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孩因染粉发遭网暴,看望爷爷却被造黄谣,最终留下遗书走了

谦语谈书风 2024-11-08 15:02:44

还记得那个因染了一头粉色头发,去医院探望爷爷被网暴的女孩吗?

她死了,死于千千万万句“恶语”之中!

那些人不仅诋毁谩骂女孩的打扮,甚至造谣她与卧病在床的爷爷,有着不正当关系。

经过奋力挣扎的她,最终留下一份遗书,离开了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年仅23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杀死她的“凶手”,真的只是网络暴力吗?

网络暴力: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暴

2022年5月,为了拍摄毕业照,郑灵华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将头发染成了粉色。

她发朋友圈说:“终于可以尝试一下粉色头发啦!”朋友们纷纷点赞,称赞她的新造型清新可爱。

随后,她带着录取通知书去医院探望住院的爷爷,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温馨的一刻。

照片中,郑灵华笑容灿烂,粉色的头发衬托着她青春洋溢的面庞,而身旁的爷爷虽然躺在病床上,眼中却满是骄傲和欣慰。

可没想到照片被某营销号盗用后,一场针对郑灵华的网络暴力骤然爆发。

在这个已然迈入2022年的现代社会,竟然还有人用发色来评判一个人的品性。

评论区里充斥着令人不寒而栗的言论,有人恶意揣测她“像酒吧陪酒的”,这样的评论竟然获得了两千多个点赞;

有人对她的学历横加质疑;更有甚者,连她住院的爷爷都不放过,造谣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娶了个小女生”。

一些别有用心的营销号更是趁机牟利,擅自配上“专升本上浙大后爷爷哭了”的虚假字幕,借机推销专升本培训课程。

这些言论字字带着恶意,句句透着肮脏,全然不顾这些所谓的“真相”背后可能会带来怎样的伤害。

一时间,郑灵华成为了众矢之的,遭受着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诽谤。

她的社交账号被人肆意骚扰,私信箱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辱骂和威胁。

这些网暴者,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偏见和愚见转化为刺向一个年轻生命的利刃。

但其实,郑灵华只是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的普通女孩,从小由爷爷抚养长大。

爷爷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她奋斗的动力。也许是命运的补偿,她天资聪颖,多才多艺。

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系就读期间,她不仅获得了数十个奖项,还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保研华东师范大学。

同学们回忆,郑灵华总是笑容满面,乐于助人。

她就像一个小太阳,总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快乐。

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暴力,郑灵华起初选择了消极应对。

她将粉色的头发染回黑色,试图平息这场无端的风波。

然而,网络暴力并未因此停止。

相反,一些网民更加变本加厉,将她染回黑发的行为解读为“心虚”。

在痛苦中,郑灵华开始了自救之路。

她发布律师函,逐一给攻击者留言要求道歉,同时收集网暴证据准备法律诉讼。

可郑灵华的代理律师却表示,追责的难度让人沮丧。

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当某条言论的点击量达到5000次以上,或转发数达到500次以上,才能构成侮辱和诽谤罪,这让单个的恶意评论难以符合刑法的构罪标准。

为了调节情绪,她报名了雅思课程,参加健身班,努力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她在朋友圈写道:“我不会被打倒的,我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我要让那些伤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然而,这些勇敢的话语背后,是她日益消沉的内心。

挣扎与崩溃:一个年轻生命的消逝

持续的网络暴力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日复一日地侵蚀着郑灵华的心理防线。

曾经开朗活泼的她变得沉默寡言,笑容逐渐从她脸上消失。

她的室友小林注意到,灵华的作息变得极不规律,常常整夜失眠。

“有天凌晨三点,我起来喝水,发现灵华独自坐在阳台上。她就那样静静地望着远方,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某种我无法理解的悲伤中。”

小林回忆道,“我轻声叫她,她却像是没听见一样。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随着时间推移,郑灵华的状态每况愈下。

她开始逃避社交,甚至连最喜欢的音乐课也经常缺席。

她的导师回忆说:“有次我在琴房外听到灵华在弹钢琴,弹到一半,琴声突然停了,接着我听到她压抑的哭声。我本想进去安慰她,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2022年11月,在亲友的劝说下,郑灵华终于同意住院接受抗抑郁治疗。

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积极抗抑”日记,记录自己的治疗过程和心路历程。

“今天和心理医生聊了很久,”她在第三天的日记中写道,“医生说我需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但每当我闭上眼睛,那些恶毒的评论就像魔咒一样在脑海中回荡。我只是想要个道歉而已……”

然而,这份日记在第九天戛然而止。

最后一篇日记中,郑灵华写道:“我真的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可是这种痛苦似乎永远不会结束。对不起,我可能撑不下去了。”

几天后,郑灵华的家人接到了医院的紧急通知。

当他们赶到医院时,年轻的生命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她的遗物中,家人发现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画作:

铁栅栏内,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角落,画中人的表情被长发遮挡,看不真切,却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孤独与绝望。

遗书中,郑灵华写道:“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我真的尽力了,向每一个可能帮助我的人求助过,但这份痛苦始终如影随形……”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吃瓜者手中的瓜是血色的,一口一口咬的是女孩的灵魂。

网暴者的心理:冷漠与无知的结合

在这场悲剧中,最令人气愤的还是施暴者的态度。

记者采访了曾在郑灵华社交媒体下恶意留言的网民王某,他承认言论不当,却拒绝承担责任。

“我只是留言而已,又没有真的伤害她。”

王某说,“遭遇网络暴力很正常,现在的年轻人承受能力太差了。你不看不就行了。”

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的是网暴者普遍的心态:

缺乏同理心,推卸责任,轻视网暴危害,甚至指责受害者“承受力差”。

另一位匿名网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当时就是看到别人在骂,觉得挺好玩的,就跟着骂了几句。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种“随大流”的心理,在网络暴力中并不少见。

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是温和有礼的人,但在网络的匿名环境下,却变得肆无忌惮。

网络的匿名性和距离感,让一些人失去了道德约束和同理心。

他们往往意识不到,网络上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网民在得知郑灵华去世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反思,反而继续发表不当言论。

有人说:“既然抗压能力这么差,为什么还发在网络上?”甚至还人说:“这么脆弱,死了也活该。”

这种极度缺乏同理心和人性的言论,不禁让人质疑:在键盘后面的,到底还是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警醒与反思:如何遏制网络暴力?

郑灵华的离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键盘暴力的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在虚拟世界中,每一条恶意评论都可能成为压垮一个脆弱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我国已经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暴力,但执法难度大,惩戒力度不够,很多网暴者仍然心存侥幸。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让网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教育专家则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道德意识和同理心。要让他们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然而,遏制网络暴力,最终还是需要每个网民的自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在发表评论时,是否考虑过对方的感受?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可能造成的伤害?

结语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个体,我们应该珍惜彼此,用善意和理解来对待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这样一个美好的网络世界而努力。

因为,每一个善意的评论,每一次理性的讨论,每一次对他人的体谅,都是我们迈向这个目标的一小步。

而这一小步,或许就能挽救下一个郑灵华,让更多的生命免于网络暴力的伤害。

【参考资料】

1.光明网-2024.11.05-《“努力想要活下去”的她,最终留下一封遗书走了》

2.中国青年网-2023.02.23-《青平:是谁把郑灵华推向死亡的悬崖》

3.红星新闻-2024.11.06-《粉发女孩遭网暴去世1年后,曾攻击她的网民竟称:“事情因果和我没直接关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