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在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可能要被“包饺子”了,当地时间2月19日,普京在参观圣彼得堡的一家无人机制造厂时,临时接到了一个消息,大致内容是“就在一个小时前,俄罗斯的海军黑海舰队海军步兵旅在库尔斯克已经越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边境,进入苏梅州(乌克兰领土)”,也就是说,俄军在苏贾市的“东西穿插”战术取得了很好效果,按照这个趋势,滞留在库尔斯克的17个旅乌军很有可能被歼灭,而俄军的主力部队也会顺利进入乌克兰领土。
不得不承认,普京对库尔斯克的局势把握还是非常精准的,此前乌军入侵库尔斯克时,俄军虽然短时间不能将他们驱赶出去,但集合了大部队之后,俄军是完全有能力赶走它们的,但俄军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在乌军占领的1200平方公里土地上对乌军进行围剿,尤其去年进入冬季之后,俄军调来了FPV(光纤无人机),大大提高了机动性和攻击力,对乌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且随着朝鲜特种部队的加入,俄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短短7个月时间,乌军在库尔斯克就损失了6.2万人,相当于6个师的兵力。
也正是泽连斯基执着于库尔斯克的占领,所以导致顿巴斯战线接连出现溃败,目前顿涅茨克的战略重镇“红军村”也被3面包围,一旦俄军发起总攻,后果不堪设想。而现在摆在乌军面前的除了被包围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后勤补给,库尔斯克地区最近气温骤降,已经降到零下15°C,很多重伤士兵因为没有保暖服,冻亡率也出现明显上涨,俄军也是抓住这个机会,不停的利用无人机和远程导弹对乌军的后勤补给进行轰炸,根据最新的消息得知,俄军已经控制了苏贾-雷利斯克的公路,这可是苏梅州到库尔斯克的重要补给线,一旦失去控制,整个库尔斯克战线的乌军可能连生存补给都是问题。
此前普京之所以对库尔斯克的乌军没有“赶尽杀绝”,更多的是忌惮美国势力,因为美国在乌克兰身上下了重注,不仅默许乌克兰在库尔斯克使用西方的战术导弹,甚至还不断的提供杀伤力更强的重装武器,目的就是希望乌克兰能够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但现在不一样了,拜登下台,特朗普上台,在特朗普心中,乌克兰和俄罗斯搞对抗,根本不符合美国利益,所以,普京也是看到美国的这一变化,这才下令让库尔斯克的俄军进行猛烈反攻。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提供的数据来看,在美俄进行谈判后,乌军在2月19日当天就损失了510名军事人员,4辆装甲运输车、22辆装甲战车、57辆汽车,并且其中一辆乌军主动投降。相比之前库尔斯克的战损来看,俄军的打击力度明显提升,因为以前的战损一般在200-300之间,除了1月5日组织的一次大规模反攻外,很少有超过500的战损,现在看来,俄军的“歼灭战”可能已经打响。
说实话,现在守在苏贾市的乌军可能斗志早已经被打没了,除了实力差距外,更多的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以前美国对乌克兰可是绝对支持,不管是战术导弹还是援助资金,只要乌克兰需要,美国都进行支持,但现在美国突然说要调停俄乌冲突,并且减少了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这对乌军来说,打击太大了,没有美国的参与,单靠欧洲国家的援助,可能连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遭遇战都大不了,更别说几万人的“歼灭战”了,所以,被围困的乌军也很清楚这一点,它们深知自己迟早会被包围,现在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逃出库尔斯克吧。
但以俄军的经验来看,想逃出库尔斯克哪会那么容易,而且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俄军很有可能会利用一种“围三阙一”的战术对剩余乌军进行歼灭,这个战术也是俄军经过多次实战经验的出来的,三面对乌军进行包围,只给乌军留一条退路,被围困的乌军肯定会产生害怕心理,有些人会逃跑,一旦逃跑,那么就会落入俄军的圈套中,俄军会利用无人机、远程火炮对其进行打击,这种战术在顿巴斯战线可是非常成熟,不知道在库尔斯克,这些乌军会不会中计。
这次俄军之所以出现在苏梅州和库尔斯克州的边境地区,一方面是为“歼灭战”做准备,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扩大战果做准备,俄军很有可能会发动主力,对苏梅州进行进攻,因为现在美俄初次谈判的结果普京很满意,想要完全和谈,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在这之前,俄军必定会占领更多的乌克兰领土,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只有加强“炮火施压”,泽连斯基才能乖乖的进行谈判,否则,这场和谈最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泽连斯基的拒绝而不了了之。
目前对于乌军来说,及早的撤出库尔斯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一旦俄军真动了“杀心”,被困在库尔斯克的几万乌军,真的就没有退路了,这可是乌军的最后底牌,如果真损失了,确实得不偿失,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