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你可能会说,地球的赤道周长是约4万里,地球的体积是约10.8亿立方公里,地球的质量是约5.97乘以10的24次方千克。但是,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又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测量地球的大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像测量一个苹果或者一个足球那样,用尺子或者秤来直接测量。我们需要借用一些天文数学和数学方法,才能间接地球推算出地球的大小。
最早测量地球大人物的人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他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是一位博学的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他深信地球是一个球体,而不是一个平面。他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并测量出地球的周长。
他的方法很巧妙,利用了夏至太阳直射的现象。他选择了两条南北基地在一条经线上的城市——埃及亚历山大港(居北)和阿斯旺城(居南)。他知道,在阿斯旺城,夏至那天正午时分,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而在亚历山大港,阳光只能照到井壁,光线与井壁的直射立方向有一个7.2度的夹角。这个夹角角就是两个城市之间的纬度差。
埃拉托色尼根据商队在经过两城时在路上所用的时间,算出了两地的距离,大约是5000斯台地亚(古埃及的一种长度单位)位)。由于两地大体位在同一条线上,它们之间的纬度差就相当于当整个星球360度的1/50。根据该定理,埃拉托色尼求出了地球的圆周长:5000乘以50等于25万斯台亚。换算成现代单位,大约是40.2万里。这个数值和现代测量的结果40.008万里非常接近。
埃拉托色尼用这种简单而精妙的方法,第一个测出了地球的大家伙。他被称为“地质学之父”,也是第一个创造了“地质学”的人”这个词的人。他还建议将全球规划成五带:一个高温带、两个高温带、两个低温带,以南、北纬24度为高温带分界线。
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大小的测量更加精确和全面。除了用大地球测量方法外,科学家们还可以通过测量人造卫星轨道、重力场、激光干浸仪等手段,来测量地球的形状、半径、体积、质量等参数。自1980年起,国际上所采用的地球大小型参考数值(如赤道半径值为6378137米,地球抱率为1/298.257),就是通过多种方法交互匹配而取得的。
那么,知道地球有多大有什么用呢?其实,这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会有很多意义。比如:
- 知道了地球大小和形状,我们就可以制作更准确和规范的世界地图和坐标系。
- 知道了地球质量和密度,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万有引力常数和重力加速度。
- 知道了地球累积和表面累积,我们就可以估计出资源和环境容量。
- 知道了地球与其他行星和恒星的大小比较,我们就能感受到宇宙之广袤和生命之珍贵。
测量地球大小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和自我认知过程中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课题。它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光辉。希望你能从中获得启发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