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郑州的一场火灾,又一次把“消防安全”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说真的,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都是一边庆幸一边无奈——庆幸没有人受伤,无奈又是因为这些明摆着能避免的问题,商户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瞬间化为灰烬。
先聊火灾本身,事发地点是建材门店,还是在东建材市场这种“易燃炸弹”密集的区域,说它是火灾高危区一点也不夸张。建材、装饰材料这些货品,哪个不是见火就燃的东西?别说是火了,烟头可能都能点燃半条街。再加上店铺之间多是连成一片的开放结构,火势一旦起来,基本上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烧毁的几家店铺,估计都是这么连累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危险的地方,难道没人检查消防隐患吗?”检查可能有,但很多时候这种检查,往往流于形式。灭火器配了没?应付检查,配了。放在哪?压根没人知道。要用的时候能不能操作?不好意思,谁也没学过。再加上很多商户可能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花钱换防火材料或者维修电线,火灾隐患就这样被日复一日地埋在角落里,直到哪天它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说回这次的店主,损失惨重应该是毫无悬念了。一场大火下来,货没了,房没了,临近春节的销售旺季也没了。再想恢复生意,不知道得多少时间和金钱。这种“火烧心头”的事,搁谁身上谁不崩溃?但是,反思一下,在悲痛和同情之外,有些东西是必须要问清楚的。比如,店铺里到底存了些什么易燃物?是否有违规储存行为?电线电路有没有老化?平时是否真的做了必要的防火措施?这些问题,不光是对损失的追责,更是为了避免下一次惨剧发生。
不过,说实话,单靠商户的自觉很难杜绝这类问题。大多数人想的更多是眼前的利益,比如多囤点货赶年前的销售旺季,至于消防安全,可能觉得“哪有那么倒霉,火灾偏偏烧到我头上”。这种心理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但也不全怪店主。毕竟,市场里铺面多、人员杂,消防隐患往往是“你家做得好,隔壁乱来,大家一起遭殃”。一个店铺的努力,换不来整个市场的安全,形成合力才是关键。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这次火灾又一次暴露了老市场的消防软肋。这样的地方,理应是重点监管区域,但偏偏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多、整治难度大,很容易变成“管不过来”的盲区。小火不断、大火难防,成了这些老市场的“宿命”。而从这次事故的处理速度来看,郑州消防部门确实做到了迅速反应,火势没有蔓延到居民楼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但“事后补救”总归不是长久之计,隐患排查、监管落实才是治本之道。
这场火灾给人的另一点触动是,春节临近,各种隐患可能比平时更高。年关一到,商家拼命备货、抢销售,电路负荷上来了,货品堆积上来了,甚至很多人为了省钱不愿意花精力去做消防检查和整改。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火灾的温床。无论是商户、市场管理方还是消防部门,大家都得对“年关火灾”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该怎么避免这种悲剧?店主自己要有意识,明火、电路这些最基础的隐患,不能抱着侥幸心理不当回事。市场管理方要负起责任,该花的钱得花,该培训的人得培训,消防设备不是摆设,规章制度不是装饰。而政府的监管也不能只是检查几家店,写几份报告,必须真刀真枪地“动起来”,给商户和市场都上点儿“紧箍咒”。
最后想说的是,火灾这种事,真的没有“倒霉”两个字。每一次惨剧背后,几乎都有可以避免的隐患和侥幸心理作祟。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是这些被烧毁店铺的老板,你会用什么方法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对此你怎么看?快来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