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体制内现象:正科级以上的领导退休后为何彻底消失了?

编中人 2025-02-23 08:24:49

退休后的正科级以上领导都去哪儿了?

不是他们不见了,而是身份转变了。

这样的转身就是一瞬间的事,干部来自老百姓,最后又成为老百姓,如此循环。

那么,他们都去了哪里呢?

有些退休领导,给儿子女儿带孩子呢!

孩子在哪他们在哪,比如游乐场、培训班和公园等等,所以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

当然,也有不带孙辈的退休领导。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比如热爱广场舞、下象棋、摄影、侍弄花鸟鱼虫等。

甚至拿着一块木头可以静静地雕刻上好几天呢!还有的拿着一把专用的“扫帚”,在人来人往的广场表演书法,乐在其中。

这就是大隐隐于市。

当然,有些人也不愿意被看见,退休了还频繁活动在体制内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事。

选择低调生活,就是在安度晚年。

至于为什么低调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高调非我愿。

以前在职时,时常面对镜头是一种工作。

如今退下去了,肖像权自然是涉及到个人隐私,过多的曝光,自然是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的,除非组织还有这个需要。

二、工作角色转化。

正科级及其以上领导退休后,工作的重心成为了个人和家庭,就像上面说的,有人要去带孩子,带孩子需要一个安静环境。

退休后,成了普通老头老太太,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普通人自然没有什么机会出现在媒体里,公众场合也是路人视角。

三、政策纪律限制。

一些地区对退休领导的公开活动有规定,限制他们参与某些事务,进一步减少了他们的曝光。

“退而不休”可不是什么好的词汇。若是组织需要,自然会安排延迟退休,既然退了,那么就要彻底,把权柄移交继承者。

太过迷恋,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倾向。

四、保持健康形象。

随着年龄增长,健康问题会让每个人老态龙钟,甚至饱受病痛折磨,以医院为家。

这个时候还要出现在公众视野,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担忧,而此时大家的评价有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催生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此事,网友们也有他们的看法,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赞评论,也欢迎大家发言。

1、以前是“在线等”,现在是“不在服务区”,连个“已读不回”的机会都没有了。

2、基层领导退休后仿佛练就了“隐身术”,朋友圈一条不发,系深藏功与名。

3、退休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轻松!忙了大半辈子,终于能喘口气了,谁还愿意天天抛头露面?在家喝喝茶、遛遛鸟,太香了!

4、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退了就得放下,别总惦记着那些陈年旧事。咱普通老百姓,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啥都强!

0 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