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底,腊月里头,新中国成立的那股子乐呵劲儿,还跟刚喝了蜜似的,甜在大伙儿心头。全国上下,哪儿都是欢声笑语,跟过年似的热闹。
您瞧瞧,那边儿国军里头的大佬,蒋介石先生,一脸的苦大仇深,和平这事儿,他是真给搅和了。
解放大军眼瞅着就要攻下重庆那会儿,老蒋没办法,只好宣布“撤啦”,慌里慌张地坐上飞机,一溜烟儿逃到台湾去了。
老蒋那会儿啊,败局是明摆着的,所以他早早就琢磨着给自己找条后路。不光往台湾偷偷运了一大堆金子银子、珠宝玉器,就连那些个宝贝档案、古董玩意儿,也都一股脑儿地悄悄搬走了。
那会儿的蒋介石,愣是不肯认自己快玩儿完了,硬拽着六十万国军兄弟,一块儿做着“打回老家”的大陆白日梦呢。
哎,您知道吗,在那漫漫四年的解放战事儿里头,国军的小兄弟们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不少人暗暗点头,对我军的那些个政策挺买账。再加上后来,国军政府那儿乱成一锅粥,制度烂得跟筛子似的,钱跟纸片儿一样往外撒,老百姓苦得跟黄连似的。这么一来二去,好多当兵的,对蒋介石那是彻底死了心,不再指望着他能带大伙儿过好日子了。
老蒋心里头明镜似的,啥都清楚。所以,在开溜之前,他那是又哄又吓的一套把戏:
嘿,兄弟们,咱们早晚得回大陆去,这撤退啊,不过是权宜之计,别太往心里去!
那话说得跟铁打的一样硬,士兵们一听,嘿,还真就当真了。可他们哪儿知道,这其实是蒋介石给大伙儿画的一张大得不能再大的“空头饼”。说来也可笑,这张饼啊,士兵们盼星星盼月亮,一直到闭眼那会儿,也没尝着一丁点儿味儿。
老蒋那一肚子的小九九,愣是让好些个士兵一辈子都直叹气。最让人咬牙的是,那会儿六十万大好的青壮年士兵啊,一撤到了台湾,那简直是进了个全新的世界,两眼一抹黑。为了图个安稳日子,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琢磨着娶妻生子,扎根落脚了。
哎,您瞧瞧,这大伙儿都盼着成家立业呢,蒋介石大哥却突然跳出来,摆摆手说了这么一句:“得了,士兵兄弟们,婚事儿先放放,咱这儿有条新规矩——不许结婚!”这一嗓子,可真够响亮的,把大伙儿的心思都给按回去了。您说这事儿,是不是透着那么点儿意思,让人哭笑不得?咱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士兵们得先把婚事儿搁一边儿了。
您得明白,那会儿好多人都打心底里不乐意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去。您说,这大多数人都有家有业的,一去台湾,那可是老远老远的地界儿,不就等于扔下老婆孩子不管了吗?
哎,他们那些退伍的申请啊,一股脑儿交上去,结果跟石头扔进大海似的,连个泡儿都没冒,全给退回来了。得嘞,没法子,只好走一步瞧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嘛。这一大批人里头,多数啊,因为这档子事儿,心里头那叫一个憋屈,一辈子都耿耿于怀。明明家就在那儿,近在眼前,愣是一辈子没法儿跟亲人见上面,你说这事儿闹的!
