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僧能胜王重阳,为何不参加华山论剑?都是他的阴谋,太丢脸

阔爷说金庸 2025-01-27 05:03:24

金庸笔下作品甚多,其中《倚天屠龙记》一书,因其中的兄弟情义、师徒情义饱受读者喜爱,又因其中神乎其神的武功而吸引了无数武侠迷的目光。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位神秘人物,他这一生,道、儒、佛皆有涉猎,并创下了一部绝世秘籍——《九阳真经》。

此人就是斗酒僧。

众所周知,当年的武林因一部《九阴真经》而平地起波澜,令无数武林人士为之疯狂。据周伯通回忆,因《九阴真经》而死的一流高手就不下百人,不难想象当年那场血流成河的斗争是何等惨烈。

为了化解这场危机,王重阳于华山之巅召开盛会,邀请四位绝顶高手相约论剑,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以及中神通王重阳,五人斗了七日七夜,最终王重阳技高一筹,夺得《九阴真经》。

然而,这天下第一的称号,却似乎并未让他成为真正的无敌,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中,《九阳真经》的创始人自己说明当年的故事。他说曾经在嵩山邂逅了夺得“天下第一”称号的王重阳,二人以《九阴真经》为赌注,斗了一场酒。众所周知,武功高手斗酒,其实就是在比较双方的武艺高低。本以为王重阳是“天下第一”,结果却输给了对方,无奈之下只得将《九阴真经》借给斗酒僧看。

此人看完之后,认为这部真经过于注重阴柔,遂将自身佛门武学融入其中,自觉比之《九阴真经》更有阴阳互济的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斗酒僧既然能胜王重阳,为何不参加华山论剑,偏偏要等王重阳胜了其他人后,再暗中出手?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

首先咱们看第一个细节:斗酒僧所创的《九阳真经》并不强于《九阴真经》!斗酒僧认为自己将佛门武学融入真经中,真经就比《九阴》更加阴阳互济了,然而通过张无忌的实际表现以及谢逊的评价不难看出,“九阳神功”还是偏重阳刚一道——“少林、武当、峨嵋三派武功,均和《九阳真经》有关,和无忌所学一般,虽重阴阳调和,还是偏于阳刚一路......”

且,在“太极初传柔克刚”这一章节里,张三丰自诩百年修为与郭靖、杨过比肩,并肯定了张无忌的内功修为与他们在一个水平,而郭靖内力从何而来?关键就是一部《九阴真经》。

所以,《九阳》并不强于《九阴》。

从中可以断定,斗酒僧并不是什么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如果他当真了不起,就已经在《九阴》的基础上创出一门超越《九阴》的内功心法,然而实际上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可见此人实力有限。

其次,金庸先生曾多次旁白王重阳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众所周知,旁白的公正性远胜于小说人物所说的话。例如在《神雕》中金老就曾旁白过——他武功当时已是【天下第一】,《九阴真经》中所载的诸般秘奥精义,一经过目,思索上十余日,即已全盘豁然领悟,知道精通《九阴真经》要旨后,破解《玉女心经》武功,全不为难。

金老都承认王重阳是天下第一了,斗酒僧又岂能凌驾于他之上?所以,当日那场斗酒存在猫腻,什么猫腻呢?这就涉及到阴谋论了。

为何斗酒僧不参加华山论剑?因为他当时武功并不能超越王重阳,他之所以不参加正是因为对自己没把握!根据金庸小说武林人士一贯的行为方式,可以猜测,斗酒僧当时在场,他不参加,但躲在暗中仔细观察五人的武功,以便寻找五人武功的破绽,然后逐一破解!

举个例子,欧阳锋当年自创灵蛇拳以后,始终不在人前显露,为的是二次论剑可以一鸣惊人,直到欧阳克与郭靖交手时露了一手,这套拳法曝光了以后,欧阳锋便不再使用。为何?因为一旦拳法曝光,就被对方识破,作为武林高手一旦识破一门武功,再想出破解法门,一点都不难。

斗酒僧能够自创《九阳》,足见其武功虽然不如王重阳,却依旧也是绝顶高手,那么他一旦仔细瞧清楚了五人的武功特点,当然可以凭自己的实力,钻研出破解之道。毕竟五人在华山比试了七天七夜,什么招式没用过?基本都把自己压箱底的武功全用上了,有这样的前提,斗酒僧还找不出王重阳武功的破绽,那他还自创了啥武功?

各位是否发现,斗酒僧完全可以找王重阳比武,可他偏偏不,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斗酒。斗酒比的是什么?是酒量,而酒量比的就是内力!内力越深,就能将酒水化出体外,所以,斗酒僧显然是看出了王重阳的武功破绽,撇开了武功招式,一心一意通过内力来胜对方。

所以,在金庸笔下,斗酒僧并不是一个正人君子,相反,他身上有点岳不群的味道。当年不参加华山论剑,目的就是为了看破五人的武功,寻找破绽,到时候只需专攻“天下第一”的那个人,就可以顺手牵羊阅读《九阴真经》。

其次,从“九阳神功”的表现来看,它根本没有符合“阴阳互济”这一特点,可见斗酒僧也是一个爱吹牛的自大狂,此人言不符实,岂能是一代宗师?

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