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天鹅城”

清清山水 2022-04-28 16:57:15

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三门峡,是一颗诞生在黄河岸边的新城市。自诞生以来,它的魅力便与日俱增,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美的生态环境令世界瞩目。

仰韶的文化渊源

1921年,一位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其助手刘长山到豫西采集古脊椎动物化石时,在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一些村民耕地时翻出的石斧、石镰、石刀等石器,他认为这是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他又来到村民们挖出石器的地方勘查,发现了红底黑花、表面光滑的彩陶残片。于是就采集、购买了600多件石器和陶片,并将它们全部带回了北京给安特生看。见到这些石器和陶片的安特生,推断仰韶村是一处庞大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文化层堆积一定十分丰富。他立刻决定要到仰韶村考察证实。1921年4月18日,安特生在取得了中国政府同意后,与刘长山等一行5人来到了渑池县仰韶村。在路边的断壁上,他们发现有许多非常符合古人类活动遗址的深灰色口袋形灰坑。经省政府同意,从10月27日开始,经过35天的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距今约7000余年的石器、红陶、灰陶、彩陶等珍贵文物及一具人体骨架。自此,一种在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的以彩陶为主要标志的远古文化系统被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老民居的“活化石”——陕州地坑院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若谈到人类居所的方式,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地坑院是古老民居中的奇葩。这些在地平线五六米以下的“地下四合院”已有4000余年历史,它是人类原始“穴居”发展演变史的实物佐证,是古老民居的“活化石”。

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早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地坑院的雏形就已出现。关于陕州地坑院的照片最早来自1933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航拍的陕州地坑院村落四幅照片。当年卡斯特从洛阳飞往西安的途中经过陕州,航拍了陕州地坑院的照片,这是从他的飞行日志中得知的。后来,德国著名建筑学家鲁道夫斯基根据这些照片,在他的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地坑院,鲁道夫斯基对这些建筑的评价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陕州地坑院作为一种文化被介绍到国外,说明了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之大。除此之外,三门峡所属县区卢氏县范里东寨村、东明镇的石龙古寨,都有地坑院的零星分布。

道教文化的源头——函谷关

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王垛村的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与军事地位,更是道教圣地。

公元前491年的一天清晨,函谷关令尹喜从家里出来,站在一个土台上,忽见霞光万道的东方,一团紫气袅袅升腾,看到如此奇景,他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便忙令关吏清扫道路,恭候异人。刹那间,果见一银发飘逸,气宇轩昂的老翁倒骑着青牛向函关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行以师礼,异人通报姓名为老子,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于是他诚邀异人小住,并恳求为其著书,老子欣然接受。随后便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这部内涵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的著作蕴含老子各种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朝历代研究探讨者绵延不绝。据不完全统计,研究《道德经》有史料记载的版本就达1800多种。它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公元7世纪便以梵文传到国外,18世纪传至欧美各国,以后逐渐风靡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中国哲学中另一个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来阐述他的治国方略。

研究老子思想早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英、法、美、日等40多个国家都在研究《道德经》。翻译《道德经》的版本已达600余种,其中日本人著述达330余种。因《道德经》成于函谷关,函谷关名副其实成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更被世界道教、哲学流派所瞩目。《道德经》,即《老子》一书,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老子也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摇篮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等9省,千百年来形成的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岸边的三门峡人民在长期与黄河的抗争、治理、融合过程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在众多地区尚处于蒙昧状态时,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在黄河流域活动。《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这是关于砥柱最早的记载。《水经注》记载“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这也是三门峡名字的由来。炎帝、黄帝部落的生产生活都在黄河流域,炎黄子孙从这里走向世界。

三门峡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夏朝。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因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为民,为周王朝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也由此而来。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虢国墓地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虢国贵族墓地的重大发现,对研究虢国乃至西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制度以及冶金、交通、纺织、古代战争等各个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除此之外,庙底沟文化、古道关隘文化、黄帝文化、陕州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选地北阳平遗址群、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道路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等,使得古老的崤函大地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不朽精神的象征中流砥柱、古代漕运遗址黄河古栈道、自然景观黄河丹霞等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聚集于此。形成了三门峡的文化自然资源的精华亮点。

1956年,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在上村岭发现了虢国车马坑,坑内的战车、战马、大量的铜车饰、铜马饰及其它陪葬品、缀玉面罩、玉组串饰、甬钟、黄金带饰、玉柄铜芯铁剑等珍贵兵器都是国宝重器,为春秋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实物依据。

这里还是世界郭姓的衍源地,“假途伐虢”的发生地。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57年4月,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黄河为人民造福的历史由此开启。

2019年9月,在河南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沿线的生态保护,一条美丽的河、幸福的河,宛如大河雄浑的壮歌,在三门峡人的心中回响。

近二十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三门峡的生态环境日渐向好,“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湿地面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天鹅湖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天鹅光临栖居。每年冬季,西伯利亚的近两万只天鹅不远万里来到三门峡越冬,成为全国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天鹅城已成为三门峡的生态名片。

三门峡的世界尤其雄阔。黄河明珠、人类远祖“上河曙猿”的发掘地、仰韶文化、黄帝铸鼎地、老子《道德经》著书地、达摩祖师圆寂地。禹开三门、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紫气东来、秦赵会盟、假途灭虢等上百个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在这里诞生。三门峡的世界是丰富的、优美的、厚重的。同时,它优美的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早已声播海内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又是世界的。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发掘、保护对于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来,三门峡人正修建206公里的沿黄生态廊道,对市区黄河水系湖畔的绿化保护而努力。故此,在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中,需要中外关注黄河文化的儿女一起努力,为三门峡的发展鼓与呼,为黄河文化、黄河故事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让黄河精神成为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为建设美丽三门峡贡献力量。

2022.4.25

作者简介:

张彩虹,河南卢氏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协理事、卢氏县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鸭绿江》《中华文学》《奔流》《西部散文选刊》《时代报告》《牡丹》《大观》等文学刊物。诗文国内外二十多次获征文奖,出版散文集《梦吟天涯》与诗集《月光.绿梦》。《大河诗歌》签约作家。

0 阅读:14

清清山水

简介:宣传美丽天鹅城,传播正能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