还有那么一拨人,大都是打了半辈子光棍的主儿,少数几个熬到中年了才好歹找了个媳妇,还让人家笑话说是“老树开花配嫩叶”。这媳妇啊,还是他们咬牙切齿、砸锅卖铁换来的,有的呢,身体还不太利索。
哎,你说蒋介石为啥不让士兵们娶媳妇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又怎么摆平那六十万大老爷们的心思呢?咱们想想啊,或许蒋介石有他的小九九,觉得士兵一结婚,心就野了,打仗不专心咋办?但这只是瞎猜,真相咱也不得而知。至于怎么安抚这些小伙子们,嘿,蒋介石可有招儿。他时不时来场演讲,给大家画大饼,说等打赢了仗,啥都有的是,媳妇、房子、票子,一样不落。有时候还搞点小福利,发点零花钱,让大伙儿乐呵乐呵,心里头那点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当然啦,这法子也不是万能的,士兵们心里头那点念想,哪能这么容易就打发掉。不过,在那个年代,能有个盼头,也就知足了。所以说啊,蒋介石这安抚手段,虽然简单,但还算管用。
说起来也怪,那会儿的台湾,人数真不算多,拢共也就八百来万人。可好家伙,一下子来了六十万国军兄弟,台湾那地界儿本来就挤,这下子更是压力山大。怎么安排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成了个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再说了,那些个士兵啊,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经历了战乱颠沛,跑到这老远的地方,心里头能不琢磨着成个家吗?盼着找个知心人儿,一块儿过上安稳日子,找寻那份儿家的温暖,心里头也踏实。
可台湾那地界儿,资源紧巴着呢,想找个合适的媳妇,那可比登天还难。再说台湾的原住民,对那些国军哥们儿,那是一点儿也不买账。在他们心里头,这些个爷们儿全是“外来的和尚”,压根儿不受待见。所以啊,这些当兵的小子们,常常是吃了闭门羹,想娶他们家的闺女,门儿都没有!
就那么一小会儿还行,可日子一长,士兵们心里头就琢磨出不少事儿来。眼瞅着蒋介石那边跟没事人似的,一点动静没有,不少人就开始琢磨着退伍这档子事儿了。想着啊,自个儿出去拼一把,说不定还能娶上个媳妇呢!
可老蒋他偏不乐意,心里头老琢磨着“反攻”的美梦呢。要是士兵们都拍拍屁股走人,他还拿啥去战场上摆谱?可话说回来,那几十万人张着嘴等着吃饭,也不能不管啊,不然万一闹起兵变来,那场面可就更难收拾喽。
老蒋呢,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张罗起嗓子,宣布了一条挺逗的命令:说凡是三十八岁以下的小伙子们,甭想着娶媳妇了,得先把仗打完。
这条命令啊,表面上看挺那么回事儿,好像能给大伙儿点盼头,其实呢,不过是蒋介石临时想出来的一招儿。在他老蒋心里,这些当兵的就是他的棋子儿,个人的终身大事?那都不叫事儿!再说了,万一这些小子们在台湾成了家立了业,谁还惦记着“反攻”大陆那档子事儿啊?
这帮人啊,压根儿就不是蒋介石手里的亲信兵马。不少人都是硬被拉来当兵的,更有甚者,十来岁的孩子,就被逮去做了国军的小兵蛋子。所以啊,蒋介石也就琢磨着怎么先把他们稳住,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好等着哪天再上火线拼命。
老蒋啊,他非得定个死规矩,说三十八岁才能娶媳妇,这不是明摆着让大兵们心里头憋屈嘛!所以啊,他为了安抚大伙儿,那是一边拍着胸脯子保证,一边还整出个挺顺溜的口号:“头一年嘛,咱准备准备;第二年,咱就反攻;第三年,来个彻底扫荡;到了第四年,嘿,大功告成!”这话说得,跟唱戏似的,可不就是为了让士兵们心里头舒坦点嘛!
嘿,您知道吗?为了让士兵们规矩点儿,别跟当地人闹别扭,蒋介石大佬可是下了血本,专门腾出一笔银子,整了个“眷村”。住进这村的士兵,那可都是“荣民”了,人手一张“战时授田证”,跟宝贝似的揣着。
老蒋说了,要是哪天咱们打回了大陆,手里头拿着这张“授田证”,嘿,那可就能分到一块不小的地界儿。而且啊,你在部队里呆的年头越久,到时候分给你的地就越大片。
大饼跟下雨似的,一个接一个往下掉,嘿,还真稳住了不少人的心。可偏有那么些个倔骨头,打死也不信这套,非得偷偷摸摸地想溜回去。结果呢,一个个跟撞了南墙似的,全给逮回来了。蒋介石一看,得了,这些家伙不给点颜色瞧瞧是不行了,一顿严惩,那叫一个痛快!
