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从吾剧社的话剧《家里的玩偶》的女主人公海娜和丈夫婚前约定不要孩子而此时又怀孕了。她与闺蜜商量不想要孩子却在梦中梦见丈夫与他前妻因为孩子而争吵。海娜因此而陷入了焦虑、期待、幻想等一系列的矛盾情绪之中,直到最后丈夫的父母来逼要孩子。
电影《后来的我们》讲述了大学生林见清与同乡方小晓在春运的火车上相识并北漂开始共同奋斗的生活。一年又一年,不管生活再不如意他们都一起回家,在见清父亲开的小餐馆里吃年夜饭,亲密的就像一家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消逝,两个人开始有了分歧,恋爱、分手、错过、十年后重逢,但是后来的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之所以想把话剧《家里的玩偶》和电影《后来的我们》进行比较分析,是因为话剧和电影两部作品中,都出现过一句相同的台词,对于生孩子,两位女主都说“我还是一个孩子”。这句话虽然出现在不同的环境和人设中,但是表现出的情感都是相同的,体现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在自己生活的境遇下产生的迷惘。而这种感受最能打动我们青年观众。
关于两部作品的结构,《家里的玩偶》呈现出的是女主在相对稳定的生活中对于感情的思考与反抗;而《后来的我们》呈现出的是女主在北漂打工的过程中对于爱情的思考与反抗。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家里的玩偶》中女主怀孕后对生活产生了疑惑,面对未来生活显得困惑不堪。
如果要了这个孩子就要做好妈妈,好妻子,整天呆在家里,就像剧名一样,是一个被丈夫吊着的,为生活与家庭琐事羁绊的牵线木偶。而对于是否要孩子这个博弈,则来自于妻子与丈夫婚前的丁克协议,还有公公婆婆所秉持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家庭观念束缚。最为关键的,是丈夫前妻私自打掉孩子后婚姻的破裂。
这些外部压力像锁链一样深深捆绑着女主,让她在爱情与家庭之中只能选择后者,这是她对爱情现实的妥协。在产子后,她与闺蜜去欧洲旅行时产生的内心独白,是本剧的一个情感迸发场面。不禁回想起女主的发问:可是玩偶的自由又在哪里呢?那个最初深信爱情的幸福女人,在责任面前不得不选择现实,甘愿成为家里的玩偶。
《家里的玩偶》不像易卜生的正剧《玩偶之家》那样,通过娜拉与爱情家庭决裂出走,去追求自由和平等。而更像是一个裹着幸福外核的悲剧。该剧女主海娜得到了面子上的自由和平等,她拥有丈夫的尊重与耐心,但是在里子上,在家庭与责任面前,她无法像娜拉一样出走,只能在产后出去旅游。海娜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中,当那个她从头开始就讨厌的“玩偶”
在话剧的结尾,女主的台词仿佛更加重了这一悲剧色彩:
“回家,回那个温暖乏味的家,那个无聊的安稳的家,我们始终离不开的那个地方。”
“我难道真的只是家里的玩偶,那就做一个自由的玩偶,可是玩偶的自由又是什么呢。”
这两句台词不同程度体现了这一故事的哀愁。在第一段中,女主的内心独白,关于她的家,那个温暖乏味,喜欢与厌恶并存的家,理想曾经的寄托,也是未来玩偶的围城。女主知道其中滋味,但又无可奈何。那个围绕着琐事与回忆的现实之地,却是她未来必须要生活的地方。在第二段中,她知道以后要做一个玩偶,但她却又不甘于现状,她想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舒展自己的身躯,想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中找到些许慰藉。
正如同想在狭窄的现实城堡中,透过窗户找寻些许理想的气息与味道。但是生活的栏杆总是那么冰凉,家庭的大门永远紧闭,她想要找到曾经爱情的些许踪迹,却被责任与子女淹没在家庭之中。正如她自己的发问一般,想要找寻自由却又不知道自由是什么,就像在封闭的,没有窗户的房间内想找到阳光,却因为阻力和屏蔽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
男主父母对于后代的延续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孙子的诞生更像是他们人生拼图的最后一块一般,当它没有时心急如焚,而只有拥有了以后才感受到内心的充实。而他们也更像是话剧中男主女主未来的样子,为了生活和家庭操劳半生。
该剧最后一段广播,与开头的声音呼应,对于这样一档夜话节目中的一个小事,却引起了家庭之间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博弈,而在背后,无数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着,男女主身角上的事情更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关于爱情中理想与现实的一个缩影。
与话剧相同的是,在面对抉择时,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女主也选择了现实,放弃去等待男友承诺的理想开花,最终男主和别人成立了家庭。多年之后两人再次聚首,空留下回忆和遗憾。正如电影的名字一般,“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
在这里,我们不妨回到两部作品结构。《家里的玩偶》呈现出的是女主在相对稳定的生活中对于感情的思考与反抗;而在电影《后来的我们》呈现出的是女主在北漂打工的过程中对于爱情的思考与反抗。在稳定和漂泊两个不同生存框架下,女主却拥有着同样的选择,这一抉择也无意中点明本文的探讨,对于爱情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后来的他们依然走着,只是不再并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