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整个西藏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被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脉环绕,是西南边防的一条天然屏障。西藏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但是从清朝末年开始,西方列强就一直觊觎西藏的领土。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英国殖民者趁着西藏地方处于混乱的状态,开始向西藏地区进行渗透。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从英国300多年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并趁着当时我国还处于内战,占领了中印边境地区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当成两国的分界线。
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内国际的形势依然非常复杂,首先国内有大量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武装牵制着各地政府的精力,其次就是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将解放军的主力都吸引到了朝鲜战场上。而印度趁着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继续向我领土进行蚕食,并鼓动西藏地区的武装势力发动叛乱。
其实新中国建立之初,印度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1949年印度的GDP是中国的2.85倍,钢铁产量是我国的8倍,原油产量是我国的两倍,这也是后来印度敢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印度某些军队跟随英军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这让印军中某些将领非常的自信。
对于印度的挑衅,中国一直都保持着非常克制的态度,因为当时中国政府认为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也都是人口大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没有必要剑拔弩张,刀锋相向。但是1959年西藏少数上层分子发动叛乱之后,印度再次搅和进去,还要求中国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1961年到1962年,我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窜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又频繁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印度再次在边境地区频繁挑衅,不仅蚕食我国边境地区领土,还袭击我国边防巡逻队,运输队,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流血事件。
1962年7月,印度集结重兵在西段侵加勒万河谷,在东段也跃跃欲试,并在我方一侧建立据点。这次,中国军队再也不能忍受了,决定发动对印自卫反击战,由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担任总指挥。
1962年当时驻扎在西藏的部队是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这支部队是中野的老部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豫东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衡宝战役,成都战役,并于1950年执行进藏任务。军长张国华是井冈山时期就跟随毛主席的老红军,善于打硬仗,恶仗。
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张国华对于此次战斗十分慎重,因为当时解放军和印军没有硬碰硬的打过仗,很多人对印军的实力不理解,还以为他们是二战期间跟随英军四处征战的劲旅。所以在战前会议的时候,张国华强调:“要按照打国民党军王牌部队的要求去打,尤其是要拿出打国军74师的劲头去打。”
当年这场战争,最大的难点不是印军,而是我方的后勤保障。1962年西南地区的交通和现在大不一样,当时距离西藏最近的后勤补给基地是青海西宁,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但是这三个地方距离前线依然有上千公里,内地的物资通过铁路运输到这三个地方,还得通过公路的方式运输到前线,当时进藏的公路条件很差,还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雪崩事故,给物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为了保障后勤,西藏军区动用了8个汽车团,4370辆汽车,昼夜不停的运输物资。由于前线处于高原地区,汽车的动力不足,载重量还不到用来的一半,就这运上去的物资,也不是直接运输到前线,而是运到距离前线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保障基地,再由民工通过人工运输或者畜力运输的方式运输到前线。
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对印自卫反击战第一阶段,解放军就全歼了入侵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七旅,活捉了准将旅长达威尔准准将。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以伤亡1460人的代价歼灭印军7000余人。此次战役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战斗期间,还出现了解放军三个战士追着印军一个营跑的场面,让双方都感觉到非常的意外,谁也没有想到印军的战斗意志会如此薄弱。
此次战役把印军打得非常狼狈,战斗仅仅进行了一个月,印度就进行全国总动员,硬是把一场侵略战争打成了首都保卫战。战后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感叹道:“从来没打过这么容易的仗。”在战线嚣张的印军部队,事实上证明,他们还不如国民党军的地方部队。 连美国媒体都评价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像小刀切黄油一样简单。
不过在这场战争结束后,由于后勤保障困难,解放军不得不撤出了前线已经收复的很多据点。法国报纸后来评价道:“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打,只是教训它而已,教训它一下。印度军队根本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和西藏人民的奉献是分不开的,当时西藏已经实行了农奴制改革,所以老百姓都很拥戴解放军。为了保证当时西藏所取得的改革成功,广大的藏民踊跃投入到了支前行列中,他们抬担架,送物资,修公路,救助解放军伤员,为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