在那“胡萝卜加大棒”的老把戏下,军队啊,总算是消停了点儿。大伙儿心里头啊,都盼星星盼月亮地想着哪天能回大陆瞅瞅,这么一想,也就老老实实地在眷村里扎下根了。嘿,你说这事儿,不就是图个念想嘛!
哎,您瞧这些年轻人,一晃眼的功夫,青春就像流水似的没了,一个个愣是从鲜嫩的小伙子变成了“资深单身汉”。到最后,孤零零地走了,手里头那张“授田证”,到头来也就换了那么几十万台币,简直就是拿青春换了点儿铜板。这一辈子,就这么在又羞又恼的情绪里头,走到了头儿。
嘿,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他们脑袋瓜子都想破了,也没琢磨透,蒋介石咋就一直按兵不动,不想着反攻大陆呢?按说他们那会儿,国军背后有美国大哥撑腰,在台湾猫了老一阵子,养精蓄锐的,手头上那点儿家底儿,可不容小觑啊!
您瞧瞧,蒋介石那家伙,愣是想把消息捂得严严实实的,可咱们这边呢,跟蒸笼里的馒头似的,热气腾腾地发展着呢。大陆这边,工业体系那是日渐壮实,就跟小伙子健身似的,一天一个样。解放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噌噌往上涨,跟坐了火箭似的。您说,蒋介石他还能有啥戏唱?压根儿就没门儿!
老蒋啊,他心里头跟明镜似的,知道那局势不对劲儿,于是乎,就开始动手脚,慢慢削减军饷,对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兵,那叫一个果断,挥手就让走人,给的打发费呢,嘿,就一顶防蚊子的帐子,外加几个零星的台币,寒碜得很呐!
这帮小伙子啊,盼星星盼月亮,一年又一年地熬着,结果全掉进了蒋介石设下的“大陷阱”。想娶媳妇娶不上,想回老家回不去,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别提多难受了。
哎,您瞧这些哥们儿,一瞅见前路没指望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当了大半辈子丘八(士兵),除了舞枪弄棒,旁的啥也不会。有的离了军营,连自个儿怎么填饱肚子都犯难,结果呢,只能流落街头,成了要饭的或是地痞无赖,这场景,可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儿。
嘿,您瞧,这么多年头里,那些国军兄弟们,他们的身子骨儿那股子劲儿咋个发泄呢?说实在的,可不是人人都能跟那庙里的和尚似的,清心寡欲。万一哪天,那股子火儿烧得旺了,控制不住,那还不得闹出点乱子来,给社会添堵嘛!
说起来,这事儿国军心里头早有盘算,可他们琢磨出的法子,嘿,真叫人摇头晃脑,乐不起来!他们打的主意是,学着美军那套,整出个“军营里的快活林”。
可别说,这军营里的快活地儿,可不是人人都能踏足的。听说,想去一回得花上十块大洋,这对于大多数兜里紧巴巴的士兵来说,一个月的饷银都不顶用。所以啊,他们心里的那股憋屈劲儿,真是没法往外倒,只能自个儿憋着。
要是给他们个撒气的机会,保管一个个都得扯着嗓子吼:“蒋家那小子,可把我坑苦了!”
【结语】
把我埋在山顶头儿,让我瞅着咱那片大陆。嘿,大陆啊大陆,瞅不见喽,只剩下一把辛酸泪往肚子里流!
被老蒋硬拉上战场的哥们儿,离了乡土,没了家业,心里头那个憋屈啊,只能带着一肚子遗憾走人。你说这人世间最惨的事儿,不就摊上这么一档子嘛!
这儿啊,咱就盼着那些个士兵兄弟能安安稳稳地歇着,魂儿能飘飘悠悠地回到老家去!但愿他们能在故乡的土上,好好睡上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