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AI泰斗李飞飞:如果拿下诺贝尔奖,一定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奖

翠竹清风隐者情 2024-11-29 16:33:05

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青菀杳声闻

“如果有一天我拿下诺贝尔奖,我一定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出自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泰斗级人物,华裔女性科学家李飞飞。

她在美国的科研机构工作,在AI领域早已功成名就,为何还有如此家国情怀呢?这就得从李飞飞对AI的贡献说起。

代码之外的底色

李飞飞的成长并非始于硅谷的实验室,而是中国的北京和成都。

李飞飞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北京,她童年的记忆里,还残留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单纯和热情。

不久之后,她跟随家人搬到了成都,这座西南重镇和北京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节奏,却同样滋养着这个求知欲旺盛的女孩。

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这种家庭氛围,为李飞飞的早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赋予了她超越同龄人的学习能力。

改革开放后,李飞飞的父母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以及女儿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为了给李飞飞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他们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决定:移民美国。

这个决定,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无论是雄厚的财力,还是熟练的语言能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但美国作为当时的科技强国,拥有着中国无法比拟的资源和机遇。为了女儿的前途,他们甘愿放手一搏。

来美国可不是享受的

陌生的环境、语言障碍、以及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让他们感到很难适应。为了生存,原本从事高知工作的父母不得不放下身段,从事基层工作。

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这个家庭,反而激发了李飞飞的斗志和责任感。

为了补贴家用,她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在餐馆刷盘子,在洗衣店做洗衣工。

学习,成为了李飞飞在异国他乡的精神支柱。她从最基本的英语口语开始,努力融入美国社会。

在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语言学习的环境相对有利,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来说,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当她终于能够用流利的英语与人交流时,她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开始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大胆地接触新鲜事物,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在学习过程中,李飞飞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她将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与美国的思维方式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又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

这种中西合璧的学习方式,让她在学习上脱颖而出,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在高中时期,她的SAT考试取得了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这对于一个来自中国的移民女孩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也为她未来的学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期间,李菲菲专攻物理,毕竟理工科的学习,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而这些正是李飞飞的优势所在。

大学毕业后,李飞飞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是选择高薪工作,还是继续深造?

她毅然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诱惑,选择了继续追逐自己的学术梦想。她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开始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之旅。

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是李飞飞接触人工智能领域开始,从此之后,李飞飞开始在学术界扬名立万。

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性贡献:ImageNet的诞生

彼时,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众多,算力、算法等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

李飞飞却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方向——计算机视觉识别和大数据。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且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果。

甚至连她的同事都劝她放弃,认为这个方向缺乏资金支持和研究资源,很可能让她“一辈子都评不上教授”。

李飞飞却敏锐地意识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模型和算法,大数据才是关键所在。

以视觉识别为例,要想让计算机具备图像识别的能力,首先需要给它输入大量的标准化图片数据。

他们从互联网上收集了海量的图片数据,并进行人工标注,这是一项极其繁琐和枯燥的工作。按照当时的进度,这项工作需要18年才能完成。

为了加快进度,李飞飞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利用亚马逊的众包平台MechanicalTurk,将图片标注任务分发给全球各地的志愿者。

在167个国家的4.8万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竟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

他们创建了一个包含1500万张图片的图像识别数据库——ImageNet。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标注数据库,它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格局。

ImageNet的出现,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此之后,机器人的识别效率远超人类,与柯洁大战三局的阿尔法狗,颠覆如今行业规律的ChatGPT,都受益于李飞飞开发的ImageNet。

可以说,李飞飞和她的ImageNet,为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飞飞有所成就后,并没有忘记本土,而是着力帮助中国相关领域发展。

李飞飞的家国情怀

2017年,李飞飞从斯坦福大学休假,加入谷歌云担任首席科学家。在此期间,她极力帮助,成立了GoogleAI中国中心,这个AI中心对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有不小的助力。

尽管在美国生活多年,李飞飞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还在上学的时候,她就在美国举行南京大屠杀的演讲,呼吁世界各地的同学关注、正视那段历史。

而她将自己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早年的经历,包括那些曾经轻视中国的人,正是他们的轻蔑,成为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

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贯穿于她的整个学术生涯。

“如果有一天我拿下诺贝尔奖,我一定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这句话,不仅仅是她对未来成就的期许,更是她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成就的境界,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

结语:

ImageNet的诞生,是李飞飞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贡献,它不仅推动了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而她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更展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一位华裔女性,如何掀起AI革命?

美国华裔院士李飞飞:若获得诺贝尔奖,我一定要以中国人身份领奖

9.2高赞,从成都到斯坦福,这位华人洗衣妹是如何逆袭成“AI教母”的?

1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