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排除疑似自闭症?一边干预,一边看5个变化

双儿玩转育儿 2024-10-18 20:54:35

很多宝宝在2-3岁时,被诊断为“疑似自闭症”,虽然不一定完全符合自闭症诊断金标准,但已经扣上了半个帽子,就已经让家长吃不好,睡不着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3岁前诊断自闭症是存在一定误诊率的。结局未定,尚有一线生机。孩子究竟是不是自闭症,还要看后期的发展,要看干预后的变化。

作为一名在拥有36年历史的老牌机构工作多年的老师,我带过许多发育迟缓和自闭症的孩子。分享一些干货,以及辨别自闭症的方法。

是否排除自闭症?看这5点是否有变化

在干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五个方面。如果孩子在短期内出现了明显的进步,那么说明孩子正在积极接受改变,有很大几率可以摘掉“疑似自闭症”的帽子。

1、是否有良好的眼神接触

A、干预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眼神接触会有很大变化,能够眼里有人,眼里有物,有稳定地眼神交流,不会逃避、抗拒。说明自闭的可能性很低。

B、自闭症孩子的眼神很难再短期内接受改变。即使偶尔出现对视,但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还是会逃避不看人,对指令没有眼神回应,在面对面交流时,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2、是否能比较安静地坐着

A、短时间内的干预下,如果孩子能够安静坐下来,没有烦躁不安、摇晃身体或自我刺激行为,那么自闭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B、典型自闭症孩子情绪失控的难题,很难再短时间内,通过几个技巧就能改变,情绪控制、感知调节,这些都是长期塑造的结果,如果孩子一直有异常的抽动、肌肉运动、频繁摆手、手指活动、前后晃动等行为,自闭症可能性很大。

3、是否各项发育指标正常

A、被排除自闭症的孩子,他的进步会比较均衡,也就是说在语言、行走、阅读、精细运动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出现进步。这样的孩子大概率只是发育迟缓。

B、但自闭症孩子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即使他的干预是有效的,也只会在某些优势技能方面有变化,一些核心障碍依然很顽固。

4、社交能力是否良好或不难相处

A、3-5个月的短暂干预后,如果孩子具备基本的社交技能,能够轻松地进行一般交流对话,那么自闭的可能性就较低。说明孩子社交能力差,只是技能差距,并不是社交意愿问题。这是诊断自闭症的主要依据之一。

B、相反,如果孩子只能学会简单的社交技能,比如打招呼,手势互动,但使用的不够灵活,不能跟随人和环境的变化,那么自闭症的可能性很大。

5、在高强度多种感觉刺激环境中是否能表现正常

A、有些孩子不适应嘈杂环境,灯光刺激,气味刺激等等。但经过短暂感统干预后,孩子的适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以前一些频繁的自我刺激行为,都不见了。那么自闭的可能性很小。

B、自闭症是广泛性神经发育问题,他们的感官处理能力不容易改变。需要更多外源性和内源性双重干预,才能逐渐提高适应能力。甚至一些重度的典型的自闭症孩子,不接受改变。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疑似自闭症的症状,一定不要失去信心,一边干预,一边观察。不要放弃每一个机会。天不助人人自助,孩子一定能够摘掉“疑似自闭症”的帽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10

双儿玩转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