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正月上旬已过,开启中旬,不过民间有着“不出正月都是年”的说法,所以虽然人们已经回归到日常的工作和生中,但在年俗文化中,年一直在继续着。并且每一天的习俗与讲究依然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延续。
初九“天公生”,初十为“地日”,眨眼来到正月十一,这一天的习俗可真不少。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项便是宴请女婿,来表达对女儿这个小家的关心和祝福之意,同时也希望二人可以早生贵子,添丁添福。其实除了这一内容以外,在十一当天还有很多的内容,每一件都承载了人们的美好祝福。正月十一习俗多,牢记:1拜,2贺,3送,4吃,5不睡,年俗要了解。一起来看看吧~
1拜
拜晚年
在春节当中,有很多特定的传统习俗,其中拜年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其是人们在新年之际,彼此互送祝福的一种形式,与此同时人们也带着亲友的各种美好祝福开启新一年的生活。一般来说,初一到初五是人们集中拜年的日子,初六之后便陆续返工,回归到日常生活,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些祝福没有送到,那么在十一前后便要即使送上,有着补救之意。民间有着“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不过在人们的观念里,初五以后便属于拜晚年了。
人们在回归生活和工作期间,碰到熟人,同事等,也都要道上一句“过年好”,这其实也是在拜晚年。当然无论是早还是晚,将自己的心意以及祝福送上是最重要的。
2贺
贺“添丁”
丁,代表着人丁,添丁也就是家里添了小孩之意,在正月初十,十一各地都流行着贺“添丁”这一习俗,同时各地的形式也皆有不同,体现了年俗文化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新丁”的重视以及期望之情。在潮汕地区每逢此时,家里当年有添新丁的,会挨家挨户送上“米方糖”;在客家地区则流行着“升灯办酒席”,来宴请村民;广州的一些地区,则讲究高高挂起“人灯”,灯谐音为“丁”,所以挂“灯”也就是在祝贺添丁,人们借此来表达对“新丁”的祝福,希望其可以平安长大,顺遂一生。
3送
送灯
十五元宵节属于春节期间的“大节套小节”,民间的各种庆祝活动在此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上采日”,时间便是在正月十一,其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元宵节的准备活动拉开了序幕。在“上采日”这天,外公外婆要给外孙积极外孙女送灯笼,有的地区舅舅也要给外甥,外甥女送。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将灯点燃来庆祝,有些地区还讲究要吃“上采饭”,这一节日蕴含着迎春纳福之意。也是元宵节前夕的一个预热。
4吃
吃合子
这一天是请女婿的日子,其一是体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传统,年初二是女儿带着女婿回家的日子,而到了十一则讲究回请女婿。当然这一习俗所传达的是父母对女儿女婿二人婚姻生活的美好祝福,希望这个小家能够早日添丁。所以在请女婿这天讲究吃合子,希望女儿的生活能像合子一般完美无缺,也祝福其生活合美,甜蜜幸福。
【青菜鸡蛋合子】
1、先来准备面团,要尽量软一些,或是用烫面,半烫面来做,这样吃起来口感更软。
2、将青菜处理干净,先在沸水里边煮几秒钟,变软后捞起,继续晾凉,之后攥干切碎。
3、另外准备一些土鸡蛋,在锅里炒熟,油多放一点,同时加点葱花增香。待其变凉之后,倒进青菜中,继续调盐,胡椒以及些许蚝油,拌到入味即可。
4、面团做成剂子,并且擀薄擀圆,分别包起来,边缘要捏得牢固些。
5、待全部包好以后同时烙制,火候在中等偏上,期间翻面2-3次,均匀受热的情况下不会变硬。待面皮变黄上色后就熟了。
5不睡
不睡懒觉
十代表着齐全,圆满,而十再添上一便是十一,在民间观念里,有着周而复始之意,并且将正月十一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有着正式开启新年生活之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新起点,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同时也要保持勤劳勤奋的态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说在十一这样的日子不能睡懒觉,否则便意味着懒惰,散漫,日后的生活也将一片混乱,这是开年之初不该有的状态。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