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在日本广岛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时向媒体发出信号,称美中关系将在不久的将来"缓和"。他的言论瞄准了这一长期的地缘政治难题,试图让观察者相信,他的政府有能力在激烈的中美博弈中缓和紧张。
然而,我要说,这可能只是一个政治伎俩,或者更糟,这可能暴露了拜登政府的战略短视和忽视中国崛起的现实。
拜登的这种"缓和"论调背后,只不过是一种修辞技巧,用于糊弄公众,以便在短期内获得选民的支持。然而,实质上,中美关系的紧张并没有真正缓和。美国的一些决策者仍在试图将中国描绘成威胁,从而满足其国内政治需要,而不是根据中国真实的意图和行动来制定政策。
拜登的"缓和"论断,实际上掩盖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美国对待中国的策略仍然充满了短视和自我欺骗。他们的基础观点似乎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年代,那时中国还处于较弱的地位,无法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实质性威胁。
这个现实,美国政府的许多决策者似乎不愿意接受。他们过于依赖于美国的军事优势,忽视了中国在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
试图以美国优势领域的力量,去应对中国崛起的多元化挑战,是一种战略上的错误。这种观念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美国可以通过武力或军事威胁,迫使中国改变其国家政策。这种观念是短视的,它无法解决中美间日益增长的战略竞争。
从长远来看,美国的最佳选择是以开放和合作的态度来应对中国的崛起,而不是试图遏制中国。通过建立建设性的对话机制,美国和中国可以找到共享利益,同时管理并减少争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需要放弃其价值观或利益。但是,将中国视为敌人并试图阻止其发展,不仅不能保护美国的长期利益,反而可能使得中美关系陷入更为深重的对抗之中。
拜登政府需要承认这个现实,停止发布空洞的"缓和"言论,并制定一个长期、实质的和对中国负责任的政策。只有这样,美中关系才能真正走向"缓和",而不仅仅是空洞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