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事情总会被新的事物所取代。
这是时代发展的不变规律。
从过去的纤夫到现今的机动船,从之前的黄包车到现在出租、滴滴。
随着现在智能越来越发达,一些机器人也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开始与人类“抢夺”工作。
去年七月出现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就曾引起全网激烈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愤慨和抵制。
在这全网关注的中,“萝卜快跑”最终因为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暂时无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而雷声大雨点小地仓促结束。
那么在去年十月份出现的“机械狗”又是何下场?
它又是否做到了华春莹女士所说的:
“机械狗在雄伟的泰山充当搬运工:科技造福人类。”
作为中国“五岳之首”,泰山自古以来便被无数文人墨客所钟爱。
有关泰山的诗词,散文、游记更是多不胜数。
即使到了快节奏的现在,一些人仍愿意在难得的假期与众亲朋好友一起登高望远,游览泰山。
在这样的风气下也滋生出了挑山工这个年代久远的职业。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未亲身接近泰山之前,大众对于泰山的了解都是来自于杜甫的《望岳》和冯骥才的《挑山工》。
前者让我们了解到了泰山的山川灵秀。
后者让我们初次了解到挑山工这个工种。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上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身体保持平衡......如果照一般登上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是游人的一倍!”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得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受这篇文章的影响,在大众的心里,泰山挑山工早已不是一种普通工作、工种,更是一种象征神。
这种精神早已与雄伟的泰山融为一体。
毫不夸张地说,泰山能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挑山工的辛勤的付出。
因此他们也被称之为——行走的脊柱。
挑山工们也一直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无论担子有多重道路有多难,他们都勇于承担敢于前行。
靠着这样的坚定的信念,这些靠山而生,依山而长的山民们,用一根光溜溜的担子撑起了一个家的生计,也挑起了整座泰山的建设。
可去年,有网友在泰山发现了一只机器狗的身影。
据说,这只工作狗充满电就能续航4——6小时,除此以外,看似僵硬的机械狗,实则动作极为的灵活矫健,不仅可以轻松跨越高40CM的障碍物,即使在湿滑和极端的地形下依旧可以轻松前行。
据公开报道显示,测试中,机械狗从泰山山脚的红门到山顶仅需两个小时。
是普通人登山所用时长的一半。
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这只看似小巧的机械狗最大承载力居然高达240斤。
机械狗正式亮相后,瞬间火爆全网,并引来了新华社、央视等各大官网的点赞。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更是称,机械狗在雄伟的泰山充当搬运工:科技造福人类。
在为国家科技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部分网友为泰山上的挑山工感到担心,不知道机械狗的出现是否会让赖以为生的挑山工失业。
针对这一问题,泰山景区很快做出了回应。
他们表示,机械狗只是用来清洁泰山上的垃圾问题。
近年来随着游客的不断地上涨,泰山上的垃圾也与日俱增。
据2023年的公开数据显示,仅2023年这一年,泰山景区的游客数量就高达862万人次,年生产垃圾2.4万吨。
这也对垃圾的清扫和运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毕竟众所周知,泰山地势复杂,难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以,一直以来,垃圾的清扫和运输主要依靠人工。
工作人员十分辛苦不说,打扫效果也相对一般,相对的人工成本也十分的高昂。
针对这一情况,机械狗的存在就显得十分必要。
据了解,出现在泰山景区的机械狗共有两种。
一种是B2的机械狗,它属于工业级产品,主要用于消防、应急救援等常规化场景,负载续航能力强,最大承载能力高达240斤。
如果一旦有游客身体产生不适,机械狗便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
第二种则是GO2,相较于B2的多功能。
它更多地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宠物狗,属于消费级产品,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可以执行招手、跳跃、攀爬楼梯等,为游客旅途增添些趣味性。
见状,不少网友也逐渐放下心来。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今年2月份左右,曾振振有词用来清理垃圾的机械狗,现在已经在泰山上当起了搬运工,运送起了重物。
这也让机械狗再次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针对网友们的争议,2月24日,泰山景区一工作人员称:
机械狗并非最近才引入,已经有有一段时间,曾经用来测试其垃圾搬运能力。
回应一出,瞬间激起不少网友的回忆。
也让一部分人深感受到了欺骗。
网友更是对此事议论纷纷。
一部分网友乐观地认为,搬东西的大爷终于可以不用那么累了。
并开始为搬山工们出谋划策。
有人表示,搬山工可以自行购买一个机械狗,让机械狗为自己打工,两全其美。
也有一部分悲观的表示,中国的机器人很快让人无工可打,挑山工就要失业了。
还有一些人担心的道:
机械狗需要机械和操作人共同配合,相当于两个人在同时工作,那么到达顾客手中的餐饮会不会上涨。
类似以上这三种的说法其实还有很多。
从中不难看出大众的担心。
但是挑山工被取代是必然的事情。
现如今的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样的苦,也没有老一辈的体力。
老一辈的挑山工也逐渐上了年龄,他们现在大多五十多岁了。
即使依旧身体强壮,但是又能在干几年呢?
而且更现实一点的是,既然没有机器的介入,挑山工的收入一年不比一年,这也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长此以往,机械代替人工是必然的事情。
挑山工面临转型也是必然的。
等这一批挑山工逐渐老去,想必就是机械狗全面普及的时候。
令人唏嘘的同时,其实这也是大时代变迁下的又一缩影。
就如曾经拉船的纤夫和拉黄包车的师傅。
但谁又说这不是又一难得的机遇?
可以确定一点的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会忘记挑山工,也不会忘记挑山工精神。
即使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他们也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在此之前,请给他们适应转型的机会。
好在截止到现如今,截止到这批挑山工老去之前,他们依旧是泰山的主力军。
结语
科技的出现是用来更好的服务人类的。
无论何时,这都是不变的法则。
每一次科技的发展,变动,都会有一批深受影响的人。
就如现在的实体店和电商。
但是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悲观消息。
科技的发展永远都是利大于弊。
创造工具的人怎么能畏惧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工具呢?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永远没有局限性,可以创造出无限种可能。
参考文献
i自然全媒体,行走的“脊梁”影像中的泰山“挑山工
大象新闻,泰山景区回应“机器狗”驮载重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齐鲁壹点,冯骥才与《挑山工》
极目新闻,老君山挑山工:凌晨起床,一天肩挑背扛2000多斤物料沙石,深夜才能回“家”
机械轿子抬人上山也不错! 取消轮椅,出一个机械轮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