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或再抓特朗普?纽约检方开始发难,同意推迟但反对撤销定罪

前朝野生历史 2024-11-29 00:54:34

据财联社消息,前不久,纽约检察官方面同意推迟针对特朗普“艳星封口费案”的进一步诉讼进程,不过,对于特朗普试图撤销其34项重罪定罪的诉求,检察官表示反对。今年5月31日,12名陪审员历经长达两天的商议后,一致判定特朗普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如此一来,特朗普成为美国首位被定罪的前总统。特朗普原定于11月26日接受宣判,但倘若他赢得大选,此案的结果将会被改变。

2023年3月,特朗普在纽约遭到指控。在2016年竞选美国总统期间,特朗普委托当时的私人律师科亨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13万美元的“封口费”,其目的在于防止丹尼尔斯声称2006年与特朗普存在不正当关系这一桃色丑闻影响选举局势。此外,特朗普还伪造商业记录,通过以“律师费”的名义分期向科亨返还垫付款项,来掩盖其违反纽约州以及联邦选举法规的行为。纽约最高法院的陪审团一致判定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件中罪名成立,所控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在此之后,法官两次延迟判决日期,先是从7月11日推迟到9月18日,而后又推迟至11月26日。

然而,美国媒体报道称,大法官胡安·默奇(Juan Merchant)究竟是对该案件进行宣判,还是将审理推迟四年,亦或是直接驳回,这一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特朗普坚决否认全部指控,同时也不承认与涉案女子存在不正当关系。

在今年的大选中,特朗普战胜了哈里斯,将于明年1月再次入主白宫。由于司法部有不起诉现任总统的政策,所以在未来四年,特朗普注定不会入狱。特朗普的法律团队曾多次尝试让相关案件被驳回,在本月特朗普赢得第二个总统任期之后,他们又在推动这件事情。

特朗普有可能成为首位身负重罪指控却登上总统之位的人。倘若其在任期内获得“豁免”,这是否意味着权力能够致使法律暂时失去效力呢?而且,这样的“特殊情况”会不会致使更多政治人物进行效仿,凭借高位来逃避司法的追究责任呢?要是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那么这条底线还存有多少公信力呢?布拉格的提议,表面上看是在维护稳定,可实际上是否也在对美国司法与民主的底线进行考验呢?

特朗普对所有指控都坚决予以否认,并且不承认与涉事女演员存在不正当关系。然而,在5月13日,“封口费”一案的关键证人迈克尔·科亨出庭作证,他指认特朗普亲自指示自己向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在这一案件中处于核心角色。科亨曾于2018年被判定违反联邦选举法,并且因偷税漏税、向国会作伪证等罪名被判处三年刑期。在被调查期间,科亨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承认支付“封口费”是受特朗普指使,两人也因此关系破裂。

特朗普提名其私人律师埃米尔·博夫出任司法部高级职位。埃米尔·博夫曾极力主张推迟审判,他在发给地方检察官和法院的电子邮件中态度强硬地宣称:“你们必须选择撤销案件或者无限期冻结,如果给一位总统判刑,那将使美国陷入重大的宪政危机。”

埃利·霍尼格分析指出:“给特朗普定罪的时间窗口已经来临。总统实际上是享有法律特权的,因为他既能掌控司法部的人事安排,又拥有下放豁免权的权力。这就是我国法律体系所造就的残酷现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