨琢磨的,可能是那位白宫大佬,他是否把政治小九九看得比经济规矩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