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反正在我的家乡,一座18线的小城市,曾经占据马路中央的无牌无保险老头乐汽车基本快消失不见了。
所谓的老头乐汽车,是我们对低速电动汽车的调侃。一般来说,都是老年人驾驶居多。在最巅峰的时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的“老头乐”数量超过千万,安全影响非常大,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村道路遍布着“老头乐”低速电动汽车,但是现在以极快的速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老头乐”治理的难度,因为驾驶员年纪比较大所以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
“老头乐”的危险性在于不需要实名登记,本身汽车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没有安全气囊,没有任何的碰撞测试。就是铁皮加铅酸电池以及低成本电机拼装而来。事实上,这是中国乡村向城市进化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但现在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为什么“老头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消亡呢?一方面是地方作出的努力。我们熟知的山东地区就是“老头乐”重要的生产基地,但在当地来说已经不是特别合法,而且也有相当一批的“老头乐”车企开始转型,其中前两年爆雷的雷丁电动汽车一开始就是生产“老头乐”的。
为什么地方下了那么大的力气去整治这部分市场?因为2021年工信部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条件。很明显,地方的隐性收入是不能与国家政策进行抗衡的,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
2023年1月份,国家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低速电动汽车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淘汰违规违法的低速电动车。这已经成为了压垮“老头乐”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外,中国的微型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甚至像宏光MINI EV当初最便宜的只需要2万多就能买到。有合法的手续,保真的续航,不错的安全性与配置让“老头乐”的生存土壤再次被压缩。紧接着,长安汽车推出了糯玉米,而奇瑞汽车推出了冰淇淋。这些车企加速向市场推出2-4万元左右的新车,并且年销量突破了100万,这让作坊式的“老头乐”车企根本没有任何招架之处。
根据统计,2020年中国低速“老头乐”的保有量超过千万,但直到去年年底,“老头乐”的数量已经不足150万。而且随着一大批低质“老头乐”车企的淘汰出局,150万的“老头乐”汽车只会减少,基本上没有再增加的可能性。这其实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很多车企的一些现状,从低速野蛮生长到高质量的发展,从中国本土特色到全球化的品质,车企在升级,用户在升级。
所以这个春节我们看到“老头乐”确实正在大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